第一章 战后德国文学 1
第一节 战后德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 1
一 德国东、西政治横断 1
二 战后德国文化分裂 3
三 占领国对德文化政策 6
四 “零点”情绪、意识与希望 10
五 “托马斯·曼风波” 14
六 《呼吁》杂志、“年青一代”、“四七社” 19
七 年青一代不沉默 24
第二节 多样格局中的西部文学起步 28
一 战后“内心流亡”作品 28
二 主流文学无“零点”意识 35
三 流亡者的作品 37
四 纳粹狱中产生的文学 44
五 “砍光伐尽”、“废墟文学” 48
六 沃尔夫冈·博尔歇特和《在大门外》 52
七 “短篇故事” 55
第三节 苏联占领区文学 59
一 流亡者归来 59
二 起步中的东部文学 61
三 《死者青春长在》和《斯大林格勒》 63
第二章 联邦德国文学 67
第一节 50年代的政治环境和文学的反应 67
一 “阿登纳时代” 67
二 文学的反应 71
第二节 “诗歌的十年” 74
一 现代诗 74
二 本恩和“绝对诗” 76
三 自然景物诗 82
四 君特·艾希的新诗 85
五 卡施尼茨和萨克斯的“古典现代”诗 89
六 “封闭诗大师”策兰 94
七 “学者型诗人”巴赫曼 100
八 “时代批评者”恩岑斯贝格 103
九 “具体诗”语言实验 108
第三节 力作匮乏的戏剧 111
一 戏剧生活 111
二 布莱希特戏剧在西德 113
三 弗里施和迪伦马特戏剧 114
(一)弗里施的寓意剧 117
(二)迪伦马特的怪诞喜剧 121
四 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剧 126
第四节 广播剧 129
一 总论 129
二 君特·艾希的《梦》 132
第五节 从“危机”到辉煌的小说 133
一 “小说危机” 133
二 现实主义思潮 135
三 克彭的战后德国社会三部曲 139
四 伯尔的长篇小说 144
五 安德施的“自由选择” 149
六 格拉斯的《铁皮鼓》 153
七 “德—德”题材作家约翰逊 157
八 “四七社”作家之外 161
第六节 走向“文学政治化”的60年代 166
一 文学的社会环境 166
二 “议院外反对派”和大学生运动 168
三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影响 170
四 作家“政治化” 172
五 作家的分歧和“四七社”解体 177
第七节 “政治诗” 179
第八节 “政治化”烛照下的戏剧 182
一 时代与创作 182
二 “文献剧” 185
(一)彼得·魏斯与“文献剧” 187
(二)霍赫胡特和基普哈特的“文献剧” 191
三 “大众剧” 194
(一)施佩尔的剧作 196
(二)克勒茨的剧作 198
四 汉特克的“语言剧” 199
第九节 当前社会关怀小说 202
一 不变的精神 202
二 时代批评与反思主题的新收获 204
(一)伯尔和格拉斯 204
(二)马丁·瓦尔泽 210
(三)西格弗里德·伦茨 213
三 “六一社”文学 217
四 “产业工人文学社”的创作 222
五 “新现实主义科隆派” 227
第十节 70年代“新主体性”文学 231
一 社会“倾向性转折” 231
二 对“政治化”的反思 233
三 “第二种文化” 236
四 “新主体性”现象 237
第十一节 “新主体性”叙事 239
一 自叙性、自传性作品 239
二 往事回眸 242
三 激情后的内转 246
四 新逝年月回视 248
五 “父亲文学” 253
六 视角“另类”的小说 255
七 历史、传记小说 257
第十二节 诗歌新潮 258
一 新高潮与“回归”倾向 258
二 新一代年轻诗人 261
三 对新诗的追求 264
四 “日常生活诗” 268
(一)尼科拉斯·博恩 269
(二)于尔根·贝克尔 270
(三)罗尔夫·迪特尔·布林克曼 271
(四)于尔根·特奥巴尔迪 273
五 “方言诗” 275
第十三节 难以一律的戏剧 277
一 “造反”后的动向 277
二 “平平淡淡的时期” 279
三 贝恩哈德戏剧 281
四 施特劳斯戏剧 286
五 克勒茨的“大众剧” 292
六 其他作家的剧作 295
第十四节 女作家的小说 300
一 女性文学潮流 300
二 女性叙事文学一瞥 304
三 巴赫曼的《马利纳》 311
第十五节 多元共生的80年代 314
一 “佳作难寻”的争论及“代沟”冲突 314
二 众说纷纭和多元格局 316
三 “后现代”思潮生发 321
四 “后现代”理论和“互文性” 325
第十六节 “后现代”和现实主义叙事 327
一 “后现代”方阵 327
二 施特劳斯的小说 331
三 现实主义巨著 335
(一)《抵抗的美学》 335
(二)《周年纪念日》 338
第十七节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戏剧 342
一 施特劳斯的戏剧 342
二 其他作家的剧作 344
第十八节 调整本体建构的诗歌 346
一 回归艺术性 346
二 个人化风格 348
三 语言活动放大 351
第三章 民主德国文学 353
第一节 政治、社会、文化生活基本发展(1950年至60年代中期) 353
一 政治与文学 353
二 反“形式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354
三 “解冻期”,“新路线” 357
四 “比特费尔德道路” 358
五 “柏林墙”,第二次“比特费尔德会议” 360
第二节 触摸基本历史结构的叙事 361
一 “建设文学” 361
二 “抵达文学” 365
三 战争、反法西斯和革命斗争史文学 370
第三节 重要的诗人 374
一 约翰内斯·R.贝希尔 375
二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377
三 埃里希·阿伦特 379
四 彼得·胡赫尔 380
五 约翰内斯·鲍勃洛夫斯基 382
第四节 戏剧的发展 383
一 沃尔夫戏剧 383
二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实践和探讨 385
三 在布莱希特影响下 391
第五节 控制、宽松环境下的“民主事宜”(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396
一 文学讨论此起彼伏 396
二 政治、文学新时期 399
三 政治的规约和“比尔曼事件” 400
第六节 “诗歌浪潮”的合唱 403
一 新一代诗人 404
二 不同声音的群体 405
第七节 受人关注的小说 411
一 西格斯的开创 412
二 个性张扬的新葩 413
三 璀璨的另一章 417
第八节 辩证对待布莱希特戏剧思想的戏剧 421
一 哈克斯的“后革命戏剧” 421
二 米勒的“新戏剧” 423
三 布劳恩的现实生活剧 426
第九节 最后阶段的民德社会、文学基本状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 428
一 继续宽松的大环境 428
二 与时代嬗变同步的走势 430
三 在历史的选择下 432
第十节 小说的动向 434
一 开掘神话传说题材 434
二 女性文学 437
三 环境文学 438
四 生活的现实主义 439
第十一节 诗歌的动向 441
一 环境诗 441
二 主题变换 442
三 只为自己写 442
第十二节 戏剧的动向 444
一 现实生活剧 444
二 历史剧 445
三 海因的剧作 447
第四章 统一后的文学 449
第一节 文学论争潮 449
第二节 文学走势和倾向述要 453
附录 461
主要作家作品中外文译名对照表 461
参考书目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