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民对意识的想象 3
1. 原始意识观念的产生 3
2. 原始葬俗中的意识--灵魂观念 9
3. 意识--灵魂观念产生的路径 12
4. 灵魂的“形象”与灵魂观念的矛盾 17
二、意识概念的形成和演变 23
1. 灵魂 23
2. 精神 36
3. “心” 43
4. 意识 49
三、意识能不能离开人的肉体?--形神关系总量 53
1. 《内业》篇的“形为精(神)舍”说 54
2. 庄子所谓神之“丧耦”、“离形” 56
3. 荀子论“形具而神生” 60
4. 《黄帝内经》的形神论 63
5. 《淮南子》和太史公的形神论 66
6. 桓谭的形神烛火之喻 70
7. 王充论“精神依倚形体” 72
8. 魏晋唯物主义者的形神观念 76
9. 《列子》的“神心独运”和《抱朴子》的“形依神立” 78
10. 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 82
11. 范缜的“形质神用”说及其伟大贡献 88
12. 隋唐佛学所谓形为心(神)生 95
13. 程朱陆王所谓“虚灵无物” 97
14. 宋明唯物主义的形神观念 100
15. 王夫之对形神关系的辩证理解 104
四、意识是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心物关系问题 109
1. 孔子的“生知”、“学知”与孟子的“不学而知” 110
2. 老子的“涤除玄监(鉴)”和庄子的“用心若镜” 112
3. 公孙龙所谓“目不见”与“神不见” 117
4. 墨家论知之“貌物”和“论物” 118
5. 《内业》篇论心之“照知万物” 120
6. 荀子论“知不所合” 122
7. 《淮南子》的镜水之喻及其不彻底性 124
8. 扬雄所谓神能“潜天潜地” 126
9. 王充对“识知”的理解 128
10. 何晏、郭象对意识本质的歪曲 129
11. 僧肇对“圣心”的分析和神化 132
12. 隋唐佛学所谓“心识”产生“外境” 136
13. 张载的“感须有物”与“以物为心” 140
14. 朱熹所谓“虚灵万理具足” 143
15. 王阳明所谓“灵明充塞天地” 146
16. 罗钦顺等对“灵明”说的批判 148
17. 王夫之对心物关系的辩证分析 150
五、感觉和思维的区别与联系--闻见、思虑的关系问题 157
1. 孔子对“闻见”与“思”的研究 158
2. 老庄对“闻见”和“思虑”的否定 160
3. 孟子论“耳目之官”和“心之官” 163
4. 墨家论“耳目之实”和“心之察辩” 165
5. 荀子论“心有征知”和“必待五官” 166
6. 王充论“闻见”与“心意”的结合 170
7. 王弼的“本末”范畴及对意识过程的探讨 172
8. 范缜论“痛痒之知”与“是非之虑” 174
9. 佛学对意识形式和意识过程的分析 175
10. 张载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180
11. 程朱论“豁然贯通”的意识状态 182
12. 陆王论“即心明理”的直觉 186
13. 王廷相论“思与见闻之会” 189
14. 王夫之论见闻与心智的辩证统一 193
六、语言能不能充分表达人的思想?--言意关系问题 199
1. 先秦时期的言意问题 200
(1)“言不尽意论”的发展和演变 209
2. 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辩” 209
(2)“言尽意论”对“言不尽意论”的反驳 218
3. “言意之辩”的影响和余波 223
七、关于意识修养问题 234
1. 孔子的修养目标和修养方法 234
2. 老子“致虚守静”的修养原则 237
3. 庄子的“混沌”说与“坐忘”论 239
4. 从关尹子的“清淡”到《心术》 篇的“静因” 242
5. 子思的“正心诚意”和孟子的“尽心知性” 246
6. 荀子对“虚壹而静”的辩证理解 249
7. 韩非的“孔窍虚”与“思虚静” 252
8. 《经法》的“虚静”原则和“四无”要求 253
9. 王弼的“忘象”和郭象的“玄冥” 255
10. 道教的神学意识修养论 258
11. 佛教的神学意识修养论 261
12. 程朱所谓“居敬穷理” 264
13. 陆王所谓“明心见性” 268
14. 王廷相论意识的“交相养” 272
15. 王夫之对中国古代意识修养论的总结 274
八、关于思维器官问题 282
1. 思维的器官是心还是脑? 282
2. 《内经》的“心主神明”说 285
3. 从“心主神明”到“脑主神明” 289
4. 王清任的“脑髓说” 295
1. 神道主义的占梦迷信 299
九、关于梦的认识和探索 299
2. 唯心主义对梦的歪曲 306
3. 科学和唯物主义对梦的探索 314
(1)梦是不是精神离开肉体的独立活动? 314
(2)梦是不是吉凶祸福的先兆? 317
(3)梦同清醒的知觉有什么区别? 322
(4)做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328
甲、梦的生理病理原因 328
乙、梦的精神心理原因 334
丙、两种梦因的关系和联系 338
十、关于“人工智能”的猜测和预见 348
结语 353
附记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