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
少女的爱国之心 1
传奇人物育女杰 4
不要万贯家财 唯求人民解放 7
铭记父教的将军 8
黑名单上的人 11
还是生在中国好 13
亿万富翁的家风 15
一家人的爱与恨 18
一万六千元稿酬 20
画家临终的嘱托 22
夫妇巧计归祖国 23
宝贵的遗产 25
子弟兵的好妈妈 28
老红军教子杀敌立功 31
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 34
从台湾飞回来的爱国青年 36
燕妮与马克思的爱情 39
马克思给未来女婿的信 42
恩格斯和白恩士两姊妹 44
列宁的恋爱与婚姻 47
“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 50
李大钊和他的妻子 52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 53
任弼时的爱情生活 56
诗人的贤内助 59
患难夫妻情更深 62
爱妻子,更爱革命 66
十年携手共艰危 69
患难与共的革命夫妇 73
糟糠之妻不下堂 75
将军的爱情诗 77
科学家的婚后生活 80
永开不败的爱情之花 83
妻子带来的长篇小说 87
战斗英雄的情操 90
妙计成婚回祖国 93
“我要感谢妻子所做的牺牲” 95
凝结夫妇心血的诗集 99
“我完全相信他” 102
羽坛情侣 106
朱伯儒的罗曼史 108
嫁给清洁工的姑娘 112
不拿冠军不结婚 114
陈景润的婚事 118
慈祥的父亲 指路的明灯 123
列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127
女儿的回忆 132
周恩来的两位母亲 135
李大钊以歌教儿女 138
高尔基的教子信 141
革命妈妈葛健豪 142
母亲的歌声 144
卓娅和舒拉的父母 147
叶挺和儿女 150
不是亲父 胜似亲父 153
刘少奇教女记 157
冯玉祥留给儿女的“家宝” 161
鲁迅教子有方 165
追求真理做真人 168
徐悲鸿的家教艺术 171
毛泽东送子上劳动大学 174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177
赵丹教女学艺 180
赵树理教女传家风 183
同人民共艰苦 186
下农村去,下到基层去 188
花果山上讲传统 191
说真话,不说假话 193
丝毫不能特殊化 194
光荣传统之花 196
科学家教子成才 199
牢房教女节更高 201
将门虎子 203
父母教育好,儿女品学优 208
曹燕华的乒乓之路 210
倩倩学写诗 215
琴坛幼苗的成长 219
小群学书法 223
司令员的“遗产” 226
祝寿完全是不必要的热闹 229
秉公用人的大总统 230
尽瘁国事,不治家产 232
刘少奇的哥哥当拖煤工 233
为革命割骨肉之爱 235
我不能带你走 237
鲁迅主张节育 238
鲁迅救人危难 240
贤媳许广平 242
家庭私事往后放 244
吉鸿昌破例收礼 245
徐悲鸿设宴 246
人民公仆的品德 247
毛岸英的婚礼 250
毛泽东模范执行政策 251
除非你来当部长 252
陈毅不准亲属搞特殊 253
服从革命的需要 255
“看看人民住的什么?” 256
副院长的月票 257
帅大姐的子女观 258
子女不要留北京 260
将门女嫁给农家郎 261
忘记生日的数学家 263
老八路作风 265
不搞子以父贵那一套 268
宋庆龄的嘱咐 270
群众称赞的父女俩 271
革命导师的穷困生活 272
列宁的俭朴生活 274
革命家的高尚情操 276
轻蔑的一笑 278
毛主席的一套军装 279
富贵于我如浮云 280
李立三讲“走麦城” 281
周总理不让修缮住房 283
周总理的一餐 284
周总理的衬衣 286
朱德生活俭朴 287
“江南布衣”的来历 288
吴玉章晚年的座右铭 292
不愿出书房的人 293
一生苦学为革命 294
毛泽东一生的自学生活 297
不爱吃穿爱读书 301
破产读书 303
陈毅喝墨水 304
滴水穿石 305
元帅家的学风 307
画家观虾斗 310
不教一日闲过 311
手杖和笔 312
列宁为革命锻炼身体 313
百岁老人的体育生活 314
胡耀邦每天步行一万步 317
毛泽东的书法 318
喜爱玫瑰花的女作家 320
方志敏的志趣 321
将军的诗、画和书法 322
沈钧儒爱石 323
爱唱歌的电影演员 324
艺术家的火柴盒 325
诗人的篆刻 326
命名寓深情 327
陈毅戒烟 329
一个女科学家的家 331
名医的家务劳动 332
残疾人谈“笑”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