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众影评的质量问题(代序)&钟惦棐 1
全国首届青年影评征文获奖作品选 7
(一等奖) 7
透过红纱巾的沉思——略评影片《人生》美学追求的得与失&胡小钉 7
总体构思的失败——我看《人生》&聂利民 11
谈高加林的“静默”&贺黎 14
战争题材影片观念的更新——从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说起&张西南 18
出“手”不凡——《黄土地》感言&王忠明 22
(二等奖) 26
节奏·旋律·美感——评《高山下的花环》的节奏处理&陈迁 26
一首民族的夜曲——评《人生》“月夜赶路” 一场戏电影语言的民族化&阵雨露 29
适度则感人——《高山下的花环》“哭坟”一场戏的导演艺术浅析&孙秀澜 33
看《黄土地》手记&张宇丹 37
此时一泪胜千言——《人生》导演艺术赏粹&吴克 41
如闻仙乐耳暂明——评电影《人生》的主题音乐&梅玉宝 45
视点不统一的遗憾——浮光掠影谈《为什么生我》&茅毛 48
一组动人的镜头&傅篱 52
真实地展示大西北独特的美——影片《人生》艺术特点断想&李云峰 55
“画”外之思——浅议《北国红豆》结尾&何万敏 59
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评影片《花园街五号》中欧阳慧的形象塑造&杨克明 62
不要重复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江浩 66
耐人寻味的长镜头——评《人生》中的“沟口送别”&解玺璋 69
对戏剧式电影的再认识——论《人生》的美学价值&李连瑞 72
观影随想(二则)&刘汉铭 76
(三等奖) 80
凝固的“黄河” 流动的“黄土地”——影片《黄土地》随想&王永午 80
黄土地是凝固的黄河——略谈《黄土地》的感情指向&梁京生 84
浓浓的情淡淡的情——浅评《黄土地》的艺术追求&林晓 88
从两场婚礼说起&徐小卉 92
评憨憨的“回头”&单笑生 95
思想观念与电影观念——简论影片《人生》的创作观念&王怡东 98
《人生》——在生活的路口上&张敬 102
《人生》能叫座的一个重要因素——浅析《人生》的环扣式戏剧性结构&李均洋 105
浅谈电影《人生》的双线结构&李洋 109
“大音希声”——谈电影《人生》音乐的美学特征&贾磊磊 112
博大深沉的歌———评《人生》音乐的特色&韩广 116
不到顶点胜似顶点——看影片《人生》一得&杨永清 119
试谈《人生》的非情节性渲染&刘彦荣 122
开拓具有民族特色的真实美——摄影工作者谈《人生》摄影&谷野 125
声的魅力——评《人生》的音响艺术&侯涧平 129
评电影《人生》结尾对小说原作的艺术升华&李娴霞 132
从“巧珍婚礼”说起……——谈《人生》的空间选择&李小剑 136
从一滴泪珠看电影的魅力&梁爽 140
假如我是电影《人生》的导演&金连平 143
略谈电影的“闪回”&秦少平 146
悲无声,哭无泪,欲扬故抑——赞韩玉秀的表演处理&陈云琴 150
欲悲何急用哭声——有感于韩玉秀为何迟迟不哭&孙锋 154
一席饯别酒撼动万人心&朱国梁 157
艺术的魅力在于真实——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观后&张丽洁 161
用光和色编织壮美的画面——浅评《高山下的花环》摄影的特色&李磊 165
一次并不成功的改编——影片《花园街五号》观后&童蒙志 168
“幽灵”为何不直面观众?——评影片《花园街五号》对大宝形象的画面处理&李运搏 172
宕此一笔意顿开阔——评影片《花园街五号》的结尾&刘兴科 175
独具匠心的《蓝色的花》&谢烨 178
哦,清水湾,淡水湾&蒋庆旻 181
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后再相会》中的一组镜头浅析&聂传清 185
“我没有想妈妈”——《为什么生我》一台词的审美价值&郑?帆 189
喜剧片不必强求思想性——观《邮缘》随感&万国强 193
“突变”——电影《北国红豆》漫笔&顾乡 197
〔附录〕 200
全国首届青年影评征文奖获奖者名单 200
全国首届青年电影评论征文奖评奖委员会名单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