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须知 1
第一部分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3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3
实验二 细菌的单染色法 6
实验三 革兰氏染色法 9
实验四 细菌芽孢染色法 12
实验五 细菌英膜染色法 13
实验六 细菌鞭毛染色法及活细菌运动性的观察 14
实验七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17
实验八 霉菌的形态观察 19
实验九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对比观察 20
第二部分 微生物的培养与测定 24
实验十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24
实验十一 微生物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26
实验十二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 29
实验十三 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计数法 32
实验十四 光电比浊计数法 34
实验十五 稀释培养计数法(MPN) 36
实验十六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40
实验十七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42
第三部分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 44
实验十八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44
实验十九 pH对微生物的影响 45
实验二十 渗透压对微生物的影响 47
实验二十一 氧对微生物的影响 48
实验二十二 用生长谱法测定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49
实验二十三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 50
实验二十四 糖发酵试验 53
实验二十五 IMViC与硫化氢试验 54
第四部分 微生物的控制 59
实验二十六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59
实验二十七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66
实验二十八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69
第五部分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71
实验二十九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71
实验三十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与纯化噬菌体 76
实验三十一 抗药性突变菌株的分离 78
第六部分 菌种的保藏 81
实验三十二 传代培养保藏法 81
实验三十三 载体保藏法 82
实验三十四 冷冻保藏法 84
实验三十五 冷冻干燥保藏法 85
第七部分 微生物综合应用实验 88
实验三十六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 88
实验三十七 牛乳中细菌的检查 92
实验三十八 乳酸菌的检测 95
实验三十九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96
实验四十 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99
实验四十一 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 101
实验四十二 微生物的诱变育种 105
实验四十三 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108
第八部分 附录 112
附录一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112
附录二 玻片及玻璃器皿洗涤法 113
附录三 实验用培养基的配制 114
附录四 酸碱指示剂的配制(按笔画顺序排列) 120
附录五 实验用染色液及试剂的配制 121
附录六 微生物学实验中一些常用数据表 127
主要参考文献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