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
1.1“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开张明义说哲学 1
1.2“见义勇为被诬遭毒打——老裴无悔,恩将仇报拳脚伤好人——英雄寒心”——世界观与人生观 5
1.3旧事重提《张华:为人生价值定义》——人生观与价值观 9
1.4紧急防范世纪之毒“二恶英”引起的话题——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12
1.5“我王渊只有一个中国”,女中学生不为大奖放弃国籍——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5
1.6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还是“人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上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8
1.7从古希腊哲学的“原子论”到近代哲学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 24
1.8母亲生儿子还是儿子生母亲——哲学大师的尴尬——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产生的根源 28
1.9“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
1.10“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5
第二章 唯物论(一)物质 42
2.1.1一个农民讲哲学的故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42
2.1.2从“8”与“∞”的故事说起——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 47
2.1.3根据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现象能证明物质的本质是不动的吗?——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51
2.1.4“飞矢不动”与“蝴蝶梦”——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55
2.1.5从“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谈时空——时间与空间概念 59
2.1.6“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时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62
2.1.7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吗?——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65
2.1.8“给我物质和运动,我就能造成一个世界”——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68
(二)意识 72
2.2.1从“秋翁遇仙”说到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72
2.2.2“狼孩”的语言与意识——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77
2.2.3从战国时期出现的篆文“?”说起——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81
2.2.4从“爱因斯坦的大脑”到“名人精子库”——现代人的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 84
2.2.5《聊斋志异》里的花妖狐魅、鬼怪精灵是哪里来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88
2.2.6邻居之子像“贼”——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91
2.2.7西楚霸王能“自拔其发离地三尺”吗?——意识的能动作用 93
2.2.8“揠苗助长”与“耘苗助长”——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97
2.2.9将来的世界是“机器人的世界”吗?——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00
2.2.10科学家呼吁:“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02
2.2.11《红楼梦》的“焦大”不爱“林妹妹”——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 108
2.2.12王海打假打“成功”了,打官司反而打“输”了——道德与法的关系及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113
2.3.1“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先验论与反映论的对立 118
(三)认识 118
2.3.2“嫦娥奔月”与月球背面是什么样?——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24
2.3.3猴子捞月亮、照镜子与反映——反映论、机械反映论与能动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129
2.3.4换了大脑的人是谁?——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133
2.3.5“实践就是干活,就是劳动”与“行即实践”——实践的形式与特点 140
2.3.6“千里眼、顺风耳”与打电话——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47
2.3.7“如果说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153
2.3.8“跟着感觉走”、“鸭媒”与“羊奸”——感性认识及其特点 157
2.3.9输血、输全血、成分输血与代血输血——理性认识及其特点 164
2.3.10侦探故事给人的启发——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68
2.3.11“纸上谈兵”与“轮扁凿轮”——认识对实践的作用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174
(四)真理 179
2.4.1“你可以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也可以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客观真理和对实用主义的批判 179
2.4.2罗马教廷为伽里略平反——真理与谬误的斗争 182
2.4.3 20世纪物理学领域的暴风骤雨——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189
2.4.4“科学的革命·宇宙的新理论·牛顿思想的被推翻——空间是弯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5
第三章 辩证法(一)范畴 201
3.1.1“刻舟求剑”与“逆水行舟”——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201
3.1.2我国’98三江大水和“一次性木筷”——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联系形式的多样性 204
3.1.3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隔而不围和围而不歼”的辩证法启示——联系、系统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10
3.1.4“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213
3.1.5’98《洪灾不能全怪“老天爷”》——因果联系及其辩证关系 216
3.1.6 9户20多口人断水78小时,只因有人关错了节门无人开——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220
3.1.7“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现实性以及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226
3.1.8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可能性分析 230
3.1.9“和氏之璧”——从一块顽石到价值连城的宝玉——形式与内容及其辩证关系 234
3.1.10“买100元回赠90元”、“两小儿辩日”以及“画皮”等——本质与现象及其辩证关系 239
(二)规律 244
3.2.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244
3.2.2“蒋干盗书”与“周瑜打黄盖”——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246
3.2.3“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250
3.2.4谈“下岗”问题——“下岗不失志,新岗创新业”与“夫妻携手渡难关”——矛盾的转化、得与失的辩证法 254
3.2.5亚洲金融危机与我国扩大内需、争取出口的政策——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258
3.2.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62
3.2.7“邯郸学步”给人的一点启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65
3.2.8“马不能出关”与“白马非马”——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269
3.2.9从党的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273
3.2.10“我就是我”——事物的质与量 277
3.2.11蜜蜂蜇死牛,是应该“蜂”赔“牛”还是“牛”赔“蜂”?日本防菌防出毛病——事物的度 281
3.2.12“突变论”与进化论的分歧——事物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84
3.2.13金刚石、石墨与“把狐狸养成狗”——量变与质变的复杂性,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289
3.2.14“砒霜治癌,以毒攻毒”与“是药三分毒”——肯定与否定及其关系 294
3.2.15“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的否定 297
3.2.16螺旋形发展与循环论——否定之否定规律 302
3.2.17麦子被吃掉,蝴蝶被踩死还是否定之否定吗?——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 306
第四章历史观 306
4.1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吗?——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10
4.2咄咄怪事——党员厂长成群结伴东渡普陀,在观世音大士脚下长跪不起,顶礼膜拜,以求“扭亏增盈,渡过难关”——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16
4.3老英雄育林“还债”,合镇乡砍伐“生命之林”——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发展 321
4.4年薪十万元的特聘教授,高级人才适逢退休高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4
4.5“为盗之道”——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 329
4.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及其作用 332
4.7“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生产关系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38
4.8怎样划分社会历史时代?——社会形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42
4.9我国是先夺取政权后建立经济基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46
4.10抗洪精神震苍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49
4.11 “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辩证法 354
4.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356
4.1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361
4.14“九斤老太”与“一代不如一代”——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 364
4.15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与开化程度的标志——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367
4.16“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即实现共产主义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