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新概念地质力学的研究方法 7
1.1 何为新概念地质力学 7
1.2 新概念地质力学的研究尺度 8
1.3 新概念地质力学的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新概念地质力学主体核心——统一构造理论 16
2.1 大地构造学发展史 16
2.2 地球科学理论面临的新挑战 36
2.3 统一构造理论的方法学与方法论 46
2.4 统一构造理论基础 49
第三章 新概念地质力学的复杂系统 63
3.1 系统场理论基础 63
3.3 地质系统的引力场 76
3.2 地质系统场基本类型 76
3.4 地质系统的生态场 77
3.5 地质系统场分析原理 78
第四章 地球的自转运动 91
4.1 地球自转的运动学方程 91
4.2 地球自转的动力学方程 92
4.3 地球自转轴在地球体内的变化——地极移动 94
4.4 力函数 U 的展开式 96
4.5 动力学方程的积分 99
4.6 岁差章动常数和有关问题 102
第五章 多体地质系统力学 106
5.1 地质系统运动学 106
5.2 地质系统力系概念 107
5.4 弹塑性多体地质系统力学 108
5.3 地质系统惯量概念 108
5.5 塑性多体地质系统力学 109
5.6 约束多体地质系统力学 109
5.7 数值解法 110
5.8 理论与建模 111
第六章 非完整地质系统力学 113
6.1 非完整地质系统力学的基本概念 113
6.2 非完整地质系统力学的基本变分原理 114
6.3 非完整地质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各种形式 114
6.4 非完整地质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积分 114
6.5 非完整地质动力系统的几个专门问题 115
7.1 变质量块体质点动力学微分方程 118
第七章 变质量地质系统力学 118
7.2 变质量地质系统块体质点动力学普遍定理 119
7.3 变质量地质系统层圈块体动力学普遍定理 119
7.4 变质量地质系统块体动力学微分方程 120
7.5 考虑地质系统微粒内部运动时的变质量问题 121
7.6 变质量地质动力系统的变分原理 122
第八章 碰撞地质系统力学 123
8.1 碰撞地质系统力学和实验 123
8.2 主动碰撞构造特性 124
8.3 被动碰撞体(靶体)特性 124
8.4 半无限被动冲撞流星群(体) 125
8.5 地壳层被动碰撞构造的侵入和俯冲(上) 125
8.6 地壳层被动碰撞构造的侵入和俯冲(中) 126
8.7 地壳层被动碰撞构造的侵人和俯冲(下) 127
8.8 地壳和岩石圈靶板的碰撞 128
8.9 碰撞构造应力波 129
8.10 碰撞体弹塑性波 130
8.11 岩石圈块体碰撞俯冲的塑性波理论 131
第九章 破坏地质系统力学 132
9.1 线弹性破坏地质系统力学 132
9.2 破坏地质弹塑性系统力学 133
9.3 理论断裂阻力曲线 134
9.4 细观地质动力系统 134
9.5 界面地质动力系统多层介质断裂 134
9.6 微裂纹的细观破坏理论 135
9.7 破坏过程区 135
9.9 纳观破坏地质动力系统 136
9.8 地质材料增韧的细观力学 136
9.10 宏微观结合的破坏地质动力系统 137
第十章 流体地质系统力学 138
10.1 天体的形状 138
10.2 地球的引力场 140
10.3 地质学中的非线性对流问题 142
10.4 振荡过程 144
第十一章 极端地质系统力学 146
11.1 地质动力系统热传导 146
11.2 热传导问题的例子 146
11.3 弹性热应力 148
第十二章 爆炸(发)地质系统力学 155
12.1 爆炸(发)及其在介质中的效应 155
12.2 爆炸(发)的地震效应 158
第十三章 新概念地质力学的信息系统 166
13.1 地球固体系统长(早)期演化与全球场信息系统 167
13.2 地球流体信息系统 170
13.3 古气候信息系统 174
13.4 地质系统的信息模型 176
13.5 信息提取技术 191
第十四章 新概念地质力学的观测系统 195
14.1 新概念地质力学的观测计划 195
14.2 仪器的研制技术 198
14.3 观测平台 199
14.4 测量系统的整体性 200
14.5 地球观测系统(EOS) 201
15.1 观测能力 207
第十五章 新概念地质力学的技术支撑系统 207
15.2 发射能力和宇宙飞船 211
15.3 计算能力 212
15.4 中国对地观测技术 214
15.5 国际对地观测技术 220
第十六章 新概念地质力学的模拟 236
16.1 地质系统模拟的复杂性 236
16.2 地质系统模式的提出 242
16.3 模式的检验 243
16.4 现有的模式 244
16.5 模式的组装 244
16.6 预报的可行性 245
参考文献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