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湿步留痕 3
梅花 3
夹竹桃 5
春光 六首 6
春光 六首 补二 9
京津道中 10
去国用鲁迅韵 11
怀乡 12
读陆游沈园二首有感即用原韵 14
记事 四首 16
十年 三首 18
藕枝 19
感旧用夏完淳韵 20
南乡子 廿二楼 22
菩萨蛮 旅途 23
浣溪沙 西湖二首 24
斯陵 二首 26
叹克里姆林兼及时事 三首 27
闻肯尼迪殒命 二首 30
满江红 次韵和郭沫若 31
满江红 听红线女 34
三十一初度 35
西行漫记 十一首 36
岭西植树 42
满江红 戈壁 43
满江红 梦苏 44
国庆十五周年 45
为珊瑚颂改词 46
春节述怀用先大父韵 四首 47
鹊踏枝 洋河姚寨 52
满江红 茶房 53
菩萨蛮 仿胡乔木咏原子弹 54
贺新郎 次韵和赵朴初 55
敬挽周总理 58
又 仿杜 59
挥手 送宗垣去瑞典 60
贺母校太仓师范八十周年 61
五十八初度 62
悼丁负吾 63
陆长恩先生八十寿诗 64
痛悼钱三强老师 二首 66
研究生部十周年纪念 67
赠顾以藩七十寿辰 68
何泽慧先生九十寿辰 69
读诗偶记 73
《读诗偶记》序言 73
春风杨柳玉门关 77
咏梅绝调 79
郑板桥与邓拓之“恨” 81
孤篇盖全唐 82
陆游和沈园 85
金克木论沈祖棻 87
郭沫若的“鹧鸪天” 89
又是“鹧鸪天” 91
鲁迅“赠许广平” 94
“风怀二百韵”与“鸳鸯湖棹歌” 97
丰子恺的漫画 101
杜少陵七律“失粘” 102
“怨歌行” 104
“看花愁近最高楼” 106
毛泽东论诗词格律 108
谈谈“贺新郎” 110
朱小平的“贺新郎”(游香山) 112
“满江红” 113
先大父七十述怀 115
普希金的小诗 118
“西行漫记” 120
关于“西青散记” 125
“旌旗十万斩阎罗” 127
朱淑真的“减字木兰花” 129
“洞仙歌” 130
鲁迅忧疑岂偶然 131
有关我父亲的诗 132
“英雄毕竟误苍生” 134
“远山来与此堂平” 135
“吴音还比水般柔” 137
未湮没的径迹 141
写在前面的话 141
(一)逃难童年 146
“一二八” 146
镇江 148
“八一三” 150
(二)孤岛生活 153
初到上海 153
辣斐德路402号 154
小学杂忆 156
学习书法 159
妈妈的后悔 162
(三)回到故乡 164
老家的房屋 164
后园 168
太仓城 173
六年级小学生 177
赛会与灯会 180
过节与上坟 183
(四)初中时代 191
太仓师范 191
顾仲超和他的一家 195
困苦的生活 198
读经与祭孔 200
朔风野火 202
弹药实验 204
课余读书 206
诗词和骈文 209
唐宋八大家 211
姑父和三叔的长征 212
日本投降前后 216
飞云桥畔 219
(五)上中三年 223
重到上海 223
上海中学 230
黄自与黄道婆 233
一个错字 235
数学竞赛 236
上中的老师们 239
旧书店的老先生 245
爱国的中学生 248
拼音与方言 251
小小的考证 258
上海的解放 260
通货膨胀与银元买卖 264
上中解放之初 269
二·六大轰炸 272
(六)清华园 274
高考前后 274
长车三日赴京华 276
清华的校园 280
清华的老师们 284
侥幸的第一名 287
一双棉鞋 288
抗美援朝 289
又是一个错字 291
先农坛大会 293
选拔留苏 296
清代王府里的学校 298
一进中南海 302
(七)俄京立雪 306
跨出国门 306
争取插班 311
列宁格勒大学 314
列大物理系 317
汉学家孟列夫老师 320
在苏联的日常生活 324
留学生们 328
拉脱维亚 333
超声波实验室 343
赫鲁晓夫与咕咕噜沙(KyKyPyзA) 348
浪游记快 354
(八)走进原子 366
初见钱何 366
热工实验室 372
气泡室 375
契仑柯夫与小偷的故事 382
又到基辅 387
三向红场拜列宁 391
苏共二十大 395
抵制铁托 399
莫斯科高能物理大会 402
告别苏联 405
附录:这张纪念邮票上有一个我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