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水产养殖百科全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忠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09063461
  • 页数:106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淡水养殖鱼类繁殖 1

第一章 养殖鱼类繁殖机理 1

第一节 鱼类的性腺发育 1

第二节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5

第二章 养殖鱼类的繁殖技术 9

第一节 草、青、鲢、鳙、鲮鱼的人工繁殖 9

第二节 鲤、鲫和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22

第二篇 池塘综合养殖模式与大水面增殖 27

第一章 池塘综合养殖高产模式 27

第一节 池塘综合养殖高产模式的理论基础 27

第二节 综合养殖高产池塘的生态学系统 28

第三节 综合养殖高产池塘的放养模式 43

第四节 饲养管理和效益分析 52

第二章 银鱼科鱼类及其湖泊水库移植增殖技术 60

第一节 银鱼生物学特性 60

第二节 银鱼移植增殖技术 67

第三节 银鱼的渔具渔法 72

第四节 银鱼资源增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73

第五节 银鱼保鲜及加工技术 75

第六节 银鱼移植增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 83

第三篇 淡水鱼类的养殖技术 87

第一章 虹鳟养殖 87

第一节 概况 87

第二节 虹鳟生物学特性 87

第三节 虹鳟养殖场的基本要求 88

第四节 虹鳟人工繁殖 89

第五节 虹鳟的饲养管理 92

第六节 常见病及其防治 93

第二章 罗非鱼养殖 95

第一节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性 95

第二节 繁殖技术 97

第三节 苗种培育 99

第四节 商品鱼养殖 100

第五节 越冬 104

第三章 胡鲇养殖 106

第一节 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106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06

第三节 亲鱼的选择和培育 107

第四节 繁殖 107

第五节 苗种的培育 109

第六节 成鱼养殖 110

第七节 鱼病防治 112

第四章 建鲤养殖 113

第一节 建鲤及其生产性能 113

第二节 建鲤的繁殖 113

第三节 建鲤的苗种培育 115

第四节 建鲤的池塘成鱼养殖 116

第五节 建鲤的网箱养殖 117

第六节 建鲤的稻田养殖 118

第七节 建鲤的运输 118

第八节 建鲤的选种保种和遗传保护 119

第五章 大口鲇人工养殖技术 121

第一节 概况 121

第二节 大口鲇的生物学特性 121

第三节 大口鲇的人工繁殖 123

第四节 大口鲇的鱼苗、鱼种培育 125

第五节 大口鲇的成鱼饲养 127

第六节 大口鲇的疾病防治 129

第二节 长吻?的生物学特性 131

第一节 概况 131

第六章 长吻?的人工养殖技术 131

第三节 长吻?的人工繁殖 132

第四节 长吻?鱼苗的培育技术 133

第五节 长吻?鱼种的培育技术 134

第六节 长吻?的成鱼饲养 135

第七节 长吻?的疾病防治 135

第八节 长吻?的安全运输 136

第一节 概况 137

第二节 短盖巨脂鲤生物学特性 137

第七章 短盖巨脂鲤养殖 137

第三节 短盖巨脂鲤人工繁殖 139

第四节 鱼苗、鱼种培育 142

第五节 成鱼养殖 145

第六节 越冬 147

第七节 活鱼运输 148

第八节 鱼病防治 149

第二节 泥鳅的人工繁殖 153

第一节 泥鳅的生物学特性 153

第八章 泥鳅养殖 153

第三节 苗种培育 154

第四节 成鱼养殖 154

第五节 鱼病防治 154

第六节 日常管理 155

第七节 收获与暂养 155

第二节 罗氏沼虾的生物学 157

第一节 概况 157

第一章 罗氏沼虾养殖 157

第四篇 水生经济动物养殖 157

第三节 虾苗培育 160

第四节 成虾养殖 160

第二章 河蚌育珠技术 163

第一节 概况 163

第二节 育珠河蚌的生物学基础 163

第三节 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 166

第四节 褶纹冠蚌的人工繁殖 167

第五节 常规珍珠手术作业法 169

第六节 特种珍珠手术作业法 170

第七节 珍珠育成技术 175

第八节 蚌病及其防治 182

第九节 珍珠采收 186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生理机制 190

第一节 摄食与消化吸收 190

第二节 河蟹的营养需要 199

第三节 河蟹的饵料与投饵技术 208

第五篇 名、特、优品种类养殖 213

第一章 鳗鱼生物学与养殖概况 213

第一节 鳗鱼的生物学特性 213

第二节 亚洲日本鳗鱼养殖概况 217

第二章 日本鳗鱼养殖技术 219

第一节 鳗苗培育 219

第二节 成鳗养殖技术 222

第一节 鳗鱼的营养需求 227

第三章 鳗鱼营养要求与饲料工艺 227

第二节 鳗鱼饲料加工和质量要求 230

第三节 鳗鱼饲料配方实例 231

第四章 鳗鱼的疾病与防治 234

第一节 鳗鱼疾病的预防 234

第二节 鳗鱼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237

第五章 欧洲鳗鲡养殖 243

第一节 欧鳗的生物学特性 243

第二节 欧鳗养殖概况及其展望 245

第三节 欧鳗养殖技术 247

第四节 欧鳗病害防治方法 250

第六章 松江鲈养殖 253

第一节 松江鲈的生物学特性 253

第二节 松江鲈的繁殖 255

第三节 松江鲈成鱼的养殖 258

第七章 鳜养殖 261

第一节 鳜生物学特性 261

第三节 苗种培育 262

第二节 人工繁殖 262

第四节 成鱼养殖 263

第五节 鱼病防治 264

第八章 胭脂鱼养殖 266

第一节 概述 266

第二节 胭脂鱼的生物学 266

第三节 胭脂鱼人工繁殖 267

第四节 胭脂鱼的饲养 268

第五节 胭脂鱼病害防治 269

第一章 稻田养鱼的历史和现状 271

第六篇 稻田养鱼 271

第二章 稻鱼共生理论 273

第三章 稻田养鱼技术 276

第一节 养鱼稻田的建设 276

第二节 稻田养鱼的不同形式 277

第三节 稻田养鱼与稻作栽培的配合 279

第一章 牛蛙的养殖技术 281

第一节 牛蛙的生物学特性 281

第七篇 两栖动物养殖 281

第二节 牛蛙的生态条件 287

第三节 牛蛙养殖场的设计与建造 288

第四节 牛蛙的营养要求和饲料 292

第五节 牛蛙的人工繁殖 299

第六节 蝌蚪的饲养与管理 304

第七节 幼蛙的饲养与管理 306

第八节 成蛙的饲养与管理 308

第九节 牛蛙病害防治 311

第十节 牛蛙的越冬管理 315

第十一节 牛蛙的运输 317

第二章 棘胸蛙生物学及养殖 319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319

第二节 人工繁殖和育苗 320

第三节 幼、成蛙养殖 321

第三章 大鲵的养殖技术 323

第一节 大鲵的分类与分布 323

第二节 大鲵的生物学 323

第四节 大鲵的人工繁殖 325

第三节 大鲵养殖场设计与建造 325

第五节 大鲵的人工养殖 328

第六节 大鲵的饲料 329

第七节 大鲵的疾病防治 330

第八节 大鲵的暂养与运输 330

第八篇 爬行动物养殖 333

第一章 中华鳖的生物学及其养殖 333

第一节 生物学特征 333

第二节 人工繁殖 335

第三节 养成技术 338

第二章 乌龟的养殖技术 345

第一节 乌龟的生物学特征 345

第二节 乌龟的繁殖技术 347

第三节 乌龟的人工养殖技术 349

第四节 乌龟的营养物质与饲料 350

第五节 乌龟的病害防治 352

第一节 概述 355

第三章 扬子鳄养殖 355

第二节 扬子鳄的形态学 356

第三节 扬子鳄的生态学 359

第四节 扬子鳄的人工养殖 362

第九篇 营养与代谢 367

第一章 摄食器官与消化器官概述 367

第一节 食性 367

第二节 摄食器官 367

第三节 摄食 368

第四节 消化器官 371

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378

第一节 消化吸收率 378

第二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 381

第三章 营养物质的需求 385

第一节 蛋白质与氨基酸 385

第二节 脂类 396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 398

第四节 维生素 400

第五节 无机盐(矿物质) 406

第六节 各种主要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09

第四章 能量 412

第一节 饲料的能量 412

第二节 能量的测定 413

第三节 鱼类的能需量 415

第四节 能量平衡 417

第五节 蛋白和能量比 419

第一节 概述 421

第五章 人工配合饲料 421

第二节 配合饲料原料及其选购技术 423

第三节 配合饲料配制技术 432

第四节 配合饲料加工技术 437

第五节 饲料的贮藏 438

第六节 投饲技术 440

第七节 配合饲料生产中的质量管理 442

第六章 水生经济植物与栽培 445

第一节 可作饲料的水生经济植物 445

第二节 水生经济植物的人工栽培 451

第十篇 病害与防治 455

第一章 鱼病发生的原因 455

第一节 鱼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455

第二节 鱼病发生的病原体因素 456

第三节 鱼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抗病力 457

第一节 现场调查 458

第二节 病鱼检查 458

第二章 鱼病的诊断 458

第三章 鱼病的预防 460

第一节 消毒清池,改善养殖环境 460

第二节 加强养殖管理,坚持生态防病 461

第三节 免疫预防 462

第四节 药物预防 463

第四章 鱼病的种类、特征和治疗 465

第一节 病毒性鱼病 465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468

第三节 真菌性鱼病 472

第四节 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 474

第五节 蠕虫引起的鱼病 488

第六节 甲壳动物引起的鱼病 497

第七节 营养性鱼病 502

第五章 鱼类的敌害 504

第一节 藻类 504

第二节 腔肠动物 504

第四节 甲壳动物 505

第三节 软体动物 505

第五节 昆虫 506

第六节 鱼类 507

第七节 两栖类 508

第八节 爬行类 509

第九节 鸟类 509

第十节 哺乳类 510

第一节 对虾病毒病 512

第六章 水产动物病毒病 512

第二节 鱼类病毒病 516

第三节 蛙类病毒病 519

第四节 中华鳖病毒病 520

第十一篇 生物工程与育种 529

第一章 鱼类遗传育种 529

第一节 鱼类遗传与育种的基本概念 529

第二节 鱼类遗传的物质基础 530

第三节 鱼类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 533

第四节 鱼类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 537

第二章 建鲤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及其品种特性 541

第一节 建鲤的生物工程育种技术 541

第二节 建鲤的品种特性 544

第三章 藻类基因工程研究技术及方法 547

第一节 藻类基因工程概述 547

第二节 藻类基因工程研究技术及方法 549

第三节 藻类基因工程的前景展望 557

第一节 多倍体概念的提出——历史沿革及现状 561

第四章 海产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561

第二节 天然多倍体 562

第三节 人工多倍体的诱导 563

第四节 多倍体的倍性鉴定 566

第五节 多倍体的倍性效应 570

第六节 多倍体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571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574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养殖育种中的应用 574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养殖种质遗传鉴定中的应用 579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养殖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580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584

第六章 养殖鱼类引种和驯化 587

第一节 概况 587

第二节 引进种类及其代表种类 588

第三节 发展前景与问题 595

第十二篇 基础理论研究 599

第一章 我国海水鱼类环境生理学研究 599

第一节 环境因子 599

第二节 人工繁殖机理 608

第三节 环境毒理学 614

第二章 生物物理学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627

第一节 核磁共振与胚胎接受刺激的敏感期 627

第二节 某些物理刺激的方法 628

第三节 电磁场与水产养殖 628

第四节 电场促进水生动物生长的机理 629

第六节 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水产养殖新品种 630

第五节 激光、温度等物理技术与水产养殖关系 630

第七节 现代化饲养管理中的应用 631

第十三篇 海水鱼养殖 633

第一章 鲻科鱼类生物学及其养殖 633

第一节 鲻科鱼类生物学特征 633

第二节 鲻科鱼类人工繁殖 634

第三节 苗种培育 636

第四节 养成技术 637

第六节 越冬 640

第五节 病害防治 640

第二章 大弹涂鱼养殖 641

第一节 大弹涂鱼生物学 641

第二节 养殖 644

第三章 石斑鱼养殖 648

第一节 养殖生物学 649

第二节 养殖技术 654

第三节 鱼病防治 657

第一节 花鲈生物学特征 662

第四章 花鲈养殖 662

第二节 亲鱼、受精卵与早期发育 663

第三节 苗种培育 666

第四节 花鲈网箱养殖 667

第五节 花鲈池塘养殖 668

第六节 越冬 668

第七节 病害防治 669

第五章 ?状黄姑鱼生物及养殖 671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671

第二节 人工繁殖和育苗 673

第三节 海水网箱养殖 674

第四节 病害防治 675

第六章 遮目鱼养殖 677

第一节 遮目鱼生物学特性 677

第二节 遮目鱼人工繁殖 679

第三节 仔鱼和仔鱼培育 681

第五节 成鱼养殖 683

第四节 天然鱼苗的捕捞和运输 683

第六节 病害防治 684

第七章 许氏平鲉养殖 686

第一节 许氏平鲉的形态、生态学特征 686

第二节 许氏平鲉早期发育的形态、生态学特点及人工养殖 687

第三节 许氏平鲉苗种培育 689

第四节 中间培育 691

第五节 越冬 691

第七节 鱼病防治 692

第六节 成鱼养殖 692

第八章 中华乌塘鳢生物学人及其养殖 694

第一节 中华乌塘鳢生物学特征 694

第二节 中华乌塘鳢的人工繁殖 696

第三节 成鱼养殖 700

第四节 病害防治 701

第九章 真鲷养殖 703

第一节 真鲷生物学 703

第二节 育苗技术 704

第三节 养成技术 708

第一节 牙鲆生物学 710

第十章 牙鲆养殖 710

第二节 育苗技术 711

第三节 养殖技术 716

第十一章 红鳍东方鲀养殖 718

第一节 东方鲀属生物学 718

第二节 育苗技术 720

第三节 养殖技术 723

第一节 海水鱼人工繁殖、育苗、养殖的历史和现状 727

第十二章 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育苗及养殖技术的规范化研究 727

第二节 海水鱼育苗研究技术规范 728

第三节 海水鱼苗仔、稚、幼鱼的分期标准 731

第四节 海水鱼育苗饵料系列研究 732

第五节 海水鱼苗和活鱼的运输 732

第六节 成鱼养殖规范 733

第十三章 全球鲻科鱼类繁殖生态学的研究 735

第一节 性腺成熟机理 735

第二节 鲻科鱼类产卵场和产卵洄游机理 736

第三节 孵化的生态因子 737

第四节 鲻科鱼类仔鱼存活率和生长机制 737

第五节 鲻科鱼类仔鱼摄食生态学 738

第十四篇 甲壳类养殖 741

第一章 中国对虾养殖 741

第一节 对虾养殖原理 741

第二节 中国对虾育苗技术 742

第三节 中国对虾养成技术 746

第四节 中国对虾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750

第二章 日本对虾养殖 753

第一节 日本对虾的生物学特征 753

第二节 日本对虾的繁殖习性 754

第三节 日本对虾的亲虾培育 754

第四节 日本对虾的苗种生产 755

第五节 日本对虾的养成 757

第六节 日本对虾活运 759

第一节 斑节对虾的生物学 761

第三章 斑节对虾养殖 761

第二节 育苗设施 763

第三节 斑节对虾亲虾培育 763

第四节 斑节对虾苗种生产 764

第五节 斑节对虾的养成 766

第四章 锯缘青蟹养殖 770

第一节 锯缘青蟹的生物学特性 770

第二节 锯缘青蟹的苗种生产 774

第三节 锯缘青蟹的养成 775

第十五篇 贝类养殖 779

第一章 鲍生物学与养殖 779

第一节 鲍生物学特性 779

第二节 繁殖生物学与人工育苗技术 783

第三节 养殖 788

第四节 人工配合饲料 790

第五节 病害防治 792

第一节 增殖的意义、历史与现状 798

第二章 鲍增殖技术与方法 798

第二节 鲍栖息环境与活动习性 799

第三节 放流技术 799

第四节 敌害 802

第五节 增殖前景与存在问题 803

第三章 缢蛏养殖 806

第一节 缢蛏生物学 806

第二节 缢蛏种苗生产 810

第三节 缢蛏养成 812

第四章 文蛤生物学及其增养殖 817

第一节 文蛤的生物学特性 817

第二节 文蛤的增养殖 820

第五章 贻贝类养殖 824

第一节 养殖贻贝的主要种类和形态 824

第二节 贻贝的内部构造 825

第三节 贻贝的生态习性 825

第四节 贻贝的繁殖与生长 825

第五节 贻贝的半人工采苗 827

第六节 贻贝的养成 829

第七节 贻贝的收获与加工 830

第六章 珍珠养殖 832

第一节 珍珠贝及其养殖 832

第二节 插核育珠 834

第三节 珍珠加工 836

第七章 河口经济蚬类及其增养殖 838

第一节 概况 838

第二节 蚬类生物学 838

第三节 河蚬苗种的培育 841

第四节 河蚬的增养殖 843

第五节 河蚬的捕捞和收获 844

第十六篇 藻类养殖技术 847

第一章 紫菜养殖技术 847

第一节 紫菜的生物学 847

第二节 紫菜人工增殖 852

第三节 丝状体的培育技术 854

第四节 紫菜壳孢子采苗技术 859

第五节 紫菜叶状体的养殖技术 862

第六节 紫菜叶状体的收割和加工技术 865

第二章 江蓠人工育苗及栽培技术 868

第一节 江蓠的生物学 868

第二节 江蓠的人工育苗 877

第三节 江蓠的人工栽培 880

第四节 江蓠的增产措施 882

第五节 江蓠的收获与加工 884

第一节 海参生物学特性 887

第十七篇 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养殖 887

第一章 海参增养殖 887

第二节 海参增养殖 892

第二章 海胆增养殖 896

第一节 海胆生物学特性 896

第二节 海胆增养殖 905

第三章 海蜇人工繁殖与增殖 909

第一节 海蜇的生物学 909

第二节 人工育苗 911

第三节 海蜇放流增殖 914

第十八篇 饵料生物培养 917

第一章 海水饵料微藻的培养 917

第一节 绪言 917

第二节 饵料微藻的实验室培养 917

第三节 饵料微藻的大量培养 919

第四节 饵料微藻培养的通用技术 921

第二章 轮虫的培养和应用 926

第一节 研究概况 926

第二节 轮虫的分类地位和形态 926

第三节 轮虫分布和水环境 927

第四节 轮虫的食性和饵料 929

第五节 轮虫的生殖和产量 932

第六节 轮虫休眠卵形成和应用 933

第七节 轮虫的采集、分离和培养 935

第八节 轮虫的培养方式 935

第九节 轮虫生产性的大面积培养 936

第十节 轮虫的主要敌害生物 938

第三章 卤虫的研究与应用 940

第一节 卤虫研究概况 940

第二节 卤虫的分类和形态 940

第三节 卤虫的生殖特性 941

第四节 卤虫的生态条件 942

第五节 卤虫卵孵化和发育 943

第六节 卤虫卵的质量评价 944

第七节 卤虫卵孵化原理及分离幼虫技术 945

第八节 卤虫卵去壳及应用 946

第九节 卤虫在鱼虾养殖中的应用 947

第十节 卤虫营养价值及其营养强化 948

第四章 桡足类的研究与培养 950

第一节 桡足类培养研究概述 950

第二节 桡足类的生物学 950

第三节 桡足类的培养 952

第一节 糠虾应用概况 955

第二节 糠虾的形态特征和分类 955

第五章 糠虾的研究和应用 955

第三节 黑褐新糠虾的生活史 956

第四节 黑褐新糠虾的种群和生殖特点 957

第五节 糠虾的采集 959

第六节 糠虾的食性和饵料 960

第七节 糠虾的培养和管理 961

第六章 蜾赢蜚的生态习性和虾池移养 964

第一节 蜾赢蜚的名称和研究 964

第二节 蜾赢蜚的分类和形态 964

第三节 蜾赢蜚的生态习性 964

第四节 蜾赢蜚的生殖特性 966

第五节 蜾赢蜚的移植培养 966

第六节 蜾赢蜚养虾效果 967

第十九篇 海洋增殖渔业 969

第一章 海洋增殖渔业的历史和现状 969

第一节 增殖渔业的定义 969

第二节 增殖渔业的理论 970

第三节 增殖渔业的必然性 971

第四节 增殖渔业的历史 972

第五节 国外现状 973

第六节 国内现状 975

第二章 海洋增殖渔业的开发技术 977

第一节 基础调查 977

第二节 增殖对象的选择 977

第三节 种苗生产技术 978

第四节 中间培育技术 979

第五节 放流技术 980

第六节 移植增殖技术 982

第七节 标志跟踪技术 983

第八节 回捕技术及回捕率 983

第九节 鱼群行动控制技术 984

第十节 增殖海区的生境保护改造技术 984

第十一节 效果评价 985

第十二节 组织管理 985

第一节 前言 987

第三章 海洋农牧化的进展与问题 987

第二节 海洋农牧化的背景、概念与内容 988

第三节 海洋农牧化的进展 989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991

第二十篇 水产养殖经济 993

第一章 水产养殖经济的研究对象与评估指标 993

第一节 水产养殖经济的研究对象 993

第二节 水产养殖经济的研究内容 995

第三节 水产养殖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997

第二章 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 999

第一节 常规分析法 999

第二节 生产函数分析法 1000

第三节 成本效益分析法 1001

第四节 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途径 1003

第三章 我国水产养殖经济的现状 1004

第一节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 1004

第三节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潜力 1005

第二节 养殖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1005

第四节 发展水产养殖经济的战略措施 1006

第二十一篇 水生动物的保活运输设备、技术与方法 1009

第一章 活鱼运输机械与设备 1009

第一节 活鱼运输机组的分类 1009

第二节 活鱼运输机的命名 1009

第三节 活鱼运输机性能简介 1011

第四节 普及型各类机组的功能系统 1012

第五节 FY 系列各定型机组的设备性能 1012

第一节 水生动物的生态要求 1016

第二章 水生动物的保活运输及储存 1016

第二节 水生动物保活运输 1017

第三节 设备的保养和准备 1017

第四节 启运注意事项 1019

第五节 应急设施 1021

第六节 保活运鱼方法 1022

第七节 事故的产生和排除 1023

第八节 注意事项 1025

索引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