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 第14卷 中国元代文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仲文;胡晓林,佟德富,顾建华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
  • 页数:20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元代文学史 1

一、元代文学概述 1

(一)正统文学的衰微和俗文学的兴盛 1

1.元代社会和元代文学 1

2.杂剧兴盛的原因 3

3.元代杂剧的分期和南戏、话本小说的发展 6

(二)元代杂剧的渊源和体制 7

1.元代杂剧的渊源 7

2.元代杂剧的体制 8

二、关汉卿 11

(一)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 11

1.关汉卿的生平 11

2.关汉卿的作品 13

1.《窦娥冤》的剧情梗概和主题思想 15

(二)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窦娥冤》 15

2.《窦娥冤》的人物形象 17

3.《窦娥冤》的浪漫主义手法和悲剧性 20

(三)关汉卿的爱情剧 21

1.《望江亭》和《救风尘》 21

2.《拜月亭》和《调风月》 25

3.《金线池》和《谢天香》 28

(四)关汉卿的公案剧 29

1.《鲁斋郎》 30

2.《蝴蝶梦》和《四春园》 32

(五)关汉卿的历史剧 33

1.《单刀会》 34

2.《西蜀梦》和《哭存孝》 36

(六)关汉卿杂剧的成就和影响 37

1.关汉卿杂剧的成就 37

2.关汉卿杂剧的影响 42

(一)王实甫的生平和作品 44

三、王实甫 44

(二)《西厢记》故事创作源流 46

1.元稹的《莺莺传》 46

2.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47

3.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47

(三)《西厢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49

1.《西厢记》的主题思想 49

2.崔莺莺的形象 50

3.张生的形象 54

4.红娘的形象 55

5.老夫人的形象 56

(四)《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57

1.《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58

3.《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59

2.《西厢记》的艺术结构 59

4.《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62

(五)《西厢记》的影响 64

四、元代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67

(一)白朴 67

1.白朴的生平和作品 67

2.《墙头马上》 69

3.《梧桐雨》 72

(二)马致远 73

1.马致远的生平和作品 73

2.《汉宫秋》 74

3.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77

(三)高文秀 康进之 纪君祥 李潜夫 郑廷玉 81

1.高文秀和他的《双献头》 81

2.康进之和他的《李逵负荆》 83

3.纪君祥和他的《赵氏孤儿》 85

4.李潜夫和他的《灰阑记》 88

5.郑廷玉和他的《看钱奴》 90

(四)杨显之 石君宝 尚仲贤 李好古 李文蔚等 93

1.杨显之和他的《潇湘夜雨》 93

2.石君宝和他的《秋胡戏妻》 96

3.尚仲贤和他的《柳毅传书》 99

4.李好古和他的《张生煮海》 101

5.李文蔚等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103

五、元代后期杂剧作家 105

(一)杂剧的南移和衰微 105

(二)郑光祖 108

1.郑光祖的生平和作品 108

2.《倩女离魂》 109

3.《王粲登楼》 113

1.宫天挺和他的《范张鸡黍》 115

(三)宫天挺、秦简夫和元代后期其他杂剧作家 115

2.秦简夫和他的《东堂老》 118

3.元代后期其他杂剧作家 121

(四)无名氏的杂剧 123

1.无名氏杂剧概况 123

2.《陈州粜米》 126

六、元代南戏 130

(一)南戏的兴起 130

1.南戏的产生和发展 130

2.南戏的体制 132

(二)“四大传奇”:《荆》、《刘》、《拜》、《杀》 133

1.《荆钗记》 133

2.《白兔记》 135

3.《拜月亭记》 137

4.《杀狗记》 140

(三)高明的《琵琶记》 142

1.高明的生平和作品 142

2.《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143

3.《琵琶记》的结构布局和语言艺术 148

七、元代散曲 152

(一)元代散曲的形成 152

1.元代散曲的兴起和发展 152

2.散曲的体制 154

(二)元代前期散曲作家 156

1.关汉卿 马致远 156

2.卢挚 姚燧 161

3.王和卿 杜仁杰 164

(三)元代后期散曲作家 167

1.张养浩 167

2.张可久 乔吉 170

3.贯云石 徐再思 薛昂夫 177

4.睢景臣 刘时中 180

八、元代诗文 184

(一)元代诗文特点 184

1.元代诗歌特点 184

2.元代散文特点 187

(二)元代前期诗文作家 188

1.耶律楚材 188

2.刘因 191

3.赵孟頫 193

(三)元代后期诗文作家 195

1.虞集 195

2.萨教剌 198

3.杨维桢 王冕 200

九、结语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