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态学原理 第3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儒泳(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0301389X
  • 页数:6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曾于1986年和1992年出版过第一版和第二版,前两版在全国都引起了较好的反响,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其选为教材使用,港台地区更将其推荐为公众阅读的十本大陆图书之一,在一些与汉语有关的国家如韩国等也引起关注。 《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主要有如下特色: 1.第三版时秉承了前两版的编写体系和风格,仍以介绍动物生态学基本原理为主,开篇即在绪论中讨论了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范围以及发展简史:然后按照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展开介绍有机体(个体)、种群,种间相互作用、群落,生态系统,大尺度生态学等,最后介绍应用生态学。 2.第三版与前两版相比,在内容上也做了许多增补与调整,其中一个主要表现是在讲述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与人类社会需要的密切结合,这也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新增加第11章“大尺度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两部分);第12章“应用生态学”中新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系统管理三节等。 3 第三版更加注重知识的更新以及权威性。生态学本身就是一门蓬勃发展的科学,随着人类对生态学研究的日益重视,这种发展趋势还在加快;而且生态学事身也包含了许多分支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

一、生态学与人类生存的环境 3

二、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5

三、生态学的发展史 8

四、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13

五、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4

第二章 有机体与环境(一) 19

第一节 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21

一、环境 21

二、生态因子及其分类 21

三、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特点 22

四、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耐受限度 23

五、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25

六、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27

七、适应组合 28

八、生态位 29

第二节 温度及其生态作用 30

一、地球上环境温度的分布及其变化 31

二、动物对低温和高温的耐受极限 35

三、温度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40

四、动物热能代谢的类型和体温调节的特点 46

五、动物对低温环境和高温环境的适应 51

六、个体大小与尺度问题 60

七、温度与动物的行为 62

八、温度与动物的地理分布 65

九、温度与动物的数量变动 68

十、热污染 69

第三节 水分的生态作用 70

一、陆地环境中水的分布 70

二、水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72

三、水生动物的水盐代谢和渗透压调节 81

第三章 有机体与环境(二) 89

第一节 光和辐射 91

一、光、辐射的一般意义 91

二、光照周期与动物的季节节律 93

三、光与动物的昼夜节 律 95

四、月周期或潮汐周期 99

第二节 大气和水环境 99

一、气体代谢与大气、水环境中的氧 99

二、水中溶解的其他气体 103

三、pH值及其在水生动物生活中的作用 103

四、水的物理性质对水生动物生活的意义 104

五、水体的基底性质和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105

六、空气的流动——风 106

七、水流 108

八、火的生态作用 109

第三节 土壤和基底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 110

一、土壤的一般意义 110

二、土壤的化学性质对于土栖动物的意义 111

三、土壤的结构及其机械组成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112

四、土壤的湿度及通气性能土壤动物的意义 113

第四节 气候对动物的综合影响 114

一、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共同作用 114

二、大气候和小气候 117

三、物候学与生态学 118

第四章 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 121

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概念 123

一、生物因子的特点 123

二、种群的定义 124

三、种群生物学和种群生态学 124

四、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126

五、研究种群生态学的意义 126

第二节 种群的数量统计 127

一、绝对密度测定 128

二、相对密度测定 137

第三节 种群统计学 139

一、种群的基本参数 139

二、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141

三、生命表 146

四、内禀增长能力 156

第四节 种群的空间格局 161

一、种群的空间分布型 161

二、空间尺度和种群的空间结构 164

三、空间异质性与集合种群 167

四、空间生态学 169

第五章 种群增长 171

第一节 种群增长模型 173

一、种群的离散增长模型(差分方程) 174

二、种群的连续增长模型(微分方程) 178

三、实验种群和野外种群的证据 185

四、具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 190

五、具年龄结构的种群增长模型(Leslie矩阵) 193

六、种群增长的随机模型 198

七、植物种群模型 199

第二节 自然种群数量变动 200

一、种群数量的季节 消长 200

二、种群数量的不规则波动和周期性波动 202

三、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212

四、生态入侵 213

第三节 种群调节 214

一、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因素 214

二、气候因素 215

三、种间因素 217

四、食物因素 218

五、种内调节 219

六、种群调节理论的新进展 224

第六章 种群遗传与进化生态学 229

第一节 种群的遗传和进化概述 232

一、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232

二、变异和遗传漂变 232

三、自然选择模型 233

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236

五、自然选择的类型 237

六、物种形成 237

第二节 影响自然选择的生态因素 239

一、引起选择压力变化的空间因素 240

二、引起选择压力变化的时间因素 241

三、密度制约性与自然选择 242

四、r-选择和k-选择 243

五、具有年龄结构种群的进化 245

六、协同进化 246

第七章 行为生态学 247

第一节 行为生态学概况 249

一、行为生态学的发展 249

二、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49

三、行为生态学研究方法 250

四、行为生态学思想 252

第二节 觅食行为和栖息地选择 259

一、最佳食谱的选择 260

二、营养对动物觅食的制约 260

三、食物运输中的“经济学” 261

四、对食物的处理 263

五、取食与危险之间的权衡 264

六、反捕食对策 265

七、栖息地选择 271

八、迁移和扩散 272

第三节 社群行为 273

一、婚配行为和双亲行为 273

二、竞争行为 281

三、利它行为 288

四、社会组织和集群生活 304

第四节 动物的通讯 314

一、动物的通讯方式 314

二、通讯与生态条件 316

三、动物通讯的进化 316

第八章 种群间相互作用 319

第一节 种间竞争 322

一、种间竞争的典型实例 322

二、竞争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324

三、似然竞争 324

四、洛特卡-沃尔泰勒(Lotka-Volterrn)模型 326

五、实验种群的竞争 332

六、自然种群的竞争和生态位分比 334

七、斑块环境中的种间竞争与共存 338

八、竞争与进化 344

九、Tilman模型 345

第二节 捕食与被食 348

一、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 348

二、捕食策略和功能反应 350

三、捕食者与被食者种群相互动态的数学模型 354

四、实验种群研究 359

五、野外研究 359

第三节 食草作用 361

一、植物和食草动物的相互适应 361

二、食草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及植物与食草动物的种群动态 365

三、植物——食草动物系统的分类 368

第四节 寄生物和宿主 371

一、寄生物类型 371

二、寄生物和宿主的相互适应 372

三、寄生物和宿主种群数量的相互动态 373

四、微寄生物传染病模型 375

五、寄主—寄生物协同进化 378

第五节 互利共生 379

一、仅表现在行为上的互利共生 379

二、包括种植和饲养的互利共生 380

三、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互利共生 380

四、动物消化道中的互利共生 380

五、高等植物与真菌的互利共生——菌根 381

六、生活于动物组织或细胞内的共生体 381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 383

第一节 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85

一、群落的概念及其产生 385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386

三、群落结构的松散性和边界的模糊性 386

第二节 群落的结构和成分 386

一、群落的外貌和生长型 387

二、垂直结构 389

三、水平格局 391

四、时间格局 392

五、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393

第三节 物种多样性 394

一、群落中物种——多度分布 394

二、多样性指数的测定 398

三、一些多样性等级的实例 401

四、决定多样性等级的因素 402

第四节 种间关连、相似性和排序 404

一、有关群落性质的两种观点 404

二、种间关连的测定方法 405

三、相似性系数 408

四、群落的排序 410

第五节 群落的演替 417

一、演替的概念及其产生 417

二、群落演替的实例 418

三、演替的分类 420

四、关于群落演替的顶极问题 422

五、群落的周期性“演替” 423

六、经典的和个体论的演替观 424

第六节 形成群落结构的因素 426

一、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426

二、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429

三、岛屿与群落结构 430

四、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433

五、干扰与群落结构和动态 433

六、空间异质性与多样性 436

七、平衡说和非平衡说 436

第七节 世界上的主要生物群系 439

一、陆地生物群落 439

二、淡水生物群落 446

三、海洋生物群落 446

四、湿地 447

第十章 生态系统 449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451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意义 451

二、系统与反馈 452

三、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454

四、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 457

五、生态系统中的同资源种团 459

六、下行控制或上行控制 461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462

一、生产力的基本概念 462

二、一个最适条件下初级生产的效率估计 463

三、全球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463

四、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变化 466

五、决定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 469

六、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474

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475

一、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475

二、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476

三、食物链能流和生态锥体 476

四、生态效率 478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480

一、分解过程的性质 480

二、分解者生物 481

三、资源质量 483

四、理化环境对分解的影响 484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487

一、淡水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487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489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490

四、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491

五、不同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494

第六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 495

一、水循环 495

二、气体型循环 498

三、沉积型循环 503

四、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收支 506

五、再循环途径和循环指数 508

第七节 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09

一、稳定性的概念 510

二、对复杂性与稳定性关系的各种观点 511

第八节 生态系统的发育 512

第十一章 大尺度生态学 515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 517

一、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517

二、景观结构 517

三、景观功能 521

四、景观结构的起源和演变 522

五、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 523

第二节 全球生态学 524

一、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生态影响 524

二、人类活动与全球氮循环 526

三、全球土地利用格局与生物多样性 528

四、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气候变暖 529

五、全球生态学研究与工具 531

第十二章 应用生态学 533

第一节 有益生物种群的产量 535

一、逻辑谛模型 535

二、动态库模型 541

三、补充量与亲体量的关系 544

四、最大持续产量与环境变化 547

第二节 有害动物的防治与管理 548

一、消灭种群问题 549

二、控制数量问题 552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育 559

一、生物多样性价值 559

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560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561

四、生物多样性研究 563

五、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对策 565

第四节 生态系统服务 568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和意义 568

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568

三、生态系统服务项目内容 569

四、生态系统服务服务的价值比较 571

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计的重要意义 574

第五节 生态系统管理 575

一、生态系统管理定义 575

二、进行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因 575

三、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575

四、生态系统管理与人类地位的双重性 576

五、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持续力 576

六、生态学是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基础 576

七、可适应的生态系统管理 577

参考文献 579

英文名词索引 594

中文名词索引 608

有关网址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