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气污染特点及控制对策 1
1.1 大气污染 1
1.1.1 大气污染的概念 1
1.1.2 大气污染源 2
1.1.3 大气污染类型 2
1.1.4 大气污染物 3
1.2 发达国家大气污染概况及特点 6
1.3 我国大气污染概况及特点 8
1.4 发达国家大气污染控制的经验及趋势 12
1.4.1 英国的大气污染防冶措施 12
1.4.2 美国的大气污染控制经验及趋势 16
1.4.3 日本的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22
1.5 我国大气污染对策及战略 26
1.5.1 行政对策 26
1.5.2 经济对策 28
1.5.3 技术对策 28
第2章 大气环境法律法规 30
2.1 大气环境法律法规 30
2.1.1 国外大气污染控制法的发展史 30
2.1.2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 32
2.1.3 大气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 34
2.2 环境标准 49
2.2.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50
2.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54
2.2.3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 79
第3章 大气环境管理概论 103
3.1 大气环境管理 103
3.1.1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103
3.1.2 环境管理概念的发展 104
3.1.3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109
3.2 我国大气环境管理历程 115
3.2.1 起步阶段(1972-1978年) 115
3.2.2 开拓阶段(1979-1991年) 116
3.2.3 发展阶段(1992-) 120
3.3 大气环境管理措施 122
3.3.1 大气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 122
3.3.2 大气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 124
3.4 大气环境保护战略 143
3.4.1 大气环境保护战略概述 143
3.4.2 大气环境保护战略的制定及实施 148
第4章 能源与环境 152
4.1 能源利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53
4.1.1 能源利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53
4.1.2 大气污染的影响 153
4.2 世界能源状况 158
4.2.1 化石燃料 158
4.2.2 核电 160
4.2.3 风力发电 162
4.3 我国能源状况 164
4.3.1 一次能源资源 166
4.3.2 可再生能源 170
4.4 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 174
4.4.1 提高水电比重 175
4.4.2 扩大天然气消费份额 176
4.4.3 共享国际油气资源、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 177
4.4.4 发展洁净煤技术 180
4.4.5 加快研制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181
4.4.6 建立节能型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 184
第5章 大气污染物的转化扩散及计算 185
5.1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 185
5.1.1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85
5.1.2 空气污染物中的化学反应 186
5.2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 192
5.2.1 气象基础知识 192
5.2.2 大气扩散基本理论 206
5.3 大气扩散模式及计算 208
5.3.1 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 208
5.3.2 线源扩散模式 212
5.3.3 面源扩散模式 213
5.3.4 丘陵、山区扩散模式 217
5.3.5 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219
5.3.6 大气稳定度分级及扩散参数确定 221
5.3.7 烟囱高度设计计算 227
第6章 大气污染控制常用基础数据及其计算 230
6.1 空气的物理性质 230
6.2 水的平衡基础数据 232
6.3 溶解度 234
6.3.1 溶解度 234
6.3.2 气体溶解度与压力 237
6.4 扩散系数 239
6.4.1 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239
6.4.2 扩散系统 240
6.5 气体的物理特性及基础数据 244
6.5.1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244
6.5.2 气体定律 247
6.5.3 气体的温度 249
6.5.4 气体的压力 249
6.5.5 气体的湿度 252
6.5.6 气体的密度 254
6.5.7 气体体积换算 255
6.5.8 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256
6.5.9 气体的粘滞性 257
6.5.10 气体的热容及定压热容 259
6.6 颗粒污染物控制常用的物理特性及数据 261
6.6.1 密度 261
6.6.2 粉尘粒径 261
6.6.3 粒径分布 264
6.6.4 粉尘的比表面积 271
6.6.5 粉尘的浸润性 272
6.6.6 粉尘的荷电性及导电性 273
6.6.7 粉尘的粘附性 274
6.6.8 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 274
6.6.9 自燃性和爆炸性 275
6.6.10 磨损性 276
6.6.11 光学特性 277
参考文献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