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冠心病 3
诊疗常识 3
一、冠心病发病机理 3
(一)病因及易患因素 3
(二)病理 5
(三)病理生理 6
(四)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7
(一)临床分型 10
二、冠心病临床表现 10
(二)症状与体征 11
(三)辅助检查 15
(四)并发症 18
三、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
(一)诊断 20
(二)鉴别诊断 21
四、冠心病的治疗 22
(一)药物治疗 22
(二)介入治疗 25
(三)外科治疗 26
(四)中医治疗 26
自诊自查 28
一、冠心病的好发人群 28
二、冠心病发病危险的评估 30
三、警惕冠心病的早期表现 31
(一)警惕心绞痛 31
(二)警惕心肌梗塞 32
(三)警惕心脏性猝死 33
调养方法 34
一、调养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与意义 34
二、日常生活与冠心病的调养 36
(一)居住环境与气候 36
(二)生活起居 37
(三)睡眠 39
(四)性生活 40
(五)旅游 43
(六)职业与工作 44
(七)生活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46
三、精神心理冠心病的调养 52
(一)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52
(二)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 54
(三)心理调适 54
四、运动与冠心病的调养 55
(一)运动的作用 55
(二)运动处方 57
(三)运动注意事项 62
五、饮食与冠心病的调养 64
(一)饮食的重要性 64
(二)饮食原则 66
(三)饮食调养方法 71
中篇 高血压病 93
诊疗常识 93
一、高血压的发病机理 93
(一)易患因素 93
(二)发病机制 98
(三)病理生理 100
(四)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101
二、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102
(一)症状与体征 102
(二)辅助检查 105
(三)并发症 108
三、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11
(一)诊断 111
(二)鉴别诊断 115
四、高血压病的治疗常识 117
(一)治疗方法 117
(二)中医治疗 123
(三)注意事项 124
自诊自查 126
一、高血压病的好发人群 126
二、高血压病的早期表现 127
三、警惕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128
一、调养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与意义 130
调养方法 130
二、日常生活与高血压病的调养 135
(一)居室环境 135
(二)生活起居 138
(三)性生活 149
(四)工作 151
(五)旅游 151
(六)戒烟 152
(一)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154
三、精神心理与高血压病的调养 154
(二)精神心理的自我调节 157
四、运动与高血压病的调养 161
(一)运动的影响 161
(二)运动方法 162
五、饮食与高血压病的调养 168
(一)饮食的影响 168
(二)饮食原则 169
(三)饮食调养方法 172
(二)发病原因 199
(一)临床分型 199
下篇 糖尿病 199
一、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99
诊疗常识 199
(三)病理生理 201
(四)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204
二、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205
(一)症状和体征 205
(二)实验室检查 209
(三)并发症 213
三、糖尿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16
(一)诊断 216
(二)鉴别诊断 216
四、糖尿病的治疗常识 219
(一)治法简介 219
(二)注意事项 227
(一)易患人群 229
一、糖尿病的易患人群与征兆 229
自诊自查 229
(二)征兆 230
二、糖尿病的监测 231
(一)体重的监测 231
(二)病情的监测 232
调养方法 235
一、调养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和意义 235
二、日常生活与糖尿病的调养 237
(一)居室环境 237
(二)生活起居 237
(三)睡眠 239
(四)性生活 240
(五)工作 240
(六)旅游 241
三、精神心理与糖尿病的调养 242
(一)精神心理的影响 242
(三)精神心理的自我调节 243
(二)常见精神心理问题 243
四、运动与糖尿病的调养 247
(一)运动的影响 247
(二)运动方式 251
五、饮食与糖尿病的调养 257
(一)控制饮食 257
(二)饮食原则 259
(三)饮食调养方法 263
(二)他人推拿法 283
六、家庭按摩 283
(一)自我推拿法 283
七、保健器材的运用 284
(一)体针 285
(二)电针疗法 285
(三)耳针 285
(四)皮肤针 286
(五)灸法 286
参考文献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