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法专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春华主编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1518439
  • 页数:705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 民事证据法研究之意义 2

二、 民事证据和证据法的基础概念 12

三、 《民事证据规定》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0

四、 本书的结构体系 25

第一章 证明对象 27

一、 证明对象的范围 28

二、 证明对象的内容 40

三、 免予证明的事项 48

第二章 举证责任 56

一、 概述 56

二、 举证责任的内涵 59

三、 举证责任的分配 62

四、 司法实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71

五、 适用举证责任审羊案件的一个实例 75

第三章 审理集中化与证据适时提出主义 83

一、 审理集中化之探讨 84

二、 审理集中主义之立法例 87

三、 我国民事审理集中化之设想 95

第四章 证据调查 108

一、 证据调查之界定 109

二、 当事人收集证据与法院查证 119

三、 民事证据保全 129

四、 拒证与伪证之制裁 137

第五章 质证 143

一、 质证问题的再思考 143

二、 质证的构成要素分析 145

三、 质证的询问 154

第六章 认定证据 168

一、 认定证据的界定 169

二、 甸国认定证据制度的程序理念 177

三、 认定证据的模式 186

四、 认定证据的规则 194

第七章 民事证明标准 200

一、 民事证明标准一般理论 201

二、 两大法系证明标准简述 207

三、 提供证据责任的证明标准 213

四、 说服责任的证明标准 216

第八章 自由心证与法定证据 222

一、 引言 222

二、 从法定证据到自由心证 226

三、 从秘密心证到公开心证 241

四、 自由心证之中国命运 249

第九章 证据的自由裁量 265

一、 基本理论之述评 265

二、 中国现状之反思 277

三、 具体运用之分析 280

第十章 推定 293

一、 概述 293

二、 推定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306

三、 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 312

四、 推定的适用 319

第十一章 司法认知 323

一、 概述 323

二、 司法认知的范围 327

三、 司法认知的程序 335

第十二章 书证 340

一、 书证的功能 340

二、 书证内涵的审视 346

三、 书证证据的效力规则 354

四、 书证证据的程序规则 360

五、 完善我国书证立法的思考 366

一、 当事人陈述的性质 368

第十三章 当事人陈述 368

二、 当事人陈述的功能 372

三、 民事诉讼程序模式对当事人陈述制度之影响 378

四、 自认的性质 382

五、 自认的法理基础 385

六、 自认的分类 389

七、 自认的对象 394

八、 自认的效力 397

第十四章 证人证言 406

一、 证人证言的意义与特性 406

三、 民事证言拒绝权的理论与实践 426

四、 我国民事证人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435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鉴定制度 444

第十五章 司法鉴定 444

二、 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制度 456

三、 完善我国鉴定制度的几点思考 460

第十六章 专家证人 469

一、 专家证人的扩张与限制:审判权与技术权的矛盾运动 469

二、 专家证人的限制与特点 473

三、 专家证人制度机理与我国鉴定制度重构的基本思路 495

第十七章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 497

一、 概述 497

二、 电子证据 506

三、 测谎证据 514

四、 结语:科技的偏执与法律的理性 519

第十八章 证据与裁判 521

一、 良性裁判的机能阐释 522

二、 良性裁判的机能体现在证据上的要求 527

三、 我国裁判制度的现状观察 530

四、 我国裁判制度的理性反思及前景展望 534

一、 证据法经济学的前进与模型 545

第十九章 证据法的经济分析 545

二、 证明责任:公力救济的博弈 554

三、 证明标准带来的证据黑市激励与制约 564

第二十章 英国民事证据制度 573

一、 证据法及其渊源 573

二、 证明责任 575

三、 证据种类 580

四、 证人和证人资格 583

五、 证人作证 588

六、 询问证人 593

七、 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596

八、 证据开示 599

九、 标准开示和特定开示 607

十、 诉前开示和对诉讼外第三人的开示 614

十一、 书证开示后的运用与未开示书证之后果 619

十二、 证据排除规则 622

第二十一章 美国民事证据法 628

一、 概述 628

二、 证据的相关性与可采性 632

三、 特权 633

四、 证人 638

五、 传闻规则 644

六、 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650

七、 发现程序 653

八、 美国届事证据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657

第二十二章 澳大利亚民事证据法 660

一、 澳大利亚证据法的发展与改革 660

二、 《1995年证据法》的特点和修改 663

三、 证据规则之一:提出证据 671

四、 证据规则之二:证据的可采性 678

五、 证据规则之三:证明 689

附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693

二、 民事证人权利义务的比较法考察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