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83
第三部 化学反应动力学 483
第十五章 化学振荡 485
§15.1 引言 485
§15.2 BZ反应的实验事实 487
§15.3 BZ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489
§15.4 振荡行为 491
§15.5 俄勒岗器的简化模型 497
§15.6 BZ反应的脉冲群现象 501
§15.7 BR反应 507
§15.8 化学振荡的三个必要条件 511
§15.9 亚氯酸盐振荡反应器 517
§15.10 非亚氯酸盐类新振荡器 524
§15.11 探索新振荡器的方法简介 528
§15.12 生物体内有无化学振荡 529
§15.13 生物体与环境的力-流关系 531
§15.14 定态的稳定性 533
§15.15 超前抑制和滞后活化 534
§15.16 双稳态的刺激和转化 535
§15.17 糖酵解振荡 537
§15.18 微生物反应的振荡 542
第十五章 参考文献 545
第十六章 分子束和反应动态学 548
§16.1 宏观和微观动力学 548
16.1.1 化学反应的不同层次 548
16.1.2 宏观速度常数和Arrhenius公式 549
16.1.3 动力学和热力学 550
16.1.4 反应截面 552
16.1.5 微观可逆性原理 556
16.1.6 从微观动力学到宏观动力学 559
§16.2 分子束技术 561
16.2.1 分子束装置和性质 561
16.2.2 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564
16.2.3 反应性散射 565
16.2.4 实验室坐标系和质心坐标系的变换 566
§16.3 位能面 567
16.3.1 双原子体系的位能曲线及其力能性质 568
16.3.2 三原子体系的位能面 569
16.3.3 位能面的性质 571
16.3.4 LEPS位能面 577
16.3.5 BEBO位能面 583
§16.4 分子碰撞动态学 585
16.4.1 双粒子经典弹性碰撞的运动方程 585
16.4.2 轨线偏转函数 588
16.4.3 弹性散射截面 589
16.4.4 反应几率——不透明函数 592
16.4.5 反应截面与阈能 593
16.4.6 Monte Carlo经典轨线法 594
16.4.7 轨线法计算的一些结果 598
§16.5 反应速度的统计理论 601
16.5.1 过渡态理论的基本假定 602
16.5.2 过渡态理论的基本公式 603
16.5.3 活化参量和Arrhenius参量 605
16.5.4 活化熵和等动力学关系式 607
16.5.5 活化络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610
16.6.1 相空间理论和信息论处理 613
§16.6 态-态反应 613
16.6.2 平动能对态-态反应的影响 616
16.6.3 振动能态对态-态反应的影响 618
16.6.4 各种能态对态-态反应的影响 621
第十六章 参考文献 622
第十七章 溶液中的反应动力学 625
§17.1 溶液中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 625
17.1.1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625
17.1.2 过渡态理论对液相反应的应用 627
§17.2 溶液中的催化作用 630
17.2.1 催化作用 630
17.2.2 水溶液中的催化作用 631
17.2.3 四氯化碳溶液中的催化作用 634
§17.3 硫酸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机理 635
17.3.1 硫酸溶液的酸度函数和有机物的活度系数 635
1.7.3.2 硫酸介质中反应机理的判别 637
17.3.3 硫酸溶液中的复杂电离和水解反应 640
17.3.4 芳烃在硫酸溶液中的硝化反应 642
17.3.5 芳烃在硫酸溶液中的磺化反应 644
§17.4 二甲亚砜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645
17.4.1 迁移焓、迁移熵、迁移自由能和迁移活度系数 645
17.4.2 DMSO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反应 647
17.4.3 二甲亚砜溶液中反应速度和迁移函数的关系 649
17.4.4 从DMSO溶液中反应速度和酸度函数的关系探索反应机理 651
§17.5 化学动力学介质效应的静电理论 654
17.5.1 介质效应的简单静电理论 654
17.5.2 Kiskwood理论 656
17.5.3 Hiromi理论 658
17.5.4 动力学介质效应的有效溶剂场模型 662
17.5.5 介质效应静电理论在计算活化参量上的应用 663
§17.6 动力学盐效应 670
17.6.1 动力学盐效应的Br?nsted方程 670
17.6.2 动力学盐效应的定标粒子理论模型 672
§17.7 线性自由能关系 678
17.7.1 LFER的性质和典型方程 679
17.7.2 Hammett方程 681
17.7.3 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Hammett方程 686
17.7.4 LFER的局限性 692
第十七章 参考文献 693
第十八章 单分子反应及其理论 696
§18.1 单分子反应 696
18.1.1 单分子反应的类型 696
18.1.2 单分子热反应中分子活化和去活化 698
18.1.3 多、双原子分子的热解离 700
18.2.1 Lindemann机理 702
§18.2 Linaemann机理及其实验检验 702
18.2.2 实验检验 704
§18.3 单分子反应理论 710
18.3.1 单分子反应的RRKM理论 711
18.3.2 RRKM理论的检验 714
18.3.3 过渡态的选择及RRKM理论的扩展 720
18.3.4 单分子反应的统计模式 723
§18.4 单分子反应中的随机过程 734
18.4.1 论单分子反应中随机过程的性质 734
18.4.2 CHsNC热异构化反应中的随机过程 736
18.4.3 单分子过程中的能量随机化 738
18.4.4 生成物状态的随机化 740
18.4.5 RRKM理论的随机模式 742
§18.5 非热单分子反应 744
18.5.1 光化学单分子反应 744
18.5.2 激光光化学单分子反应 756
第十八章 参考文献 766
第十九章 化学反应量子理论 772
§19.1 绪言 772
§19.2 反应位能面 773
19.2.1 三电子体系London方程 773
19.2.2 LEPS位能面 775
19.2.3 位能面解析例 780
§19.3 化学反应的对称性规律 788
19.3.1 Bader-Pearson微扰法 789
19.3.2 单分子反应 791
19.3.3 双分子反应 794
§19.4 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 797
19.4.1 何谓IRC 797
19.4.2 IRC方程及其解的性质 799
19.4.3 反应路解析学 808
§19.5 位能面上的分子动力学 812
19.5.1 IRC上的动力学性质 812
19.5.2 位能面上的动力学性质 816
19.6.1 一级微扰能公式 823
§19.6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微扰处理 823
19.6.2 分子内微扰 825
19.6.3 分子间微扰 827
§19.7 有机共轭分子的稳定性与反应活性 829
19.7.1 相对稳定性的PMO法估算 829
19.7.2 反应性指标法 830
19.7.3 各种反应性指标的比较 837
第十九章 参考文献 840
第二十章 动态立体化学与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841
§20.1 导论 841
§20.2 立体异构现象的分类 844
§20.3 对称性和群的基本概念 845
20.3.1 对称操作和对称要素 846
20.3.2 群的定义和性质 848
20.3.3 群的表示 850
20.3.4 点对称性、点群 853
20.3.5 不可约表示 856
§20.4 手性及分子对称性 860
§20.5 对映异构体的实验判别 862
§20.6 手性分子的结构 865
20.6.1 不对称原子 865
20.6.2 无不对称原子的分子手性 867
20.6.3 手性的要素 870
§20.7 主体选择性及立体特征性 872
§20.8 动态立体化学的动力学及热力学控制和Curtin-Hammett原理 873
§20.9 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催化 875
§20.10 对映选择步骤的反应物及生成物控制 877
§20.11 不对称合成的成功实例之一 879
§20.12 立体特征性反应 881
§20.13 立体化学和反应机理 884
§20.14 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 886
20.14.1 双分子亲核取代(SN2)反应 887
20.14.2 单分子亲核取代(SN1)反应 892
20.15.1 E1消除反应 902
§20.15 消除反应 902
20.15.2 E1cb消除反应 904
20.15.3 E2消除反应 905
20.15.4 热消除反应. 912
20.15.5 1,3-消除反应 914
20.15.6 α-消除反应. 918
§20.16 双键的亲电加成 921
§20.17 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929
20.17.1 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 929
20.17.2 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930
§20.18 旋光性机理的初步分析 935
第二十章 参考文献 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