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动力开发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东莞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国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2612129
  • 页数:326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动力探求——对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原因的追索 1

一、时代的呼唤 4

二、理论寻根 9

三、有关研究现状 16

四、论文研究思路 17

第一章 军事人才成长动力的本质与作用 20

一、军事人才成长动力的本质 21

(一)动力概念的确定性涵义和开放性品格 21

(二)从效用功能的视角认识动力属性 26

(三)在能动和受动的统一之中把握动力本质 29

二、军事人才成长动力的范畴 35

(一)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 36

(二)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 40

(三)个体动力与群体动力 45

(四)动力与阻力 48

三、军事人才成长动力的作用 55

(一)动力的直接作用 55

(二)动力的延伸作用 61

(三)动力要素的可逆性作用 63

第二章 军事人才成长动力的发生与形成 66

一、多重需要是军事人才成长动力发生的源泉 66

(一)需要多重复合与动力叠加放大 70

(二)需要上升趋势与动力递增规律 73

(三)需要的合理性与动力的有效度 79

二、军事活动是军事人才成长动力形成的平台 86

(一)军事活动首先是军事人才的一种直接需要 87

(二)军事活动是军事人才动力作用的中介 90

(三)军事活动塑造了军事人才的主要内在品质 94

(四)军事活动不断创造着军事人才新的需要 98

三、时势环境是军事人才成长动力形成的深厚背景 104

(一)时代变革与社会革命把军事人才推向历史的波峰 106

(二)军事革命形势促进军事人才创造性动力的形成 110

(三)安全环境和国防政策影响军事人才献身报国的动力 115

第三章 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动力的系统结构模型 120

一、动力基础系统 120

(一)强烈的成才意识 121

(二)执著的爱国情怀 125

(三)浓厚的尚武精神 130

(一)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责任感 134

二、动力核心系统 134

(二)强军固防的历史使命感 138

(三)“打赢”高技术战争的现实紧迫感 142

三、动力发挥系统 146

(一)科技练兵活动 146

(二)军事理论建设 151

(三)现代战争实践 154

四、动力支持系统 157

(一)新时期军队道德建设 158

(二)与时俱进的军事教育 163

(三)保障良好的物质条件 166

第四章 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动力开发的指导原则 172

(一)军事人才需要的激发 173

一、激活动力源的原则 173

(二)军事人才需要的放大 175

(三)军事人才需要的提升 180

(四)军事人才需要的转化 182

二、注重早期开发的原则 184

(一)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尚武兴趣 185

(二)普遍开展系统的早期国防教育 186

(三)重视军旅生涯初期的动力开发 189

三、力求各尽所能的原则 191

(一)群体优化使人才各尽所能 193

(二)编制科学使人才各显其能 195

(三)制度合理使人才各展其能 197

四、提高动力韧性与强度的原则 200

(一)持久强劲的动力有利于军事人才的创造活动 201

(二)逆境成长有利于提高动力的韧性和强度 205

第五章 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动力开发的制度创新 211

一、通过培养制度创新 打造动力孕育工程 212

(一)形成人才主动发展机制 212

(二)建立人才动力支持的跟进模式 214

(三)探索人才成长整体驱动的路子 216

二、通过考核制度创新 提供正确动力导向 218

(一)加强考核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既发现人才又激励人才 218

(二)细化分解考核标准,发挥考核的动力导向作用 222

(三)充分尊重考核结果,形成人才动力索引系统 226

三、通过选用机制创新 促进动力充分发挥 228

(一)为年轻军事人才的脱颖而出破障开路 228

(二)为优秀军事人才的成长进步提供压力驱动 231

四、通过管理制度创新 保证动力强劲增长 237

(一)不断强化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 237

(二)正确运用惩戒的负向激励作用 243

(三)促进人才在流动中获得发展动力 247

(四)发挥收入分配对人才成长的致动作用 250

第六章 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动力开发的反求模式 257

一、以动力开发反求人才观念更新 258

(一)树立以能力本位牵引人才动力的观念 262

(二)树立不失时机激励人才动力的观念 262

(三)树立重点开发现有人才动力的观念 265

三、以动力开发反求素质教育工程 268

(一)通过知识总量的丰富来积累人才的创造势能 269

(二)通过知识结构的复合奠定人才的创造基础 272

(三)通过学习能力的培养保持人才的时代特征 275

三、以动力开发反求思想政治工作 279

(一)立足于思想觉悟的提高 280

(二)致力于精神氛围的营造 285

(三)着眼于主官素质的改善 289

四、以动力开发反求环境条件创设 292

(一)营造令人感奋的激励环境 293

(二)营造宽松宽容的创新环境 296

(三)营造前景广阔的发展环境 304

结束语 307

主要参考文献 310

后记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