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导言 1
第一章 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及其思想文化界 1
第一节经济基础与政治机制 2
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机制 3
第二节文化专制主义与闭关锁国政策 12
一、文化专制主义 12
二、西力东侵与闭关政策 19
第三节鸦片战争前的思想文化界 26
一、从实学到汉学 27
二、汉宋之间 30
三、今文经学的复兴 35
第二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 39
第一节经世致用思潮 39
一、衰恶的士林风气 39
二、经世派的崛起 41
三、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内容 43
一、社会批判思想 50
第二节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50
二、对封建王朝“衰世”的预言 51
三、经世致用、更法改制的思想 52
第三节林则徐的政治思想 59
一、经世致用与民本主义思想 60
二、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 63
三、开眼看世界的观点 66
第四节魏源的政治思想 67
一、经世改革主张 69
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77
一、从科场失意到开始“拜上帝” 84
第三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政治思想 84
第一节洪秀全的早期政治思想 84
二、“改邪归正”论的提出 87
三、“斩邪留正”思想的确立 89
第二节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体系 93
一、“奉天诛妖”的反清革命思想 93
二、创建地上“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96
三、太平天国对封建思想的批判 100
第三节洪仁玕及其《资政新篇》 107
一、洪仁玕《资政新篇》的提出 107
二、《资政新篇 》的主要内容 109
三、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113
第四章 洋务思潮 118
第一节洋务运动与洋务思潮 118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18
二、洋务派政治集团 121
三、早期维新派 124
四、洋务思潮的发动 126
第二节洋务思潮的共识 128
一、“古今之变局”论 128
二、“借法自强”论 130
三、“工商立国”论 131
四、“中体西用”论 134
第三节洋务思潮的论战与歧异 137
一、洋务论者与封建顽固派的论战 137
二、洋务论者的思想分歧 140
三、洋务思潮的分解 147
第五章 戊戌维新思潮 150
第一节戊戌维新思潮概论 150
一、戊戌维新思潮的成因及维新派的特点 150
二、维新思潮面面观 153
三、维新派与洋务派、顽固派的论战 156
四、戊戌政变后维新思想的深入发展 159
第二节康有为的政治思想 163
一、康有为政治思想的形成 163
二、托古改制,破旧立新 165
三、变法维新政纲 171
四、“大同”憧憬 175
第三节梁启超的政治思想 182
一、梁启超思想阅历概述 182
二、反专制,兴民权 183
三、宪政与法制 189
第四节谭嗣同的政治思想 193
一、晚清思想界的“彗星” 193
二、“冲决网罗”,抨击封建纲常 194
三、力主变法,倡扬“自立” 198
四、“彗星”之光——《仁学》 201
第五节严复的政治思想 211
一、译作《天演论》,倡导进化观 211
二、“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217
三、“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222
第一节从“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 229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29
第六章 义和团农民的政治思想 229
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及实质 232
三、“扫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234
第二节反帝爱国与笼统排外 235
一、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 235
二、笼统排外 238
第三节义和团与宗教迷信 239
一、宗教迷信思想的内容 239
二、宗教迷信思想的评说 242
一、民主革命思想勃兴的历史背最 246
第七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思想 246
第一节民主革命思想的兴起 246
二、民主革命思想的澎湃 251
第二节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 262
一、论战的由来及发展 262
二、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65
第三节孙中山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体系 273
一、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历程 274
二、三民主义学说 279
三、对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反动理论的批判 289
四、关于社会近代化建设的设想 292
第四节章太炎的政治思想 294
一、“排满”、反帝的民族主义思想 295
二、独特的民主共和思想 301
第五节宋教仁的政治思想 305
一、反帝爱国的民族主义思想 306
二、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宪政 309
三、关于责任内阁制的主张 311
第六节朱执信的政治思想 313
一、“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并行” 313
二、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 316
第一节清末民初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态势 320
第八章 清末民初社会思潮概论 320
第二节君主立宪思潮 322
一、君主立宪思潮的兴起 322
二、君主立宪救国论 325
三、国会政治论 326
四、责任内阁论 328
五、立宪虚君论 329
六、政党政治论 331
第三节进化论思潮 332
一、进化论的滥觞 332
二、《天演论》在20世纪初的影响 334
三、改良派对进化论的宣传 335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进化论 337
第四节国粹主义思潮 340
一、国粹主义思潮的兴起 340
二、反对专制“君学”及外国列强文化侵略 341
三、仿效西方文艺复兴,“复兴古学” 343
四、反对封建伦理纲常,提倡自由、平等和民权 346
五、“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 347
一、《新民丛报》与《民报》对无政府主义的介绍 349
第五节无政府主义思潮 349
二、《天义报》与无政府主义 351
三、《新世纪》与无政府主义 355
四、民国初期的无政府组织及思想主张 357
五、刘师复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359
第六节教育救国思想 361
一、清末教育救国论的勃兴 361
二、民初教育救国论的发展 364
三、对教育救国论的评价 367
第七节科学救国思潮 368
一、鸦片战争以来科学救国思想的递嬗轨迹 368
二、清末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 369
三、民初科学救国热潮 371
第八节实业救国思潮 374
一、清末新政与实业救国思潮 374
二、民初十年间实业救国思潮的内容 376
第九节妇女解放思潮 380
一、从太平天国到戊戌维新妇女解放运动的回顾 381
二、辛亥革命前十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妇女解放的 383
宣传 383
三、民初的妇女参政热潮 386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对社会主义的介绍 388
第十节社会主义思潮 388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社会主义的传播 390
第九章 新文化运动与历史的转折 398
第一节民初封建主义的泛滥 398
一、复辟帝制丑剧 399
二、尊古读经的复古逆流 400
第二节五四新文化运动 404
一、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演变 404
二、民主与科学 408
第三节时代的递转与历史的启示 415
后记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