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1
1.1 系统和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1
1.1.1 系统与数学模型 1
绪言 1
1.1.2 传递函数 2
1.1.3 耦合系统及其传递函数 3
1.2 线性系统的响应 4
1.2.1系统的加权函数和脉冲响应 4
1.2.2 系统的频率响应 6
1.3 传递函数的推广 6
1.3.1 多变量系统的传递函数 6
1.3.2 多元系统的传递函数 7
1.4.1 采样器和保持器 9
1.4 采样数据系统 9
1.4.2 Z传递函数 10
习题 11
2 房间的扰量 13
2.1 室外扰量 13
2.1.1 太阳及其视运动 13
2.1.2 太阳辐射强度 23
2.1.3 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率 30
2.1.4 太阳-空气综合温度 42
2.1.5 室外空气温度和标准天气象数据 44
2.1.6 标准年气象数据 47
2.2.1 室内环境和室内参数 50
2.2 房间的扰量和几个热量概念 50
2.2.2 房间的得热量、冷负荷和除热量 53
2.2.3 日射得热 56
2.2.4 人员得热 80
2.2.5 灯光得热 92
2.2.6 设备得热 101
2.3 连续扰量的分解 102
2.3.1 单位阶跃函数和斜坡函数 102
2.3.2 单位脉冲函数 104
2.3.3 单位矩形波函数和单位三角波函数 104
2.3.4 扰量函数的分解 106
习题 111
3.1.1 方程及定解条件 112
3 墙体热力系统 112
3.1 导热方程 112
3.1.2 定解问题的特点和齐次化 113
3.1.3 方程的求解 115
3.2 单层和多层均质墙体热力系统 116
3.2.1 单层均质墙体热力系统 116
3.2.2 对多层均质墙体的推广 118
3.2.3 空气边界层的传递矩阵 119
3.2.4 传递矩阵的基本性质 121
3.2.5 墙体系统的吸热和传热传递函数 126
3.3.1 稳定传热计算 128
3.3 稳定传热和表面放热系数 128
3.3.2 墙体的表面放热系数 129
习题 137
4 房间热力系统 138
4.1 房间热平衡方程 138
4.1.1 第i个内表面的热平衡方程 138
4.1.2 室内的特殊表面 140
4.1.3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145
4.1.4 房间热平衡方程组 147
4.1.5 典型房间和房间热平衡方程适用范围 149
4.2 房间热力系统的传递函数 151
4.2.1 房间热平衡方程的分解 151
4.2.2 房间的负荷传递函数 154
4.2.3 房间的室温传递函数 158
习题 159
5 空调设计负荷计算的谐波法 161
5.1 周期扰量下的墙体传热 161
5.1.1 墙体热力系统的频率响应 161
5.1.2 墙体传热量 162
5.1.3 半无限厚墙体 164
5.1.4 衰减度和延迟时间 168
5.2 冷负荷的频率响应——谐波反应法 176
5.2.1 周期条件下内表面的吸热和放热 177
5.2.2 房间的放热衰减和放热延迟 180
5.2.3 房间的冷负荷计算 183
5.3 谐波法的简化 187
5.3.1 墙体传热的当量温差 187
5.3.2 传导得热的负荷温差 189
5.3.3 负荷强度系数 194
5.3.4 例题 195
习题 198
6 空调负荷计算的反应系数法 201
6.1 任意扰量下的墙体传热 201
6.1.1 墙体热力系统的单位阶跃反应 202
6.1.2 墙体的单位三角波反应 207
6.1.4 周期性反应函数和反应系数 208
6.1.3 墙体反应系数 208
6.1.5 反应函数和反应系数的性质 211
6.1.6 墙体传热量计算 212
6.1.7 例题 214
6.2 房间反应系数和冷负荷 217
6.2.1 房间热平衡方程的时域表示 217
6.2.2 房间反应系数及其求解 220
6.2.3 房间的冷负荷计算 224
6.2.4 房间负荷反应系数的补充讨论 232
6.3 方法的简化和反应系数的改进 237
6.3.1 墙体反应系数的当量温差 237
6.3.3 房间负荷反应系数的公比 238
6.3.2 改进型墙体反应系数 238
习题 242
7 空调负荷计算的Z传递系数法 243
7.1 用Z传递系数计算墙体传热 243
7.1.1 三角脉冲保持器和墙体系统Z传递函数 243
7.1.2 墙体Z传递系统的求解 244
7.1.3 Z传递系数和反应系数的关系 246
7.1.4 传热量计算 247
7.1.5 Z传递系数的性质及计算例题 247
7.2 负荷传递系数和房间冷负荷 251
7.2.1 房间的负荷Z传递系数 251
7.2.2 负荷传递系数的求法 252
7.2.3 房间负荷传递系数的性质和意义 254
7.2.4 房间的冷负荷计算 256
7.2.5 例题 257
7.3 方法的简化和负荷传递系数的测定 263
7.3.1 方法的简化 263
7.3.2 负荷传递系数的归类和测定 265
习题 268
8 冷负荷系数法 269
8.1 冷负荷温差和冷负荷系数 269
8.1.1 冷负荷温差CLTD 269
8.1.2 冷负荷系数OLF 272
8.1.3 关于OLTD和OLF数值表的编制 275
8.2 我国的冷负荷系数法 276
8.2.1 房间类型和负荷传递系数 277
8.2.2 日射负荷计算 278
8.2.3 外围护结构传导负荷计算 280
8.2.4 室内热源得热形成的负荷 282
8.2.5 例题 282
习题 286
9 室温变动和房间除热量 288
9.1 室温反应系数和室温传递系数 288
9.1.1 室温反应系数的求解 288
9.1.2 房间蓄热量与室温传递系数 291
9.1.3 室温变动与房间除热量 292
9.2.1 非空调期的室温变动 293
9.2 间歇空调的预冷量和预冷时间 293
9.2.2 房间降温反应系数 297
9.2.3 预冷时间和预冷量 299
主要参考文献 301
附录1 时差表 303
附录2 太阳倾角表 305
附录3 我国主要城市的经纬度 307
附录4 计算太阳直、散射辐射强度的系数(ASHRAE) 308
附录5 地面反射率 309
附录6 表面吸收率 309
表6-1 各种材料的发射率 309
表7-1 单层窗玻璃的K值 310
表6-2 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热吸收率 310
附录7 窗户的传热系数和有效面积系数 310
表7-2 双层窗玻璃的K值 311
表7-3 窗户传热系数的修正值 311
表7-4 窗户有效面积系数 311
附录8 外遮阳系数计算用的常数值 312
附录9 窗玻璃和标准玻璃的太阳光学性能 314
表9-1 窗玻璃太阳光学性能测定数据汇总 314
表9-2 窗玻璃和标准玻璃的太阳光学性能(直射三率) 315
表9-3 窗玻璃遮阳系数SC的计算公式 315
附录10 内遮阳太阳光学性能及其组合体的遮阳系数和辐射比例 316
附录11 夏季(7月)中国各城市最大日射得热因素 317
附录12 室外空气温度计算用表 318
表12-1 模比系数 318
表12-2 空调冷负荷计算室外设计温度表 318
附录13 人员得热计算用表 319
表13-1 我国成年男子的散热、散湿量 319
表13-2 群集系数 320
附录14 家具墙类型数据 320
附录15 谐波法的计算用表 321
表15-1 围护结构的夏季热工指标 322
表15-1-1 外墙的夏季热工指标 322
表15-1-2 屋面的夏季热工指标 330
表15-1-3 内墙的夏季热工指标 337
表15-1-4 楼板的夏季热工指标 339
表15-2 墙体的负荷温差 344
表15-2-1 北京市墙体的负荷温差 344
表15-2-2 西安市墙体的负荷温差 352
表15-2-3 上海市墙体的负荷温差 360
表15-2-4 广州市墙体的负荷温差 368
表15-3 屋面的负荷温差 376
表15-3-1 北京市屋面的负荷温差 376
表15-3-2 西安市屋面的负荷温差 378
表15-3-3 上海市屋面的负荷温差 380
表15-3-4 广州市屋面的负荷温差 382
表15-5-1 北京市钢框单层玻璃窗的日射负荷强度系数 384
表15-5 透过窗玻璃的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系数 384
表15-5-2 西安市钢框单层玻璃窗的日射负荷强度系数 390
表15-5-3 上海市钢框单层玻璃窗的日射负荷强度系数 396
表15-5-4 广州市钢框单层玻璃窗的日射负荷强度系数 402
表15-6 人体显热散热的负荷强度系数 408
表15-7 照明散热的负荷强度系数 410
表15-8 设备、器具散热的负荷强度系数 412
附录16 房间的负荷反应系数及其公比 414
附录17 几种墙体构造的Z传递系数 415
附录18 房间的负荷传递系数 417
附录19 冷负荷系数法用室内热源得热的冷负荷系数OLFn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