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管仲、《管子》与稷下学宫 16
第一节 管仲其人 16
一、管仲之出身、家世及从政之前的主要经历 17
二、初涉政坛 21
三、为相之后 22
四、管仲成功原因新探 27
五、先秦诸子对管仲的评价 40
第二节 管仲与《管子》 43
第三节 《管子》与稷下学宫 49
第二章 《管子》的作者、编辑与版本流传 54
第一节 《管子》的作者与时代 54
一、历代对《管子》作者的看法 54
二、历代对管仲遗著说的质疑 56
三、当代学者对《管子》作者的看法 59
第二节 《管子》的编辑成书 64
一、管子书在先秦的流传情况 64
二、从刘向校书看《管子》的编辑成书 65
三、《管子》版本篇目重复原因推测 68
第三节 《管子》的版本流传与研究 69
一、唐代《管子》版本及研究情况 69
二、宋代《管子》版本及研究情况 70
三、明代《管子》版本及研究情况 71
四、清代《管子》版本及研究情况 74
五、现当代《管子》研究成果 75
第三章 《管子》中的道家思想 78
第一节 《管子》的学派归属 79
第二节 《管子》对天与天道的认识 91
一、《管子》之前对天的认识 91
二、《管子》对天的认识 92
三、《管子》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93
四、《管子》对“天道”的认识 94
第三节 道为万物之原 96
一、《管子》中道的基本特性 96
二、《管子》道的实存性 98
三、《管子》道的流变性 101
四、《管子》道的永恒性 103
第四节 《管子》中的道与德 105
第五节 《管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108
第四章 《管子》中的黄老思想 113
第一节 何谓黄老之学 114
第二节 《管子》中黄老之学的产生与渊源 116
一、黄老之学产生的思想文化渊源 116
二、黄老之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实条件 127
第三节 战国秦汉以来的黄老学者与著作 139
一、战国秦汉的黄老学者 139
二、战国秦汉以来的黄老之作 144
第四节 《管子》黄老之学的主要特征 158
一、万物之源,道为根本 158
二、静因之道,因任自然 162
三、道气相通,精气成论 166
四、顺应人性,以法治国 171
五、道法结合,崇尚法治 174
六、德法并重,礼法相用 177
第五节 黄老思想对老子道家的改造与对韩非法家的影响 183
一、黄老思想对老子道家的发展与改造 183
二、黄老之学对韩非法家的影响 185
第五章 《管子》中的法家思想 188
第一节 礼法兼重,德法并举 188
第二节 道法合流,法道统一 192
第三节 法者至道,治国根本 196
第四节 置法出令,令尊于君 199
第五节 以法制断,执法必严 201
第六章 《管子》中的儒家思想 205
第一节 《管子》的民本思想 205
一、《管子》的重民、爱民思想 207
二、《管子》的富民思想 208
三、《管子》的利民思想 211
四、《管子》的惠民思想 211
第二节 礼法并举,义利兼重 212
第三节 尊贤授德,察能授官 218
第七章 《管子》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223
第一节 《管子》之前阴阳与五行学说的历史考察 223
一、春秋时代的阴阳五行观念 223
二、《黄帝四经》中的阴阳五行观念 227
第二节 《管子》阴阳五行思想的主要内容 231
一、万物运动总规律 232
二、五行相生说 234
三、人与天调、万物一体的整体思维模式 238
四、《管子》中阴阳五行思想在儒道法各家思想中的渗透 242
第三节 《管子》阴阳五行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246
第八章 《管子》中的兵家思想 253
第一节 《兵法》等相关篇章的比较 254
第二节 《管子》对战争重要性的认识 260
一、战争是治国安邦、成就霸业的重要手段 261
二、兵事者,危物也,要慎重用兵 262
三、《管子》对战争性质的认识 263
第三节 《管子》的治军思想 267
一、富国强兵的战略思想 267
二、军政一体的军民组织形式 269
三、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271
四、选卒练士是建立具有战斗力军队的根本保证 273
五、赏罚分明,严以治军 275
第四节 作战指导思想 276
一、明于机数,用兵之大势也 276
二、遍知天下而无敌 278
三、战术上“释坚而攻虚” 280
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原则 282
第九章 《管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284
第一节 《管子》的“精气说”及其美学意义 284
第二节 《管子》的“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 291
一、静因之道的认知方法 292
二、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296
三、虚静说的美学意义 298
第三节 功利主义的审美观 305
第十章 《管子》的文体分类及其文学特征 313
第一节 《管子》的论说文体及其语言特点 314
一、论点明确,内容集中 316
二、多方论证,雄辩严密 318
三、巧用修辞,辞采多姿 326
第二节 《管子》中的记叙文体及其传记价值 336
一、因人成篇,记人为主 336
二、故事完整,情节生动 339
三、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342
四、手法多样,灵活多变 346
第三节 《管子》中的经解体及其特点 350
一、前经后解的《宙合》、《心术上》 351
二、《形势解》等经解体 356
第四节 《管子》中的问答体 358
第五节 《管子》中的其他文体 361
一、格言体 362
二、著述体的《幼官》等五篇 364
三、律令体的《法禁》 365
四、纲目体的《问》篇 365
主要参考文献 367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