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一九三七——一九四二) 1
第十一章 抗战文艺的动向 2
一 新的情势与新的组织 2
二 「文章下乡·文章人伍」 9
三 通俗文艺与大众化问题 17
四 「民族形式」的论争 22
五 思想斗争 28
六 创作趋向 35
第十二章 为祖国而歌 42
一 战声的传播 42
二 诗的主流 47
三 「七月诗丛」及其他 63
四 抒情与叙事 70
五 「诗的艺术」 78
一 战时城市生活种种 86
第十三章 战争与小说 86
二 变动中的乡镇与农村 96
三 新人与新事 107
四 战争与人民 121
五 经历与回忆 130
第十四章 抗战戏剧 141
一 剧运与剧作 141
二 抗战与进步 149
三 敌区与後方 158
四 历史故事 168
第十五章 报告·杂文·散文 182
一 报告文学 182
二 杂文 191
三 散文随笔 196
第四编 文学的工农兵方向(一九四二——一九四九) 205
第十六章 新的人民文艺的成长 206
一 文艺界整风前後 206
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12
三 工农兵群众文艺活动 217
四 国统区文艺运动 228
五 思想斗争 238
六 关於「主观」问题的论争 247
七 创作趋向 253
八 「文代大会」 258
第十七章 人民翻身的歌唱 268
一 工农兵群众诗 268
二 长篇叙事诗 283
三 政治讽剌诗 298
第十八章 新型的小说 312
一 解放区农村面貌 312
一 通讯报告 317
二 减租减息与土地改革 323
三 部队与战争 333
四 工厂与生产 344
五 腐烂与新生 352
六 烦闷与愤怒 357
一 新歌剧的产生 369
第十九章 歌剧与话剧 369
二 新歌剧 375
三 新话剧 390
四 国统区话剧 405
第二十章 报告·杂文·散文 417
二 杂文 432
三 散文游记 439
〔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运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二年五月) 446
一 思想领导与组织领导 446
二 文艺普及工作与工农兵群众文艺活动 462
三 戏曲改革工作 474
四 理论批评与思想斗争 485
五 创作情况 503
六 文艺界整风运动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