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文艺理论 3
文艺学习--给《冀中一日》的作者们 3
新版题记 5
前记 8
第一章 绪言 12
第二章 描写 28
一 形象 28
二 基本练习 31
三 人物(一) 35
四 人物(二) 39
五 心理 44
六 自然 47
第三章 语言 52
一 文学的语言 52
二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55
三 好语言的例子和坏语言的例子 58
四 口语和文学的语言 64
五 克服我们这些弱点 66
六 洗炼口语,参考成语 69
七 语言的锻炼就是思想的锻炼 74
第四章 概括和组织 77
一 一篇纪事,一篇小故事 77
二 两篇写亲身经历的文章的比较 86
三 用活的人和活的故事表达思想 96
四 准备创造“典型”的能力 101
五 结构(一) 106
六 结构(二) 109
第五章 主题和题材 113
一 分不开的两回事 113
二 现实和我们的主题 117
三 时代、社会、人 120
四 新现实 124
五 生活的多样性和生活的本质 130
一 观察和记录 136
第六章 进修 136
二 爱好书籍 141
油印本后记 148
校正后记 150
关于墙头小说 154
谈儿童文艺的创作 156
一九四○年边区文艺活动琐记 158
接受遗产问题 161
谈诗的语言 165
关于“冀中一日”写作运动 167
怎样体验生活? 171
和下乡同志们的通信 185
看过《王秀鸾》 191
说书 197
介绍《时事传》 206
谈工厂文艺 209
怎样认识生活 212
怎样阅读小说 217
新文学和新中国妇女 221
怎样认识解放区文学的内容和主题 224
略谈下厂 227
关于生活报告 230
“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学遗产 232
抗日战争的文学作品 235
捍卫祖国的任务 237
祝一九五一年的创作 239
关于文艺作品的“生活”问题 243
领会和收获 245
论切实 252
论培养 262
论情节 268
论风格 273
论农村题材 278
左批评右创作论 284
勤学苦练 288
关于短篇小说 290
关于中篇小说 295
关于文学速写 301
关于长篇小说 306
关于散文 315
创新的准备 320
关于诗 324
新年,为《天津团讯》作 327
关于“乡土文学” 330
论战时的英雄文学 334
学习问题 337
作品的生活性和真实性 342
怎样把我们的作品提高一步 349
写作漫谈 358
答《文艺学习》编辑部问 364
业余创作三题 367
关于儿童文学 374
进修二题 380
文学和生活的路 384
答吴泰昌问 403
人民性和战斗性 411
鲁迅的小说 415
全面的进修 423
苏联文学怎样教育了我们 428
迎法捷耶夫 431
马雅可夫斯基 433
托尔斯泰 436
果戈理 439
契诃夫 444
在苏联文学艺术的园林里 450
《亲家》 454
《腹地》 456
红杨树和曼晴的诗 463
《郝家俭卖布》 466
从小说《小军和小彦》看农村婚姻 469
《作画》 472
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通信 476
读作品记(一) 478
读作品记(二) 483
读作品记(三) 488
读作品记(四) 493
读作品记(五) 497
读作品记(六) 502
读冉淮舟近作散文 505
读一篇散文 507
韩映山《紫苇集》小引 510
方纪散文集序 513
阿凤散文集序 517
克明《荷灯记》序 520
万国儒《欢乐的离别》小引 523
《刘绍棠小说选》序 526
《从维熙小说选》序 529
吴泰昌《艺文轶话》序 533
柳溪短篇小说选集序 536
曼晴诗选序 539
金梅《文海求珠集》序 541
张志民小说选序 545
《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成就 548
关于《聊斋志异》 560
谈柳宗元 567
《红楼梦》杂说 571
关于纪昀的通信 575
欧阳修的散文 580
万里和万卷 585
与友人论传记 587
与友人论学习古文 593
关于小说《荷花淀》的通信 599
关于《荷花淀》被删节复读者信 607
关于《荷花淀》的写作 610
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 614
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 618
被删小记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