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建立社会统计学的意义 1
第二节 社会统计学的对象和范围 7
第三节 社会统计学的特点和方法 12
第二章 自然环境统计 20
第一节 自然环境统计的意义 20
第二节 地理环境统计 23
第三节 自然资源统计 27
第四节 社区环境统计 38
第五节 自然环境统计分析 42
第三章 人口、婚姻、家庭统计 50
第一节 人口统计 50
第二节 婚姻、家庭统计 74
第三节 计划生育统计 87
第四章 社会劳动统计 105
第一节 社会劳动力资源统计 105
第二节 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统计 115
第三节 社会劳动者分布统计 118
第四节 社会劳动效率统计 127
第五节 社会劳动条件统计 130
第五章 居民消费生活统计 137
第一节 居民生活收入统计 137
第二节 居民生活消费统计 148
第三节 居民住房统计 163
第四节 公用事业统计 172
第五节 邮电通信服务统计 181
第六节 零售商业、服务业与公共饮食业统计 184
第六章 文化与体育统计 191
第一节 文化统计 191
第二节 体育统计 202
第三节 文、体事业经费统计 207
第四节 文化、体育统计分析 210
第七章 社会活动参与统计 219
第一节 社会活动参与统计的一般问题 219
第二节 社会活动参与状况统计 223
第三节 社会活动参与的调查方式与统计分析 230
第一节 生活时间分配统计的特点和意义 240
第八章 生活时间分配和利用统计 240
第二节 生活时间的统计分类 244
第三节 生活时间分配和利用统计指标 251
第四节 生活时间分配和利用的统计分析 256
第九章 卫生保健统计 263
第一节 卫生保健统计的意义和任务 263
第二节 卫生保健机构、人员及支出统计 264
第三节 人民健康状况统计 274
第四节 发育、营养及妇幼保健统计 279
第五节 卫生保健统计综合分析 289
第十章 环境保护统计 296
第一节 环境保护统计的一般概念 296
第二节 环境保护机构自身建设统计 298
第三节 环境污染统计 300
第四节 污染危害及其治理统计 311
第五节 环境质量评价统计 317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统计 323
第一节 社会保障统计的性质和任务 323
第二节 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 328
第三节 社会保险统计 331
第四节 社会福利统计 338
第五节 社会救济和优抚统计 344
第十二章 教育统计 349
第一节 教育机构总量及构成统计 350
第二节 教师总量及素质统计 357
第三节 学生数量统计及素质分析 362
第四节 教育投资统计 368
第五节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376
第一节 科学研究活动统计 380
第十三章 科学研究统计 380
第二节 科研机构的现状及构成统计 383
第三节 科研人员的总量及素质统计 388
第四节 科研经费及其利用统计 396
第五节 科研项目和课题统计 400
第六节 科研成果及其使用和效益统计 403
第十四章 社会秩序与安全统计 410
第一节 社会秩序与安全统计的范围 410
第二节 社会秩序与安全统计的主要指标 412
第三节 观察评价社会秩序与安全情况的一般统计方法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