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 2
第一章 临床血液学一般检验 2
第一节 血红蛋白测定 2
第二节 红细胞计数 3
第三节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3
第四节 红细胞比容测定 5
第五节 三种红细胞参数平均值的计算 5
第六节 网织红细胞计数 5
第七节 白细胞计数 6
第八节 白细胞分类计数 6
第九节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8
第十节 血小板计数 8
第十一节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 9
第十二节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13
第十三节 凝血系统的检查 13
第二章 贫血的检查 18
第一节 溶血性贫血的检查 18
第二节 造血原料缺乏性贫血的检查 36
第三章 血型血清学检查 40
第一节 ABO血型鉴定 40
第二节 Rh血型鉴定 41
第三节 其他血型鉴定 42
第四节 血型血清学常用检查方法 43
第五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血清学检查 44
第四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 46
第一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46
第二节 各系统骨髓细胞形态特征 47
第三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 53
第四节 骨髓象检查的分析与报告 60
第五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 62
第五章 血液流变学检查 68
第一节 全血黏度测定 68
第二节 血浆黏度测定 69
第三节 红细胞聚集性测定 70
第四节 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70
第五节 红细胞表面电荷测定 71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71
第二篇 临床体液检验 74
第一章 尿液检验 74
第一节 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74
第二节 尿液渗量测定 75
第三节 尿液化学检查 76
第四节 尿沉渣检查 80
第五节 妊娠试验 82
第六节 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 83
第二章 粪便检验 84
第一节 一般性状检查 84
第二节 粪便显微镜检查 84
第三节 粪便隐血试验 85
第三章 体液及排泄物检验 86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 86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 87
第三节 滑膜液检查 89
第四节 精液检查 90
第五节 前列腺液检查 91
第六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 91
第七节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91
第八节 胃液检查 93
第九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及胆汁检查 93
第十节 痰液检查 94
第三篇 临床化学检验 96
第一章 肝功能的相关检查 96
第一节 血清总蛋白(TP)测定 96
第二节 血清白蛋白(ALB)测定 97
第三节 血清胆红素测定 98
第四节 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 99
第五节 血浆氨测定 100
第二章 肾功能测定 101
第一节 血清尿素测定 101
第二节 血清肌酐测定 102
第三节 血清尿酸测定 103
第三章 血清中脂类、脂蛋白测定 104
第一节 血清胆固醇(TC)测定 104
第二节 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 106
第三节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测定 107
第四节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 108
第五节 血清载脂蛋白测定 109
第四章 血清糖类测定 110
第一节 血清葡萄糖测定 110
第二节 口服糖耐量试验 111
第三节 血乳酸测定 112
第四节 血液丙酮酸测定 113
第五章 血清酶活性测定 114
第一节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 114
第二节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测定 115
第三节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活性测定 116
第四节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 116
第五节 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测定 117
第六节 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测定 117
第七节 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测定 118
第八节 血清脂肪酶(LPS)活性测定 118
第九节 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活性测定 119
第十节 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测定 120
第十一节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测定 121
第十二节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总活力测定 122
第十三节 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 122
第十四节 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活性测定 123
第十五节 淀粉酶活性测定 124
第十六节 血清5′-核苷酸酶(5′-NT)活性测定 125
第六章 血清离子测定 126
第一节 血清钾钠测定 126
第二节 血清氯化物测定 128
第三节 血清碳酸氢根及总二氧化碳测定 129
第四节 血清阴离子隙的计算 129
第五节 血清总钙的测定 130
第六节 血清离子钙测定 131
第七节 血清无机磷测定 131
第八节 血清镁测定 132
第七章 脑脊液生化的相关检查 134
第一节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 134
第二节 脑脊液糖测定 135
第三节 脑脊液氯化物的测定 135
第八章 浆膜腔积液的相关检查 136
第一节 总蛋白定量及白蛋白定量测定 136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糖的测定 136
第三节 浆膜腔积液乳酸脱氢酶测定 136
第九章 血气分析 137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37
第二节 仪器的保养与质控 138
第三节 血气及酸碱分析常用参数含义及参考值 140
第四节 血气分析及酸碱失衡的综合判断 145
第四篇 免疫学检验 152
第一章 免疫细胞检验 152
第一节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152
第二节 嗜中性粒细胞(NPG)趋化功能测定 155
第三节 嗜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测定 156
第四节 嗜中性粒细胞吞噬与杀菌功能测定 156
第五节NK细胞功能测定 160
第六节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161
第七节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161
第二章 免疫分子常用检测方法 164
第一节 沉淀反应 164
第二节 凝集反应 168
第三节 补体参与反应 168
第四节 标记免疫技术 169
第三章 常用免疫分子学检测项目 174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检测及临床意义 174
第二节 炎症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181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182
第四节 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184
第五节 肿瘤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191
第六节 激素检测及临床意义 194
第七节 心肌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199
第八节 继发性纤溶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199
第九节 细胞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
第五篇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202
第一章 临床微生物常规鉴定基本方法及原理 202
第一节 基本染色方法 202
第二节 临床细菌实验常用培养基原理 202
第三节 临床细菌实验基本的生化鉴定 204
第四节 基本诊断血清 204
第五节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原理 204
第六节 临床细菌检验方法 205
第二章 临床细菌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206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的细菌学检验 206
第二节 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06
第三节 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07
第四节 胆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08
第五节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08
第六节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10
第七节 眼、耳、鼻、喉拭子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10
第八节 脓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11
第九节 穿刺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11
第十节 生殖器官分泌物标本的采集、处理和细菌培养 212
第三章 临床微生物学分类与命名、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 213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13
第二节 链球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15
第三节 肠球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16
第四节 气球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16
第五节 奈瑟菌属、卡他莫拉菌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17
第六节 李斯特菌属和丹毒丝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18
第七节 棒状杆菌属及相关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19
第八节 诺卡菌属和红球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0
第九节 分支杆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1
第十节 需氧性芽孢杆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2
第十一节 肠杆菌科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3
第十二节 弧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4
第十三节 气单胞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4
第十四节 不动杆菌属、莫拉菌属、金黄杆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5
第十五节 假单胞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6
第十六节 伯克霍尔德菌属、寡养单胞菌属、丛毛菌属、食酸菌属及相关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6
第十七节 嗜血杆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7
第十八节 放线杆菌属、艾肯菌属、金氏杆菌属、心杆菌属和色杆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8
第十九节 产碱杆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9
第二十节 巴斯德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29
第二十一节 鲍特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0
第二十二节 弗朗西丝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0
第二十三节 布鲁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1
第二十四节 军团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1
第二十五节 弯曲杆菌属和弓形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2
第二十六节 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3
第二十七节 韦荣球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3
第二十八节 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属及相关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4
第二十九节 丙酸杆菌属、放线菌属、真杆菌属、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4
第三十节 梭状芽孢杆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5
第三十一节 细菌的L型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6
第四章 临床真菌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8
第一节 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属、糠秕马拉色霉菌特性和临床意义 238
第二节 念珠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9
第三节 隐球菌属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39
第四节 其他酵母及酵母样真菌生物学特性和报告结果解释 239
第五节 曲霉菌属、毛霉和根霉菌属、镰孢霉属、马尔尼菲青霉菌及其他临床相关真菌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40
第五章 支原体和脲原体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41
第六章 衣原体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