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 1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实现社会主义的设想以及对经济落后的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可能性的探索 1
(二) 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0
(三)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21
二 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 26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26
(二) 列宁对过渡时期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40
三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67
(一)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67
(二)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79
四 苏联改革和剧变的经验教训 82
(一) 斯大林逝世后几次未成功的改革与苏联解体 82
(二)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教训 94
五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 104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论述 104
(二) 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深化 116
(三) 中国的新发展: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25
六 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艰辛探索 152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有计划和无市场的设想 152
(二) 列宁斯大林的认识及其在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经验教训 154
(三) 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计划与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新发展 159
七 社会主义所有制实现形式在实践中的发展 166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基本原则的科学预见 166
(二) 原苏联第一个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两种具体形式的历史经验 171
(三)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与发展 178
八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188
(一) 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的提出 188
(二)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194
(三) 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 202
九 苏东剧变后俄共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206
(一) 俄罗斯共产党组织的发展概况 206
(二) 俄共主张坚持和革新的社会主义 214
后记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