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经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齐云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216034678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1章 增长:经济学永恒的主题 1

1.1 经济增长的内涵 2

1.2 经济增长研究的基本思路 3

1.3 本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9

第2章 古典经济学中的增长思想 11

2.1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11

2.1.1 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1

2.1.2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12

2.1.3英、法、意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13

2.2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威廉·配第的经济增长思想 17

2.2.1 威廉·配第的生平及著作 17

2.2.2 配第的劳动价值论 18

2.2.3 配第的经济增长理论 19

2.3 重农学派 22

2.3.1 重农学派形成的背景 22

2.3.2 重农学派的主要观点 22

2.3.3 魁奈的经济增长理论 24

2.4.2 斯密的经济增长思想 29

2.4.1 亚当·斯密的生平及著作 29

2.4 亚当·斯密的增长思想 29

2.5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论 35

2.5.1 马尔萨斯的生平与著作 35

2.5.2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36

2.6 李嘉图的悲观思想 39

2.6.1 李嘉图的生平和著作 39

2.6.2 李嘉图悲观的经济增长思想 40

2.6.3 比较利益说 44

2.7 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思想述评 45

3.1.1 哈罗德的生平及著作 48

第3章 “刀刃上的均衡”——哈罗德—多马模型 48

3.1 哈罗德对增长理论的复兴 48

3.1.2 哈罗德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复兴 49

3.2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51

3.2.1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51

3.2.2 哈罗德—多马模型 53

3.3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评价 65

第4章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70

4.1.1 索洛的生平及著作 71

4.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71

4.1.2 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型 72

4.1.3 进步技术条件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79

4.2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80

4.3 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比较 87

4.3.1 假设条件有所不同 87

4.3.2 经济增长途径不同 89

4.3.3 理论渊源有所不同 91

4.4 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评价 91

4.5 附录Ⅰ 生产函数 95

第5章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国民收入分配可以变动的增长模型 99

5.1 新剑桥学派简介 99

5.1.1 新剑桥学派概况 99

5.1.2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 101

5.2 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 103

5.3 古典储蓄函数增长模型 108

5.4 对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评价 109

6.1 库兹涅茨和索洛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13

6.1.1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13

第6章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13

6.1.2 索洛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21

6.2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与分析 127

6.2.1 丹尼森的生平及著作 127

6.2.2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 128

6.2.3 对各增长因素的分析 130

6.2.4 增长因素作用的国际比较 140

6.3 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评论 141

6.3.1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简评 141

6.3.2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基础 144

第7章 新增长理论 146

7.1 新增长理论产生的背景 147

7.1.1 现实中的经济增长与标准化的增长事实 147

7.1.2 新增长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批判 149

7.1.3 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 151

7.2 简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K模型 154

7.2.1 模型的基本分析 155

7.2.2 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158

7.2.3 经济增长和贫穷的陷阱 161

7.3 技术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 166

7.3.1 知识积累与经济增长 167

7.3.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172

7.3.3 分工、专业化与经济增长 177

7.4 新增长理论与知识经济的兴起 183

7.4.1 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 184

7.4.2 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扩散 189

7.4.3 知识资本化 192

7.5.1 新增长理论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借鉴价值 195

7.5 新增长理论的总体评价 195

7.5.2 新增长理论的缺陷 198

7.6 附录Ⅱ 200

7.6.1 罗默的知识驱动模型 200

7.6.2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 202

7.6.3 罗默的R D模型 203

第8章 制度与经济增长 206

8.1 作为经济体系内生变量的制度 208

8.1.1 传统经济学中的制度 208

8.1.2 对制度的最新研究 211

8.1.3 制度的均衡分析方法 213

8.1.4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 214

8.2 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性 215

8.2.1 什么是路径依赖 215

8.2.2 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机制 216

8.2.3 制度变迁与经济效率 216

8.2.4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的实例分析 218

8.3 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 219

8.3.1 凡勃伦的技术决定论 220

8.3.2 诺斯的制度决定论 221

8.3.3 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 222

8.3.4 对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之间关系的评价 223

8.4 诱制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224

8.4.1 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 225

8.4.2 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 226

8.4.3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 227

第9章 关于未来经济增长的理论 230

9.1 增长的极限——“零增长理论” 230

9.1.1 世界系统的运行方式 231

9.1.2 世界系统的发展趋势 234

9.1.3 祈求全球均衡状态 237

9.2 有机增长论 239

9.2.1 多水平世界体系模型 239

9.2.2 解决世界危机的战略 240

9.2.3 简要的评论 244

9.3 美好生活论和增长的社会限制论 245

9.3.1 美好生活论 245

9.3.2 增长的社会限制论 247

9.4 卡恩的“无意外”世界蓝图 249

9.4.1 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发展趋势 250

9.4.2 能源、粮食和环境的发展趋势 253

9.4.3 大过渡理论 256

9.4.4 简要的评论 257

9.5 可持续发展理论简介 258

9.5.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起源及基本内容 259

9.5.2 持续圈与行为圈 263

9.6 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66

第10章 其他经济增长观点述评 274

10.1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思想 274

10.1.1 熊彼特的生平及主要著作 274

10.1.3 创新的概念 275

10.1.2 创新理论的形成 275

10.1.4 创新与经济周期理论 277

10.1.5 创新与经济增长 279

10.1.6 熊彼特创新理论述评 280

10.2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281

10.2.1 罗斯托的生平及著作 281

10.2.2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282

10.2.3 罗斯托理论的评价 287

10.3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观点 289

10.3.2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学说 290

10.3.1 马克思的生平和著作 290

10.3.3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92

10.3.4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述评 295

10.4 李斯特经济增长思想 295

10.4.1 李斯特的生平和著作 295

10.4.2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 296

10.4.3 关税保护与生产力理论 297

10.4.4 关税保护与经济发展阶段论 299

主要参考文献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