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
1.1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
1.1.1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
1.1.2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2
1.1.3 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7
1.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8
1.2.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
1.2.2 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0
1.2.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1
1.3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意义 14
1.3.1 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4
1.3.2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15
1.3.3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5
2.商品和货币 38
2.1 商品 38
2.1.1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39
2.1.2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3
2.1.3 商品的价值量 44
2.1.4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6
2.2 货币 47
2.2.1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47
2.2.2 货币的职能 56
2.2.3 货币流通规律 60
2.2.4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62
2.3 价值规律 63
2.3.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63
2.3.2 价值规律的作用 65
2.4 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 67
2.4.1 市场机制 67
2.4.2 市场调节 71
2.4.3 市场失效 72
3.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73
3.1 货币转化为资本 73
3.1.1 资本的总公式 73
3.1.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75
3.1.3 劳动力的买和卖 75
3.2 剩余价值的来源 76
3.2.1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76
3.2.2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78
3.2.3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79
3.2.4 剩余价值量与剩余价值率 80
3.3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82
3.3.1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82
3.3.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83
3.3.3 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87
3.4 工资 88
3.4.1 工资的本质 88
3.4.2 工资的形式 90
3.4.3 工资的国民差异 91
4.资本的积累过程 98
4.1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99
4.1.1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99
4.1.2 资本价值的再生产 99
4.1.3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100
4.2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101
4.2.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01
4.2.2 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103
4.2.3 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104
4.3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06
4.3.1 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 106
4.3.2 相对过剩人口 108
4.3.3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11
4.4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14
4.4.1 资本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 114
4.4.2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16
5.资本的流通过程 119
5.1 资本循环 119
5.1.1 货币资本的循环 119
5.1.2 生产资本的循环 123
5.1.3 商品资本的循环 124
5.1.4 三个循环的统一 124
5.1.5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25
5.1.6 流通费用 126
5.2 资本周转 127
5.2.1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27
5.2.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27
5.2.3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29
5.2.4 劳动期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30
5.2.5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131
5.3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33
5.3.1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133
5.3.2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34
5.3.3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37
5.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40
5.4.1 经济危机的实质 140
5.4.2 经济周期 141
5.4.3 经济危机的根源 144
6.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147
6.1 成本价格与利润 147
6.1.1 成本价格 147
6.1.2 利润 149
6.1.3 利润率 150
6.2 利润转化与平均利润 152
6.2.1 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差别 152
6.2.2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153
6.2.3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56
6.2.4 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158
6.3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159
6.3.1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原因 159
6.3.2 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161
7.商业资本与平均利润 164
7.1 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 164
7.1.1 商业的职能和特点 164
7.1.2 商业资本的形成 165
7.1.3 商业资本的作用 167
7.2 商业利润也是平均利润 171
7.2.1 商业利润的来源 171
7.2.2 商业利润的实现形式 172
7.2.3 商业资本家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173
7.3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74
7.3.1 商业流通费用 174
7.3.2 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 175
8.生息资本和利息 177
8.1 借贷资本和利息 177
8.1.1 借贷资本的形成和职能 177
8.1.2 利息与企业利润 179
8.1.3 利息率 180
8.2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81
8.2.1 银行资本 181
8.2.2 银行利润 181
8.2.1 银行体系 182
8.2.4 银行业务 183
8.3 信用 185
8.3.1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185
8.3.2 信用形式及其本质 187
8.3.3 信用和虚拟资本 189
8.3.4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91
9.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195
9.1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 195
9.1.1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和特点 195
9.1.2 资本主义地租 198
9.1.3 地租、租金与土地价格 199
9.2 级差地租 201
9.2.1 级差地租的形成 201
9.2.2 级差地租Ⅰ 203
9.2.3 级差地租Ⅱ 205
9.2.4 最坏土地也提供级差地租 207
9.2.5 级差地租与虚假社会价值 208
9.3 绝对地租 209
9.3.1 绝对地租的形成 209
9.3.2 绝对地租的趋势 211
9.4 垄断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矿山地租 213
9.4.1 垄断地租和垄断价格 213
9.4.2 建筑地段地租 214
9.4.3 矿山地租 215
10.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217
10.1 生产集中与生产社会化 217
10.1.1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 217
10.1.2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社会化 220
10.2 垄断的形成 223
10.2.1 垄断形成的可能性、必要性 223
10.2.2 垄断组织的发展过程 224
10.2.3 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与变化 226
10.3 垄断的特征 232
10.3.1 生产的集中和垄断 233
10.3.2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233
10.3.3 资本输出 238
10.3.4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239
10.3.5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领土的瓜分 241
10.4 垄断与竞争 241
10.4.1 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 241
10.4.2 垄断竞争的基本形式 242
10.4.3 垄断条件下的中小企业及自由竞争 246
10.5 垄断价格与垄断利润 248
10.5.1 垄断价格的形成 248
10.5.2 垄断利润的来源 251
10.5.3 垄断条件下利润分配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252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55
11.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55
11.1.1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55
11.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 257
1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259
11.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260
11.4 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 263
11.5 国有垄断资本的其他形式 267
11.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调节 269
11.6.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及形成的原因 269
11.6.2 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271
11.6.3 通过经济一体化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272
11.6.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调节的作用 274
1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276
1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 277
12.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77
12.1.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79
12.1.3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成了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 281
1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282
12.2.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与资本主义生产手段的矛盾 282
12.2.2 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与资本主义实现条件的矛盾 284
12.2.3 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85
12.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287
12.3.1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287
12.3.2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288
后记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