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发展回顾 2
一、历史人口发展 2
(一)近代人口发展 4
(二)建国以来人口总量的变化 7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2
二、90年代人口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原因 16
(一)现状与特点 16
(二)问题及原因 21
三、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4
(一)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4
(二)对21世纪人口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8
第二章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和老龄化 32
一、人口年龄构成 32
(一)人口年龄构成现状和变化 32
(二)人口年龄构成的地区差异 36
(三)人口年龄构成类型与人口再生产 38
(四)影响人口年龄构成的因素 40
二、人口性别构成 41
(一)人口性别构成的特征 41
(二)婚育年龄人口性别构成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46
(三)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因素 46
三、人口老龄化 47
(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48
(二)老年人口的地区分布 50
(三)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和家庭构成 51
(四)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52
(五)老年人口的就业问题 53
(六)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54
第三章 生育水平和人口控制 57
一、妇女生育水平的历史演变 57
(一)第一次妇女生育高峰阶段(1950-1958年) 57
(二)妇女生育水平降低阶段(1959-1961年) 58
(三)妇女生育水平最高阶段(1962-1971年) 58
(四)第三次妇女生育高峰阶段(1972-1981年) 58
(五)妇女生育水平回落阶段(1982-1990年) 59
二、妇女生育水平的现状 60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情况 60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生育状况及特点 61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73
(一)社会生育环境的变化 73
(二)家庭权力格局的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77
(三)妇女婚姻状况对生育的影响 79
(四)妇女职业对生育的影响 81
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83
第四章 人口死亡水平与平均预期寿命 86
一、人口死亡水平的历史变化与现状 86
(一)人口死亡率的历史变化与现状 87
(二)婴儿死亡率的历史变化与现状 90
(三)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动趋势 91
(四)人口死亡水平的区域差异 91
二、死亡原因分析 92
(一)死亡原因的变化情况 93
(二)儿童死亡原因 96
(三)孕产妇死亡原因 97
三、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98
(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历史比较 98
(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异 99
(三)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 100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 104
一、人口婚姻状况及特点 104
(一)人口婚姻状况 104
(二)人口平均初婚年龄比较 106
(三)不同人口婚姻状况差异 112
(四)初婚年龄的性别差异 116
二、人口的家庭状况 119
(一)家庭规模和数量的历史与现状 119
(二)家庭规模的区域差异 122
(三)家庭户结构的变动 126
三、婚姻、家庭与社会经济 135
(一)婚姻与社会经济 135
(二)家庭与社会经济 150
第六章 人口受教育现状 153
一、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状况 153
(一)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总体现状 153
(二)受教育程度的年龄、性别分布 157
(三)受教育程度的城乡、地区分布 161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的行业、职业分布 165
二、人口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168
三、人口文化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 172
(一)人口文化素质对社会方面的影响 173
(二)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174
第七章 劳动力资源构成与配置 178
一、劳动力资源规模及构成 178
(一)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变化 178
(二)劳动适龄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 179
(三)劳动年龄人口的区域分布 180
(四)劳动年龄人口的文化构成 181
(五)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 182
二、经济活动人口状况 182
(一)就业人口状况 182
(二)失业人口状况 190
三、非经济活动人口状况 192
(一)非经济活动人口的规模和变化 193
(二)非经济活动人口的类型 193
(三)非经济活动人口的年龄构成 194
(四)非经济活动人口的性别构成 195
(五)非经济活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195
(六)非经济活动人口的生活来源 196
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96
(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现状 196
(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途径 198
第八章 人口城镇化 202
一、城镇化的定义和历史进程 202
(一)城镇化的定义及反映指标 202
(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203
二、城镇化的现状及问题 205
(一)福建省城镇化的现状 205
(二)城镇化进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206
三、城镇化最佳模式及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208
(一)城镇化最佳模式研究 208
(二)城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209
(三)促进福建省城镇化发展思路与对策 211
第九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215
一、人口迁移现状及分布 215
(一)人口迁移现状 215
(二)人口迁移动向 217
(三)迁移人口地区分布 221
(四)迁移人口构成与特点 223
(五)迁移人口就业状况 226
二、人口流动现状及特点 228
(一)人口流动数量 228
(二)人口流动区域特征 229
(三)流动人口的就业 233
(四)流动人口的家庭生活 234
(五)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235
(六)流动人口变化趋势 236
三、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原因 239
(一)人口迁移流动的宏观因素 239
(二)人口迁移流动的微观动因 241
四、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43
(一)人口迁移流动的积极影响 244
(二)人口迁移流动的负面效应 246
(三)人口迁移流动的社会适应性 247
五、人口迁移与流动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248
(一)加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监测规划 249
(二)加大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引导调控 249
(三)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251
(四)重视对迁移与流动人口的服务 253
(五)强化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管理 254
第十章 少数民族人口 256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状况 256
(一)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变化 256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 259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构成 260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年龄构成 260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性别构成 261
(三)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构成 264
(四)未工作人员的构成 267
(五)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 267
(六)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 269
三、少数民族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 271
(一)控制人口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272
(二)开发人力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72
(三)继续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273
(四)最大限度地促进人口异地流动,改善人口布局 274
(五)加快民族乡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275
第十一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278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现状 278
(一)自然资源 278
(二)生态环境 282
二、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283
(一)人口与自然资源 283
(二)人口与生态环境 286
三、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88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89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290
(三)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管理 290
(四)利用市场机制,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291
(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291
(六)加强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 292
第十二章 人口居住状况 295
一、人口的居住现状 295
(一)住房建筑面积大幅增加,居住宽敞舒适 295
(二)住房质量较高 296
(三)住房设施比较完善 297
(四)住房来源以自建为主,以购买与租用为辅 299
(五)住房购建费用以5万元以下为主,居住消费水平高于全国 299
二、人口居住水平的差异 300
(一)地区之间的差异 300
(二)城乡之间的差异 305
(三)不同职业之间的差异 308
(四)不同受教育程度之间居民住房消费存在明显的差别 309
三、城乡住房条件改善的主要原因 311
(一)以发展房地产业为着力点,提升城镇居民居住水平 311
(二)以小康建设为动力,推动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 313
(三)以发展小城镇为契机,大力改善村镇居住条件 314
四、居住条件的主要差距与发展前景 315
(一)居住条件的差距 315
(二)居住条件改善的机遇与前景 316
五、居住条件改善的对策思路 318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318
(二)分类指导,重点突破 319
(三)需要配套的政策措施 320
第十三章 人口发展展望 323
一、人口预测 323
(一)预测模型 323
(二)参数设置 326
(三)预测方案选择 328
二、人口发展趋势 329
(一)总人口 329
(二)出生人口 329
(三)死亡人口 330
(四)人口年龄结构 331
(五)学龄人口 333
(六)劳动年龄人口 333
(七)老年人口 334
(八)育龄妇女 335
三、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336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协调 336
(二)实施教育立省战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337
(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实现就业综合效益最大化 338
(四)加快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发展 339
(五)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迎接白发浪潮的到来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