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编 建置 区划第一章 建置 55
第一节 建置沿革 55
第二节 治所 61
第二章 行政区划 62
第一节 境域变迁 62
第二节 区划 63
第二编 自然地理 73
第一章 地质与地貌 73
第一节 地质 73
第二节 地貌 74
第二章 气候与物候 75
第一节 四季 76
第二节 太阳辐射与日照 76
第三节 温度 77
第四节 降水 79
第五节 风 82
第六节 相对湿度与蒸发 82
第七节 物候 82
第三章 水系与土壤 84
第一节 地表水 84
第二节 地下水 87
第三节 土壤 90
第四章 野生动植物 93
第一节 植物 93
第二节 动物 94
第五章 自然灾害 95
第一节 涝灾 95
第二节 旱灾 97
第三节 虫灾 98
第四节 雹灾 99
第五节 风灾 100
第六节 震灾 101
第七节 其他灾害 102
第三编 人口 103
第一章 数量与分布 103
第一节 人口变动 103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06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09
第一节 性别、年龄与民族构成 109
第二节 文化与职业构成 112
第三节 婚姻与期望寿命 115
第三章 计划生育 117
第一节 婚育状况 117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 119
第四编 农业 121
第一章 农业生产条件 121
第一节 土地 121
第二节 劳动力 123
第三节 农业机具 123
第二章 农作物 128
第一节 粮食 128
第二节 蔬菜 131
第三节 经济作物 133
第三章 农业技术 133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33
第二节 改良品种 134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36
第四节 改土施肥 138
第五节 植物保护 139
第四章 农业经营管理 141
第一节 生产组织与分配 141
第二节 管理与监督 143
第五编 林业 145
第一章 资源与植树造林 145
第一节 资源 145
第二节育苗与植树 147
第三节 重点绿化工程 150
第四节 古树名木 151
第二章 果树 152
第一节 种类 152
第二节 栽培与管理 152
第三章 林木管理与保护 154
第一节 林木管理 154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155
第六编 畜禽 水产第一章 畜禽 157
第一节 家畜 157
第二节 家禽 160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61
第二章 水产 163
第一节 资源与种类 163
第二节 鱼类养殖 164
第三节 管理机构 166
第七编 水利 167
第一章 洪涝治理 167
第一节 河道治理与新河开挖 167
第二节 排涝工程 171
第二章 农田水利 176
第一节 蓄水引水工程 176
第二节 提水与水井建设 181
第三节 节水工程 183
第三章 水利管理 18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3
第二节 工程管理 184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 185
第八编 工业 187
第一章 民营工业 187
第一节 发展沿革 187
第二节 企业选介 188
第二章 县属工业 189
第一节 发展沿革 189
第二节 行业 191
第三节 企业选介 193
第三章 乡镇工业 197
第一节 发展沿革 197
第二节 行业 199
第三节 企业选介 201
第四章 部门工业 204
第一节 社会福利工业 204
第二节 商办工业 205
第三节 校办工厂 208
第五章 三资工业 209
第一节 发展沿革 209
第二节 重点企业 210
第三节 工业开发区 211
第六章 工业管理与名优产品 212
第一节 县属工业管理 212
第二节 乡镇工业管理 215
第三节 部门工业与三资工业管理 218
第四节 名优产品 219
第七章 驻县工业 225
第一节 发展沿革 225
第二节 企业选介 225
第九编 商业 229
第一章 体制与机构 229
第一节 经营体制 229
第二节 管理机构 235
第二章 经营网点 237
第一节 公司与商店 237
第二节 市场 240
第三章 商品购销 242
第一节 农副产品 242
第二节 生产资料 246
第三节 生活资料 249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 254
第四章 饮食与服务 254
第一节 饮食业 254
第二节 服务业 256
第五章 粮油购销 258
第一节 市场与征购 258
第二节 供应与储运 261
第六章 外贸 265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265
第二节 渠道与基地 265
第三节 外贸经营 266
第十编 财税 金融第一章 财政 267
第一节 财政体制 267
第二节 财政收支 267
第三节 财政管理 275
第四节 机构 278
第二章 税务 279
第一节 税制 279
第二节 税收 280
第三节 税收减免 288
第四节 稽征管理 288
第五节 机构 289
第三章 金融 289
第一节 机构 289
第二节 货币 293
第三节 储蓄与信用卡 297
第四节 借贷与结算 298
第五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 302
第六节 信用合作 303
第七节 债券 306
第八节 保险 307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第一章 交通 310
第一节 公路 310
第二节 铁路 324
第二章 运输 325
第一节 公路运输 325
第二节 铁路运输 330
第三章 邮政 331
第一节 机构 331
第二节 邮路 332
第三节 业务 333
第四章 电信 335
第一节 管理 335
第二节 设施 337
第三节 业务 339
第十二编 能源 345
第一章 电力 345
第一节 发电 345
第二节 电力设施 346
第三节 供应与管理 349
第二章 煤炭 351
第一节 采购与加工 351
第二节 煤炭供应 353
第三节 煤炭管理 357
第三章 石油与其他能源 358
第一节 石油 358
第二节 其他能源 360
第十三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第一章 县城建设 363
第一节 城市规划 363
第二节 市政建设 365
第三节 房屋建设 373
第四节 主要公用建筑 379
第二章 乡镇建设 380
第一节 集镇建设 380
第二节 乡镇简介 384
第三节 新村建设 403
第三章 建筑施工 405
第一节 队伍与设备 405
第二节 勘察设计与施工 406
第四章 城乡建设管理 408
第一节 规划与工程管理 409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 410
第三节 市政管理 413
第五章 环境保护 413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监测 414
第二节 环境整治与管理 416
第十四编 综合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与统计 419
第一节 计划管理 419
第二节 统计管理 423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42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26
第二节 市场管理 426
第三节 企业登记 429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432
第五节 商标与广告管理 433
第六节 经济检查 435
第三章 物价管理 436
第一节 物价概况 436
第二节 物价监管 440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 442
第一节 计量管理 442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446
第三节 质量监督 447
第四节 质量效益工程 448
第五章 审计 450
第一节 国家审计 450
第二节 内部审计 451
第三节 社会审计 452
第十五编 党派团体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5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54
第二节 代表大会 463
第三节 党务概要 466
第四节 重大政治活动 475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491
第二章 民主党派与工商联 498
第一节 民革通县支部 498
第二节 民盟通县支部 499
第三节 民建通县支部 499
第四节 民进通县支部 499
第五节 农工党通县支部 499
第六节 通县工商联 500
第三章 国民党、三青团与民社党 500
第一节 国民党通县组织 500
第二节 三青团通县组织 500
第三节 民社党通县组织 501
第四章 团体 501
第一节 工人团体 501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503
第三节 妇女团体 505
第四节 其他团体 507
第十六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旧政权 509
第一节 县衙与州署 509
第二节 县公署与县政府 514
第三节 代议机构 516
第四节 日伪县政权 516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517
第一节 代表产生 517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18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519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 525
第五节 提案处理 529
第六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530
第三章 人民政府 530
第一节 县级政府 530
第二节 施政方式 537
第三节 基层政权 538
第四章 人民政协 542
第一节 政协委员会 543
第二节 机构设置 548
第三节 常委会工作 549
第十七编 公安 司法第一章 公安 551
第一节 机构 551
第二节 治安管理 552
第三节 户籍管理 556
第四节 交通管理 556
第五节 消防 557
第二章 检察 558
第一节 机构 558
第二节 刑事与经济检察 558
第三节 法纪与监所检察 559
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 559
第三章 审判 560
第一节 机构 560
第二节 审判 560
第三节 申诉复查 561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62
第一节 机构 562
第二节 法制宣传 562
第三节 律师、公证与法律服务 563
第四节 人民调解 563
第十八编 人事 劳动 对外事务第一章 人事 5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65
第二节 干部队伍 565
第三节 干部来源 566
第四节 干部管理 567
第五节 工资与福利 569
第六节 离休与退休 571
第二章 劳动 5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72
第二节 劳动就业 573
第三节 用工管理 574
第四节 工资、奖金与福利 576
第五节 劳动保险 580
第六节 劳动保护 582
第七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583
第三章 对外事务 584
第一节 友好关系 584
第二节 友好往来 584
第十九编 民政 民族 宗教第一章 民政 585
第一节 优抚 585
第二节 退役军人安置 589
第三节 社会救济 590
第四节 社会福利 592
第五节 社会事务管理 595
第二章 民族 596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与分布 596
第二节 政策实施 597
第三章 宗教 597
第一节 佛教 598
第二节 道教 598
第三节 伊斯兰教 599
第四节 基督教 601
第五节 天主教 601
第二十编 军事 603
第一章 兵役 603
第一节 兵役制度 603
第二节 兵员征集 604
第二章 武装 605
第一节 驻军 605
第二节 地方武装 609
第三节 民兵 612
第三章 人民防空与国防教育 614
第一节 人民防空 614
第二节 国防教育 614
第四章 战事 616
第一节 清及清以前战事 616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 619
第三节 兵灾战祸 623
第二十一编 教育 628
第一章 旧学 628
第一节 官学 628
第二节 私学 630
第二章 学前教育 631
第一节 沿革 631
第二节 幼教与园所选介 632
第三章 小学教育 633
第一节 沿革 633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636
第三节 小学选介 637
第四章 中学教育 638
第一节 沿革 638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640
第三节 中学选介 640
第五章 中等职业技术与普通高等教育 643
第一节 专业技术教育 643
第二节 职业教育 645
第三节 普通高等教育 646
第六章 成人教育 647
第一节 非学历教育 647
第二节 学历教育 649
第七章 教师 650
第一节 来源 650
第二节 培训 651
第三节 待遇 652
第八章 教研、教改与电化教育 654
第一节 教研与教改 654
第二节 电化教育 656
第九章 教育行政与校外教育 6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57
第二节 教育督导 658
第三节 教育经费 659
第四节 校舍 660
第五节 中小学校外教育 661
第六节 勤工俭学 663
第二十二编 科技 665
第一章 科技组织 6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科技团体 665
第二节 科技推广与开发组织 666
第三节 农业科技网络 668
第四节 科技队伍 668
第二章 科普与技术推广 670
第一节 科学技术普及 670
第二节 技术推广与星火计划 672
第三章 成果与管理 674
第一节 科技成果 674
第二节 科技管理 680
第二十三编 文化 683
第一章 文化设施 683
第一节 文化馆(站)与俱乐部 683
第二节 图书馆与书店 684
第三节 影剧院 685
第二章 文艺与著述 686
第一节 文学创作 686
第二节 古诗、故事与民谣选录 688
第三节 著述 696
第四节 戏剧、曲艺与歌曲 701
第五节 书画与摄影 703
第六节 民间工艺 705
第三章 广播影视 706
第一节 广播 706
第二节 电影 708
第三节 电视 709
第四章 群众文化活动与文化市场管理 710
第一节 群众文化活动 710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714
第五章 档案与史志 715
第一节 档案 715
第二节 史志编修 718
第六章 文物 720
第一节 保护单位 721
第二节 出土与馆藏 724
第三节 利用与管理 726
第二十四编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卫生 72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727
第二节 卫生防疫 731
第三节 医疗技术与设备 734
第四节 妇幼保健 736
第五节 医政与药政 738
第六节 医疗制度 740
第七节 爱国卫生 741
第二章 体育 743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743
第二节 群众体育 745
第三节 学校体育 747
第四节 体育比赛 748
第二十五编 社会 755
第一章 人民生活 755
第一节 农民生活 755
第二节 市民生活 758
第二章 风俗 761
第一节 生产习俗 761
第二节 生活习俗 763
第三节 礼仪习俗 766
第四节 节日习俗 769
第五节 庙会 770
第三章 方言、谚语与歇后语 771
第一节 语音 771
第二节 土语 777
第三节 歇后语与谚语 784
第二十六编 人物 791
第一章 人物传 791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810
第三章 模范人物录 815
专记 823
漕运 823
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851
通县“四清”运动和通县地区“四清”大会战 855
曹雪芹墓葬刻石 859
附录 861
唐潞县录事孙如玉墓志铭 861
通州潞县故城考 861
潞县治考 862
州城考 862
渔阳郡三治潞考 863
1997年—2000年资料选辑 863
1997年—2000年通州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概要 864
1997年—2000年通州区(县)大事记 875
1997年—2000年中共通州区(县)委员会领导人名录 883
1997年—2000年北京市通州区(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人名录 884
1997年—2000年北京市通州区(县)人民政府领导人名录 885
1997年—2000年政协北京市通州区(县)委员会领导人名录 885
索引 887
表格索引 922
编后记 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