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渔具理论与渔具设计方法 1
1.1 渔具理论与渔具设计 1
1.2 渔具设计用的鱼类特性及其行为 2
1.3 鱼类最小捕捞尺寸 4
1.4 渔具结构类型的选择 8
1.5 渔具最佳技术性能的论证 9
1.6 渔具的技术特点 10
1.7 确定网材料快速磨损的渔具强度尺寸 12
1.8 校核计算图 13
1.9 按母型网设计 18
1.10 渔具设计中实物试验和模型试验的应用 20
1.11 改进渔具的研究组织 23
1.12 设计和设计阶段的组成 25
第二章 水动力 28
2.1 渔具运动的介质阻力 28
2.2 球形构件的阻力 31
2.3 板形构件的阻力 32
2.4 圆柱形构件的阻力 36
2.5 绳索和线的阻力 37
2.6 渔具靠近水面或水底的运动 40
2.7 均质网片的阻力 41
2.8 非均质任意形状网片的阻力 48
2.9 水流和波浪引起的水动力和附着物的影响 57
第三章 其他外力 64
3.1 重力 64
3.2 海底阻力 68
3.3 鱼体发出的力 72
第四章 柔性线形状与张力的解析计算法 77
4.1 承受重力和水动力的线平衡 77
4.2 曳纲平面定常运动 79
4.3 重力作用下的柔性线 84
4.4 用抛物线替代悬链线 86
4.5 一端固定的渔网 87
第五章 柔性线形状与张力的图解计算法 90
5.1 一个集中力作用 90
5.2 几个集中力作用 92
5.3 均布外力作用 96
第六章 渔网几何学与静力学 101
6.1 渔网的一般性质 101
6.2 平面网片静力学 108
6.3 网壳 115
7.1 因次和相似的基本原理及相似定理 124
第七章 渔具模型试验 124
7.2 渔具相似举例 127
7.3 渔具模型试验特点 132
7.4 渔具运动的决定性参数 133
7.5 渔具相似的必要条件 135
7.6 渔具相似的充分条件 140
7.7 简化几何相似条件的可能性 143
7.8 水动力相似条件分析 145
7.9 重力相似条件分析 146
7.10 近似相似和尺度效应 151
7.11 拖网模型试验 153
7.12 围网模型试验 159
7.13 水流相对运动的模型试验特点 162
7.14 模型试验设备 166
第八章 渔具力学模拟法 174
8.1 实质 174
8.2 确定线的形状与张力 175
8.3 水流作用下刺网网列的形状与张力 179
8.4 拖网的匀速运动 180
8.5 流网网列的匀速漂流 183
8.6 伴有变形的渔具运动 185
8.7 收绞过程 186
9.1 设计原则和基本方程式 192
第九章 应用相似方法设计渔具 192
9.2 辅助方程式 193
9.3 变分法与设计的折衷方案 194
9.4 网材料特性计算 195
9.5 绳索特性计算 200
9.6 属具计算与设计 202
9.7 设计的完成阶段 204
10.1 拖网设计技术任务书 207
10.2 拖网形状 207
第十章 拖网基本要素计算 207
10.3 拖网网衣图 209
10.4 决定拖网渔获量的特性 210
10.5 拖网的水动力性能 211
10.6 拖网渔获率系数 212
10.7 拖速 214
10.8 确定目脚长度 215
10.9 拖网与拖网船技术性能的关系 220
10.10 相似比例的关系 224
10.11 纲绳属具计算 239
10.12 拖网网衣阻力校核计算 246
10.13 手纲计算 252
10.14 曳纲直径计算 253
10.15 拖网总阻力与运动速度 254
10.16 拖网网口扩张 255
10.17 拖网最佳设计方案的选择 262
第十一章 拖网扩张装置设计 264
11.1 扩张装置的主要几何特性 264
11.2 扩张装置的水动力特性 265
11.3 底拖网扩张装置的海底动力特性 273
11.4 扩张装置的平衡和运动稳定性 275
11.5 选择扩张装置类型的基本标准 285
第十二章 拖网系统运动 287
12.1 拖网系统运动理论的发展 287
12.2 拖网系统数学模型图 288
12.3 图示拖网系统的定常运动 291
12.4 拖网系统杆件模型 294
12.5 杆件模型定常运动特性 296
12.6 杆件模型的广义坐标 298
12.7 非定常运动方程 300
12.8 拖网系统的动能 300
12.9 广义力 303
12.10 拖网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 306
12.11 船舶拖力与拖网系统参数的关系 308
12.12 绞机拉力与拖网系统参数的关系 310
12.13 拖网系统运动的数学理论的应用 312
12.14 拖网系统运动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的比较 320
第十三章 刺网 326
13.1 按照捕捞对象和水域特点选择刺网主要特性 326
13.2 刺网材料 328
13.3 刺网捕捞过程的理论模型 328
13.4 刺网在水中的能见度及其颜色 330
13.5 目脚的确定 334
13.6 网线直径的计算 335
13.7 刺网上下纲属具 337
13.8 捕捞时刺网的形状 340
13.9 纲绳的计算 343
13.10 张纲性能的选择 346
第十四章 围网 350
14.1 鱼类特性和围网基本要素的选择 350
14.2 围网捕捞的理论模型 355
14.3 围网长度的确定 358
14.4 围网高度的测定 362
14.5 下纲沉降的时间、速度和深度 363
14.6 网衣特性 367
14.7 确定纲绳特性 372
14.8 括纲特性 373
14.9 围网属具计算 377
14.10 用相似方法计算设计围网的特性 379
第十五章 建网 383
15.1 鱼类行为、网衣特点及建网的基本特性 383
15.2 导向垣网的特性 385
15.3 建网的捕鱼理论模型 387
15.4 圈网类型选择、导网长度及其夹角 389
15.5 用桩柱铺设建网及其强度的计算 391
15.6 漂浮建网、垣网和起鱼部自动沉降和起浮的计算 393
第十六章 底曳网 401
16.1 鱼类习性和底曳网结构特性选择 401
16.2 围捕面积 402
16.3 组合曳纲的计算 405
16.4 曳纲张力 407
16.5 曳纲沉降速度 408
第十七章 地曳网 410
17.1 捕捞原理 410
17.2 目脚尺度 413
17.3 确定地曳网的结构尺寸 414
17.4 确定外负荷及地曳网形状 416
17.5 设计地曳网的一般程序 418
第十八章 延绳钓 419
18.1 渔获量、鱼类特性及延绳的结构要素之间的联系 419
18.2 延绳钓形状与钓钩位置 421
18.3 确定钓钩和支线的强度尺寸 422
18.4 选择干线用绳索 423
第十九章 光诱渔具 427
19.1 鱼类在光场中的行为 427
19.2 光源作用区域及其功率的计算 429
19.3 吸住鱼类条件的计算 431
19.4 鱼泵功率 435
19.5 提网特性 437
第二十章 电捕渔具 442
20.1 水域特性和电捕的目的任务 442
20.2 鱼类在电场中的行为 443
20.3 影响电场对鱼类刺激作用量度的因素 445
20.4 设计电捕设备的一般任务 448
20.5 电工计算图 449
20.6 电拖网和电曳网的电极系统计算 455
20.7 电场特性模拟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