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曲玉波,朱成全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841122
  • 页数:1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在比较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础上,充分强调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又强调在实践观上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充分而又科学,全面而又准确地理解实践,正确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是贯穿全书的指导原则。本书旨在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能力。□章节目录:一.绪论哲学1.哲学是什么2.哲学的基本问题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发展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与方法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物质及其存在的方式1.哲学观的历史发展2.物质的存在形式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1.实践的本质和形式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实践是人和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4.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4.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 1

一、哲学是什么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4

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7

四、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 1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17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作用 1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2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2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2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发展 23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与方法 25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30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30

一、哲学物质观的历史发展 30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34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40

一、实践的本质和形式 40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42

三、实践是人和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43

四、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 45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6

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6

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48

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54

四、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57

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意义 59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62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62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62

二、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63

三、系统观点与世界的普遍联系 64

第二节 世界的永恒发展 66

一、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6

二、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67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71

一、原因和结果 71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73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75

四、内容和形式 77

五、现象和本质 79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82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82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82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88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93

一、质、量、度 93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关系 95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及其意义 98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99

一、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99

二、辩证的否定观 100

三、两种对立的否定观 101

四、否定之否定 101

第五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04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104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04

二、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反映 106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11

第二节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13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13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116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17

第三节 真理 118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18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20

三、实践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中的作用 122

第六章 人类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26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本质 126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26

二、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127

三、社会有机体系统及基本结构 128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 130

一、生产力系统 130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2

三、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类型 133

四、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136

第三节 社会政治结构 138

一、国家的起源 138

二、国家的特征 139

三、国家的职能 140

四、国体和政体 142

第四节 社会意识的构成 143

一、社会意识的构成 143

二、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145

三、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49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 151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51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51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56

第二节 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及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60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60

二、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62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改革 166

第三节 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69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69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73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75

第八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177

第一节 社会进步 177

一、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 177

二、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178

三、社会进步的标准 179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8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对人的本质的探索 18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183

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85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 189

一、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89

二、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190

三、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