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先秦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 1
第一节 先秦妇女观概述 2
一 殷商妇女观概述 2
二 周代哲学意义上的妇女观 15
三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妇女观 21
第二节 《诗经》中的淑女形象与其正统地位 41
一 《诗经》的教化功能与其在塑造女性上的体现 43
二 “淑女”的内涵及其伦理道德性 47
三 “淑女”所应履行的职责 53
四 思妇、弃妇、恋爱女性所体现的“淑女”性 67
第三节 屈原楚辞神女主题及美人香草传统的确立 84
一 屈原楚辞神女主题产生的基础 84
二 屈原楚辞神女与娱忧功能 90
三 宓妃形象及其政治隐喻 96
四 美人香草传统的确立 105
第二章 汉代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 116
第一节 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 117
一 战国秦汉儒家妇女观回顾 117
二 西汉男尊女卑的妇女观及其演变 119
三 东汉男尊女卑妇女观的强权化与实用化 124
四 汉代女性对儒家妇女观的反抗与不就范 131
第二节 刘向《列女传》经典妇女观的建立及其传播途径与文学影响 135
一 刘向《列女传》经典妇女观的建立 136
二 《列女传》故事传播途径 145
三 《列女传》妇女观对汉乐府女性形象的影响 151
第三节 汉乐府中的贤妻形象—汉代大众妇女的典范 154
第四节 汉代文人对女性色欲的体认及其在汉赋中的表现 168
一 女色之丽与道德讽谏 168
二 邂逅美女与好色 175
三 放臣与逐妇:君臣情与夫妇情 182
四 东汉美人特征及赋家对美人的态度 188
第五节 情感觉醒与汉末文人五言诗中的思妇 195
第三章 汉魏时期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 204
第一节 曹魏统治者物化女性的妇女观 205
一 政治上歧视女性 206
二 生活上重女色 214
三 女性的被物化 218
第二节 建安文人妇女观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 221
一 哀时言志主题下的同情女性之作 221
二 建安文人作品中对女性灵与肉的向往 230
三 徐幹笔下的思妇形象及文人自觉的代言体创作 239
第三节 曹植儒家人伦美德的妇女观 250
一 重塑儒家理想的妇女观 250
二 具有人伦美德的女性形象之特点 259
第四章 正始玄学与女性形象的转变 271
第一节 阮籍与嵇康的妇女观及对女性的抒写 272
一 重情色而无累于情色 273
二 女性形象走向玄虚化与象征性 282
第二节 傅玄妇女诗及其对女性命运的思索 287
一 傅玄妇女诗思考妇女命运的特色 288
二 傅玄妇女诗产生的社会原因及文学内部原因 292
第五章 两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 298
第一节 两晋士人妇女观概述 300
一 重女性才识 300
二 礼法宽容 320
三 妇风开放 331
四 妇妒盛行 340
第二节 西晋文人妇女观及追求夫妻同心的思妇形象 348
一 西晋文人钟情“儿女情” 348
二 “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理性而隐忍的思妇形象 358
第三节 东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367
一 仙传与志怪小说中的仙女与鬼女形象 368
二 杨羲仙道诗与其中的女仙形象 390
参考文献 406
后记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