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篇 数学基础知识 1
第一章 空间曲线 1
第一节 向量函数 1
第二节 向量函数的导数和微分 4
第三节 向量函数的常用性质 5
第四节 向量函数的台劳公式 7
第五节 空间曲线的表示及其正则性 8
第六节 曲线的弧长参数和单位切向量 10
第七节 伴随三面形 12
第八节 密切平面 14
第九节 曲线的曲率 16
第十节 曲线的挠率 18
第十一节 弗朗内公式 20
第十二节 曲线在正则点附近的结构 22
第十三节 平面曲线族的包络 24
第十四节 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族的包络 26
第十五节 平面曲线族及其包络的综合曲率 28
第二章 空间曲面 30
第一节 空间曲面的表示 30
第二节 曲面上的曲线及其切向量 34
第三节 曲面的法向量和切平面方程 37
第四节 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 39
第五节 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 42
第六节 法曲率和麦尼埃定理 44
第七节 杜班标形和欧拉公式 46
第八节 主曲率的确定和曲面上点的分类 48
第九节 曲率线和罗德里克方程 50
第十节 单参数曲面族的包络 52
第十一节 显示和隐式表示的曲面族的包络 54
第十二节 曲面族的脊线 56
第二篇 包络法和空间啮合原理 61
第三章 包络法(一) 61
第一节 空间啮合一般坐标系 61
第二节 算符及其性质 65
第三节 对坐标变量的相似微分算符 73
第四节 曲面族及其包络 78
第五节 接触线及由其组成的∑1和? 83
第六节 曲面上曲线族的包络线 87
第七节 包络面上接触线的包络线 92
第八节 母面上接触线的包络线 94
第九节 应用实例分析 99
第四章 包络法(二) 106
第一节 一类界点 106
第二节 二类界点和二次接触 110
第三节 二闪包络的包络面和接触线 115
第四节 二次包络的界限曲线 121
第五节 二次作用面 129
第五章 平面族包络和蜗杆曲面 133
第一节 平面族的包络 133
第二节 平面包络蜗杆曲面的几何形状 137
第三节 蜗杆曲面第一、第二基本量 139
第四节 蜗杆曲面的主曲率和曲率线 141
第五节 蜗杆曲面在脊线附近的结构 144
第六节 蜗杆曲面的根切 146
第六章 诱导法曲率 151
第一节 相切曲面的相对法曲率 151
第二节 共轭曲面的诱导法曲率 157
第三节 综合曲率 160
第四节 平面包络蜗轮副的综合曲率 167
第三篇 SG-71型蜗轮副 174
第七章 第一次包络过程 174
第一节 概述 174
第二节 坐标设置及其变换 177
第三节 母平面方程和啮合方程 180
第四节 母平面上的接触线 182
第五节 母面上接触线的包格线——二界曲线 187
第六节 接触线与相对滑动速度间的夹角——润滑角 194
第七节 接触线分析 195
第八章 蜗杆的几何特性 200
第一节 蜗杆的齿面方程 200
第二节 蜗杆的齿廓 204
第三节 蜗杆螺旋升角 212
第四节 蜗杆齿面的非工作区 217
第五节 蜗杆齿面的根切 226
第六节 非工作区和根切的综合分析 232
第七节 蜗杆轴向齿厚 235
第八节 蜗杆齿面的主曲率——平面一次包络蜗轮副的综合曲率 240
第九章 第二次包络过程 247
第一节 SG-71型蜗轮副的类型 247
第二节 坐标设置及其变换 248
第三节 接触线和相对综合曲率半径 250
第四节 接触线分析 260
第五节 直线弧面蜗杆传动 272
第六节 第Ⅱ类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 275
第十章 SG-71型蜗轮副的设计计算 282
第一节 主要参数选择原则 283
第二节 几何尺寸计算 285
第三节 非工作区和根切的验算 288
第四节 蜗杆齿顶厚度的验算 289
第五节 设计计算实例 333
第十一章 电子计算机程序 339
第一节 接触线和综合曲率半径计算机程序 339
第二节 一界曲线和非工作区判别线计算机程序 349
第三节 计算圆齿厚与齿顶厚计算机程序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