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综论 1
第一章 “亦知或被才名折”—刘禹锡贬谪朗州的背景与经过 1
第一节 中唐积弊与“永贞革新” 2
第二节 才名累折与朋党物议 8
第三节 南下路线及途中诗歌 17
第二章 “枉渚逢春十度伤”—刘禹锡在朗州的谪居生活 28
第一节 城隅孤栖 28
第二节 忧愤多病 31
第三节 葬马龙泉 34
第四节 丧妻悼亡 36
第五节 向佛亲禅 41
第六节 交友读书 47
第三章 “城边流水桃花过”—刘禹锡脚下的朗州山水 53
第一节 南国风候 53
第二节 水乡烟波 58
第三节 枉诸孤峰 63
第四节 阳山神庙 69
第五节 桃源洞天 73
第四章 “氓谣俚音俪风什”—刘禹锡眼里的朗州风俗 80
第一节 巫风淫祀 81
第二节 江岸踏歌 85
第三节 游女采菱 91
第四节 龙舟竞渡 95
第五章 “市桥广陌资渔猎”—刘禹锡笔下的朗州经济 103
第一节 畲田与果茶 103
第二节 打渔与淘金 111
第三节 市场与商贾 115
第四节 机械与技术 119
第六章 “山川风物”“骚人所赋”—刘禹锡诗文中的朗州古迹 122
第一节 善卷高风 124
第二节 两汉古城 127
第三节 伏波遗迹 132
第七章 “蹈道心一”“俟时志坚”—刘禹锡朗州时期的政治态度 137
第一节 坚持统一的国家观念 138
第二节 坚持革新的政治主张 141
第三节 坚持抗争的耿介气节 150
第四节 坚持进取的执着精神 156
第八章 “阴助教化”“总持人天”—刘禹锡朗州时期的宗教观念 163
第一节 “阴助教化”的“补治”观 164
第二节 “虚静致慧”的“陶冶”观 170
第三节 “救善去恶”的普慈观 174
第四节 慕道诗歌与羡仙情怀 177
第九章 “天人交胜”“日新为道”—刘禹锡朗州时期的哲学思想 182
第一节 刘禹锡天人观的形成与提出 183
第二节 “天人相胜还相用”的内涵与实质 190
第三节 “主张其时”、“日新为道”的发展观 199
第十章 “焦思穷笔精”—刘禹锡朗州创作的艺术开拓 203
第一节 “立言”、“体物”的文赋 204
第二节 “讽托幽远”的寓言诗 215
第三节 “含思婉转”的民歌体 225
第十一章 “刘梦得来诗境阔”—刘禹锡朗州诗文的地方渊源与影响 240
第一节 对屈骚的继承与发展 241
第二节 对武陵后人的沾溉与影响 268
下篇考释 279
第十二章 刘禹锡朗州作品系年举证 279
第一节 可以准确系年的朗州作品 280
第二节 不能准确系年的朗州作品 304
第三节 尚有异议的朗州作品 319
第十三章 刘禹锡朗州作品地理、古迹、人物考 336
第一节 朗州地名考 336
第二节 朗州古迹考 352
第三节 朗州人物考 357
附录一:刘禹锡朗州作品检索 365
附录二:刘禹锡任职变迁表 373
附录三:近十年刘禹锡研究论文目录 376
附录四:参考书目 386
后记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