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类文化的视觉转型与春节联欢晚会当代文化地位的凸显 1
一、人类文化的历史形态 1
二、电视作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主导地位的逐步确立 4
三、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国当代电视审美文化中地位的凸显 6
第二章 春节联欢晚会的本体研究 12
第一节 神圣时间的镜像体验 12
一、时间的两种原型体验:日常时间与神圣时间 13
二、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本土文化深层意识的神圣时间 15
(一)仪式化与年俗传统的集体无意识 15
(二)神圣性与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识 18
(一)镜像生存 21
三、神圣时间与镜像体验:生活世界与符号世界的内在同一 21
(二)超越仿像 24
第二节 中国化的狂欢 28
一、乐感文化:“中国化狂欢”的历史情结 29
(一)“和”文化与乐感文化 29
(二)乐感文化基因与春节联欢晚会 30
二、中和之乐:“中国化狂欢”的当代阐释 31
(一)中——“狂欢”的中国化法则 32
(二)和——“狂欢”的中国化理想 38
第三节 后审美语境的审美肯定 42
一、创作心态:人文理性对工具理性的超越 44
二、观赏态度:仪式化静观对附庸伴随的匡正 45
三、审美客体:整一性从碎片化中的傲出 48
四、审美主体:集体性对个体化的反拨 50
五、审美评估:重读性价值对消费性价值的否定 53
第三章 春节联欢晚会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变迁 59
第一节 80年代初—90年代初:在文化的审美理想中高歌劲舞 60
一、拓展大众艺术领域 61
(一)港台歌曲正式登陆 61
(二)小品登上大雅之堂 64
(三)节目品种花样迭出 67
(四)晚会模式不断成熟 71
二、引领大众审美风尚 75
(一)引领服装服饰潮流 76
(二)开启视觉审美风尚——形象包装 78
三、转移大众审美趣味 81
第二节 90年代中期以后:在文化的消费转型中分享艰难 84
一、审美空间的相对性剥夺 85
二、文化角色的喜剧性变换:由引领者到追随者 88
三、消费意识形态的潜在分有 91
(一)技术的异化 91
(二)精品的贬值 94
第四章 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研究 102
第一节 歌曲节目研究 103
一、形式:流畅动听的旋律 103
二、内容:时代情绪的真情抒怀 108
(一)表演:“笑”的幽默表演性 118
一、艺术分析:喜剧艺术要用喜剧的表现手法 118
第二节 相声小品节目研究 118
(二)创作:喜剧艺术要用喜剧的结构方式 122
二、文化解读:人文热点的浓缩升华 132
第三节 舞蹈节目研究 135
一、舞蹈节目的美与局限 135
二、生命之舞:舞蹈的“现象学”出路 145
第四节 戏曲节目研究 148
一、春节晚会戏曲节目的表演性本体 148
二、戏曲节目的形态分析 152
第五节 精品节目的一般规律 161
一、文化的“相关性”:共同美 161
二、艺术的“相异性”:这一个 165
第五章 春节联欢晚会的比较研究 172
第一节 国内研究:美感文艺与快感文艺——春节联欢晚会与游戏娱乐节目之比较 173
一、生产:艺术生产与欲望生产 174
二、规则:教化原则与快乐原则 177
三、效果:精神超越性与当下身体感 180
第二节 国际研究:本土化艺术与全球化艺术——春节联欢晚会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之比较 185
一、形式有别:综艺符号的“有国界”与器乐符号的“无国界” 186
二、内涵相异:民族艺术与国际艺术 192
(一)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不同摆放 192
(二)本土文化的不同自我意识 194
第六章 春节联欢晚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
第一节 自身之外的原因 202
一、创作与接受的不同速率 203
二、众语喧哗中的发声困境 204
三、审美餍足之后的更高期待 206
第二节 自身之内的问题 208
一、真问题与假问题 208
二、真问题:形式大于内容 210
(一)硬件包装极尽华美 211
(二)文本软件偏重形式 213
三、真问题:艺术创作缺乏对生活的深度审美体验 220
第三节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春节联欢晚会摆脱窘境的根本对策 225
一、价值取向要定位于平民 226
二、努力提高认识水平 228
三、加强积淀文化与美学素养 232
附录一 历届春节联欢晚会港台歌星名单 236
附录二 历届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节目单 238
附录三 历届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导演名单 241
附录四 春节联欢晚会舞美、灯光设计图例 242
附录五 中国电视文艺抽样节目单 244
附录六 2002年中国各大频道春节晚会收视率对比图 258
参考书目 259
续篇 266
谈谈中国老百姓的春节晚会“情结” 266
春节联欢晚会20周年回顾 269
“请你给她多一点爱”——亟需理性关怀的春节联欢晚会 294
后记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