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 1
导论 1
第一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出现时期 15
的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 15
第一章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现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7
第一节乌托邦的理想国 17
一莫尔 18
二乌托邦的理想国 19
第二节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22
一闵采尔 23
二具有共产主义微光的空想社会主义 24
第三节太阳城的理想社会制度 26
一康帕内拉 27
二康帕内拉理想的《太阳城》社会 28
第四节自由共和国的理想社会制度 31
一 温斯坦莱 32
二 “自由共和国”的理想社会 33
主义 37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出现的中期空想社会 37
第一节 《自然法典》描绘的共产主义理想国 38
一摩莱里及其著作 38
二摩莱里的共产主义理想国 39
第二节 巴斯达式的共产主义 43
一马布利及其著作 43
二与重农学派的论战和斯巴达式的共产主 44
义主张 44
一巴贝夫和平等派运动 47
第三节 “平等共和国”的空想共产主义 47
二 “平等共和国”的理想 49
第三章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时期出现的晚期空想社会主义 56
第一节实业制度理想社会 58
一圣西门及其著作 58
二实业制度的学说 60
第二节和谐制度理想社会 68
一傅立叶及其著作 68
二 “和谐制度”的学说 70
第三节劳动公社理想社会 80
一欧文及其著作 81
二 “劳动公社”的学说 85
第四章空想社会主义的尾声 96
第一节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尾声 96
一 伊加利亚共产主义理想社会 97
二平等共和国的理想社会 100
三 “共产主义大家庭”的理想社会 102
四 “民主共产主义家庭联盟”的理想社会 107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尾声在中国的表现 112
一 “太平天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13
二 《大同书》的空想社会主义 115
三孙中山民生主义体现的空想社会主义 119
第二篇 自由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社会主义 125
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发展 125
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127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重大意义的世界观转变 127
一 早期的马克思及其思想的重要转变 127
二早期的恩格斯及其思想的重要转变 132
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过程 133
一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合作的开始 134
二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奠定了世界观的科学基础 135
论的进一步发展 139
三剩余价值的开始揭示与无产阶级革命理 139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40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141
二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式诞生 143
第六章科学社会主义在革命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得到重大发展 148
第一节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深化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149
一关于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 149
纲领 149
二关于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 151
策略 151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解放运动理论得到发展的重要时期 162
第二节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理论的重要发展 162
二论东方民族的解放斗争 163
三对波兰、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论述 164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论证 165
一 “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的重要著 166
作” 166
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坚实的基 167
石 167
性 170
三 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基础上科学 170
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 170
四科学地预见了未来的社会 172
第四节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初步尝试及其经验总结 175
一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建立统治 176
的第一次尝试 176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 177
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取自身 177
的解放 177
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178
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可以使劳 178
四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经历一系列 179
将把环境和人都完全改变的历史过程 179
第七章资本主义相对和平发展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系统发展 182
第一节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进一步系统阐述 182
一 坚持政治斗争,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 183
二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 184
三革命的客观规律与无产阶级的正确策略 186
四 要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根本改造,首先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188
阐述 189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系统 189
一 《哥达纲领批判》 190
二通过对“自由国家”观点的批判,进一 191
步深化和发展了关于过渡时期与无产阶 191
级专政的理论 191
三制定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学说 193
第三节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 195
一 《反杜林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系统阐发 196
二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97
三 《法德农民问题》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政策 202
四关于工人政党建设的思想 204
第四节 19世纪中后期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208
一德国著名工人运动代表人物李卜克内 208
西、倍倍尔、梅林的贡献 208
二保·拉法格、安·拉布里奥拉关于社会 212
主义问题的论述 212
第五节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各 215
种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 215
一 前期的考茨基和后期的考茨基 215
二普列汉诺夫的贡献和悲剧 218
三其他各种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 222
大发展 234
第三篇 帝国主义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的重 234
第八章列宁为捍卫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斗争 235
第一节帝国主义时代与修正主义的出现 235
一修正主义是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 236
二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斗争 237
第二节列宁捍卫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事业 238
一 列宁与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239
证了俄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240
二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俄国,科学论 240
第三节列宁制定了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 242
一为什么要建党 242
二建立什么样的政党 244
三 《进一步,退两步》 245
第四节 列宁对民主革命理论和策略的丰富与发展 248
一1905年革命与列宁民主革命理论 249
二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是能否彻底完成 249
民生革命决定性条件 249
现对农民的领导问题 250
三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能否实 250
四 人民武装起义和工农民主专政是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251
五不停顿地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 252
革命 252
第九章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254
第一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254
一帝国主义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迫切要求 255
回答的新课题 255
二 《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 256
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学说 259
第二节 “一国胜利论” 259
一无产阶级不能单独在一国胜利与可以首 259
二关于革命的形势和主客观条件 261
第三节关于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理论的新发展 262
一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问题 262
二民族纲领的中心问题 263
三 自决权与社会主义 264
第四节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266
一 “二月革命”与《四月提纲》 266
第四篇 科学社会主义开始取代资本主义 274
的现实发展 274
第十章十月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社会的现实 275
第一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 276
一列宁对过渡时期理论的发展 276
二 列宁关于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论著 278
第二节 “战时共产主义”与“直接过渡”的探索 282
一 “战时共产主义” 283
二 “直接共产主义”的失误 285
二列宁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 286
第三节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科学结论 286
一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必须通过市 286
场,通过商品关系同农民经济结合起来 286
作《国家与革命》 286
二落后国家要利用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 288
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88
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89
三通过合作制使城乡居民过渡到社会主义 289
第十一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上层建筑的理论 292
第一节关于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问题 292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293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任务 296
三 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 297
四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 299
第二节关于政党的建设问题 300
一 无产阶级执政党在无产阶级专政中的领导作用 301
二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302
第三节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 306
一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建成社会主义的重 307
要保证 307
二充分利用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科技 309
成果 309
三重视人类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310
第四节建立第三国际和关于世界革命的论述 311
一无产阶级的事业是国际的事业 312
二建立第三国际的理论原则 313
三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对党的策略理论的发展 314
四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316
第十二章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实践与评价 321
第一节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思想 322
一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斗争,坚持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322
二斯大林与布哈林有着不同理解的新经济 326
政策及其实践 326
三斯大林指导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 330
四斯大林指导农业集体化的思想 333
五斯大林指导科设技术发展和培养建设人 336
材的思想 336
第二节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政治斗争的指导思想 338
一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和国家理论问题 339
二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343
第三节 斯大林其他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建树及对历史地位的评价 345
一斯大林领导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346
利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346
二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347
三对首次直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践最久 352
的斯大林功过评价问题 352
第十三章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 355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356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56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57
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立场 360
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60
第二节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62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362
二关于无产阶级的军事学说 364
三关于无产阶级政策和策略 365
四 关于无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工作 366
五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367
一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69
第三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369
二毛泽东晚年产生的错误及其背景 372
三 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373
第五篇 当代诸多社会主义遍及全球的发 377
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阶 377
段 377
第十四章共产党工人党执政国家的社会主义 379
第一节苏联的社会主义 380
一赫鲁晓夫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80
二勃列日湟夫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84
三 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90
四 戈尔巴乔夫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92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398
一 中国的国情与艰苦的摸索 399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01
三 以加快和深化改革为主题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407
第三节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 411
一铁托的“自治社会主义”观点和实践 411
二 自治社会主义的成就和铁托以后有待解决的问题 416
第四节匈牙利的社会主义 417
一 介于南斯拉夫和苏联模式之间的匈牙利经济政治体制 417
问题 422
二匈牙利社会主义模式的成就和前进中的 422
第五节其他共产党工人党执政的社会主义 424
一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 424
二波兰的社会主义 428
三保加利亚的社会主义 430
四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 433
五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 435
六阿尔巴尼亚的社会主义 438
七朝鲜的社会主义 439
八蒙古的社会主义 442
九越南的社会主义 443
十老挝的社会主义 445
十一古巴的社会主义 446
第十五章未执政的共产党工人党的社会主义 451
第一节 “欧共”的社会主义 452
一 “欧共”的含义和现状 452
二葛兰西与“欧共”思想的形成 454
三 “欧共”的基本理论及其特点 458
第二节西方其他共产党的社会主义 462
一 西方各新老共产党的近况 462
二老共产党的主要观点 465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各共产党的社会主义 467
一发展中各国共产党的概况 468
二发展中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 469
第十六章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 473
第一节社会民主党的历史和现状 474
一社会党和社会党国际 474
二社会民主党的现状和基本理论政策 476
第二节 社会党的实力影响及其发展前景 479
一现在世界上社会党的影响 479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481
第十七章其他发展中国家执政党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 483
第一节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 483
一 印度尼赫鲁国大党的社会主义 484
二缅甸吴奈温纲领党的社会主义 486
三斯里兰卡的议会民主社会主义 490
四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 491
第二节阿拉伯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 494
一叙利亚和伊拉克复兴社会党的社会主义 495
二埃及纳赛尔的合作民主社会主义 498
三利比亚卡扎菲的“世界第三理论” 500
义 501
四阿尔及利亚贝拉和布迈丁的自管社会主 501
五突尼斯布尔吉巴的宪政社会主义 504
第三节热带非洲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 505
一 自称“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 506
二热带非洲的民主社会主义 507
三尼雷尔的“乌贾马社会主义” 509
第四节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 512
一圭亚那伯那姆的合作社会主义 512
二尼加拉瓜的社会主义 513
三军事社会主义 514
四智利阿连德的社会主义 515
五天主教社会主义 516
六格瓦拉社会主义 516
第十八章背离科学社会主义更远的现代其他社会主义流派 522
第一节现代托派的社会主义 522
一现代托派组织 522
二现代托派社会主义理论 523
第二节现代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 524
一现代无政府主义组织 524
二现代无政府主义理论 525
一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由来 526
第三节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社会主义” 526
二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527
第十九章遍及全球的诸多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类比 529
第一节多极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科学分类 529
一社会主义的空前繁荣及其科学分类的方 530
法问题 530
二 当代社会主义的初步试分类 531
第二节多种社会主义体制的科学类比 536
一形成多种社会主义体制的历史和现实因 536
素 536
二社会主义体制的基本类比 539
第二十章 改革是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伟大历史任务 549
第一节社会主义事业在全世界的伟大胜利与面临的挑战 550
一 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当代最强大的世界潮流 550
二 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553
第二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560
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561
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普遍原理 564
第三节 改革的深化与科学社会主义新的大发展 569
一 改革正待深入发展 570
二 改革将开创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573
结束语——迎接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579
编后记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