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小传 3
在父亲的影响下 3
投笔从戎 6
恋爱时光 9
求学生涯 12
在坎坷中跋涉 16
荣誉与耻辱 19
《万历十五年》 22
尾声 25
一、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因素 29
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29
影响统一的主要因素:地理条件 30
文化凝聚力不可夸大 35
中国社会演变的动力:均田制 39
中国古代的政治模式:官僚主义 44
二、中国历史发展的轮廓 50
制度与文化的奠基:从周公到孔子 51
确定中国历史的主调:第一帝国 55
社会的重新整合:长期的分裂 60
尝试货币改革的失败:第二帝国 65
收敛与退缩:第三帝国 70
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革命:中国长期革命 75
三、中国历史的开端 81
封建制度的确立者:周公 81
从“克己复礼”到“百家争鸣”:孔孟思想的流变 85
计划经济的原始风格:李悝变法 90
四、第一帝国——秦汉(上) 96
开创中国政治的早熟:秦始皇 96
并非商人参政:汉武帝 101
外戚的最高典范:霍光 106
五、第一帝国——秦汉(下) 114
毕竟是书生:王莽 114
最成功的人士:刘秀 119
瓦解汉朝的工具:党锢之祸 125
六、长期的分裂——魏晋南北朝(上) 132
乱世枭雄有局限:曹操 132
以军统民的失败:西晋 138
长期分裂的确立:淝水之战 142
七、长期的分裂——魏晋南北朝(下) 149
与自然力量对抗:南朝北伐 149
中国再统一的工具:孝文帝改革 154
文教体系的产生:分裂中的积极因素 160
不了解自己的地位:隋炀帝 167
八、第二帝国——隋唐宋(上) 167
帝王将相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 172
史学家的为难处:武则天 177
沉重的隐患:开元盛世 182
九、第二帝国——隋唐宋(中) 188
两种体系的冲突:安史之乱 188
新旧交替的代价:藩镇割据 193
推动历史的工具:黄巢 197
政治与国防重心的东移:五代十国 202
权力的重塑:赵匡胤 208
十、第二帝国——隋唐宋(下) 208
财政税收商业化:王安石变法 213
农业国家的现代化困境:贾似道买公田 218
十一、第三帝国——明清(上) 224
文化冲突的尴尬:忽必烈 224
彻底的“复古”:朱元璋 228
被夸大的改革:一条鞭法 232
明清无“资本主义萌芽” 237
十二、第三帝国——明清(下) 243
弥补中国的缺陷:清军入关 243
中央集权的巅峰:康乾盛世 248
不明智的退缩:闭关锁国 253
长期革命的准备阶段: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 259
十三、长期革命 259
高层与低层的脱节:辛亥革命 263
悲剧性的过渡人物:蒋介石 268
创造新的低层:土地改革 271
十四、世界资本主义 274
商业系统=资本主义 274
简单化的数字管理:威尼斯的经验 278
进取与保守的统一:荷兰的兴起 282
改造英国的高层:光荣革命 287
一、黄仁宇现象——刘志琴 295
附录 295
二、黄仁宇学术著作概况 301
《万历十五年》 301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305
《放宽历史的视界》 307
《中国大历史》 308
《十六世纪中国明代之财政与税收》 310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312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314
三、参考书目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