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译者序 1
前言 1
第一部分 能力成熟度模型导论 1
第1章 能力成熟度模型概述 1
1.1 等级1:初始级 5
1.2 等级2:可重复级 5
1.3 等级3:已定义级 6
1.4 等级4:已管理级 7
1.5 等级5:优化级 8
1.6 CMM“精神” 8
1.7 本章小结 9
第二部分 CMM等级2:可重复级 13
第2章 CMM等级2概述 13
2.1 寻找达到CMM等级2的合理动机 13
2.2 迈出第一步:进入等级2 14
2.1.3 组织内部的资源支持 14
2.1.1 广泛的组织支持 14
2.1.2 对新方法的承诺 14
2.3 CMM等级2的关键过程域 15
2.3.1 需求管理 15
2.3.2 软件项目策划 16
2.3.3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 16
2.3.4 配置管理 16
2.3.5 软件质量保证 16
2.4 看看你的组织 17
2.3.6 软件子合同管理 17
2.5 各关键过程域内部的关键实践 18
2.5.1 需求管理 18
2.5.2 软件项目策划 19
2.5.3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 21
2.5.4 软件配置管理 23
2.5.5 软件质量保证 24
2.5.6 软件子合同管理 25
2.6 本章小结 27
3.1 需要何种结构 29
第3章 创建等级2结构 29
3.2 需要的最小资源是什么 30
3.2.1 需求管理 31
3.2.2 软件项目策划 32
3.2.3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 32
3.2.4 配置管理 32
3.2.5 软件质量保证 33
3.4 支持对CMM等级2结构的实现 34
3.3 “足够的资源和资金”的含义是什么 34
3.5 本章小结 35
第4章 创建等级2过程 37
4.1 看看现有的过程 37
4.1.1 过程不需要做到的 38
4.1.2 过程应该做到的 38
4.2 哪些过程适用于CMM等级2 38
4.2.1 需求管理过程 39
4.2.2 项目策划 40
4.2.3 估计规程 43
4.2.4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 45
4.2.5 软件配置管理 48
4.2.6 更改控制规程 51
4.2.7 软件质量保证 52
4.2.8 高层管理者评审 57
4.3 支持过程 57
4.4 本章小结 59
第5章 创建等级2培训大纲 61
5.1 CMM要求何种培训 62
5.2 哪些人应接受培训 63
5.3 项目策划的培训需求 65
5.4 项目跟踪与监督的培训需求 66
5.5 软件配置管理的培训需求 67
5.6 软件质量保证的培训需求 69
5.7 培训大纲的正规化程度 70
5.7.1 结构化培训形式 70
5.7.2 应用领域定向培训形式 71
5.8 支持培训职责 72
5.9 本章小结 73
第6章 创建等级2方针 75
6.1 推荐哪些方针 76
6.2 高效率方针经理的7个习惯 77
6.2.1 识别所有者 77
6.2.2 深思熟虑 78
6.2.3 编写方针 78
6.2.4 评审方针 78
6.2.5 批准方针 78
6.3.1 需求管理方针 79
6.3 创建符合等级2的方针 79
6.2.7 维护方针 79
6.2.6 发布方针 79
6.3.2 项目策划方针 80
6.3.3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方针 80
6.3.4 配置管理方针 81
6.3.5 软件质量保证方针 81
6.4 支持方针 82
6.5 本章小结 82
第7章 子合同管理 85
7.1 子合同管理是项目范围的延伸 85
7.2 子合同管理目标 86
7.3.1 子合同经理的作用 87
7.3 支持项目管理的等级2结构 87
7.3.2 为角色提供资源与资金 88
7.4 子合同管理过程与规程 89
7.4.1 供应商选择规程 89
7.4.2 合同创建过程 90
7.4.3 工作计划模板 91
7.4.4 工作计划编制过程 93
7.4.6 工作计划更改规程 94
7.4.5 SDP评审与批准的规程 94
7.4.7 SCM与SQA评审规程 96
7.4.8 接收验证规程 97
7.5 等级2子合同管理的培训 99
7.6 等级2的子合同管理方针 100
7.7 支持子合同管理活动 101
7.7.1 任命子合同经理 101
7.7.2 培训 101
7.8 本章小结 102
7.7.3 过程与管理文档 102
7.7.4 管理材料 102
第三部分 等级3:已定义级 107
第8章 CMM等级3概述 107
8.1 等级2上的并行实施 109
8.2 等级3的关键过程域 110
8.2.1 组织过程焦点 110
8.2.2 组织过程定义 110
8.2.5 软件产品工程 111
8.2.4 集成软件管理 111
8.2.3 培训大纲 111
8.2.6 组间协调 112
8.2.7 同行评审 112
8.3 等级3的关键实践域 112
8.3.1 组织过程焦点 113
8.3.2 组织过程定义 114
8.3.3 培训大纲 115
8.3.4 集成软件管理 117
8.3.5 软件产品工程 118
8.3.6 组间协调 119
8.3.7 同行评审 121
8.4 本章小结 122
第9章 聚焦于组织的过程改进 123
9.1 另一种描述等级3 KPA的方式 124
9.2 对软件过程改进的管理 125
9.3.1 高层管理者的倡导 126
9.3.2 组建并投资SEPG 126
9.3 用于过程聚焦的合理结构 126
9.3.3 建立支持SEPG的联系渠道 128
9.3.4 结构小结 128
9.4 用于管理组织的SPI焦点的过程 129
9.4.1 SPI计划 129
9.4.2 编写SPI计划的模板 130
9.4.3 SPI计划的创建过程 138
9.5 为支持组织过程焦点而进行培训 142
9.5.1 培训开始之前 142
9.5.2 SEPG培训 143
9.5.3 对SEPG支持联络员的定向培训 144
9.5.4 定向培训工作人员以聚焦于过程改进 145
9.5.5 有关评价人员的培训 146
9.5.6 OPF培训是一种准备 146
9.6 有关组织过程焦点的方针 147
9.7 支持组织的过程焦点 147
9.7.1 结构 148
9.7.2 过程 148
9.7.3 培训 148
9.8 本章小结 149
9.7.4 方针 149
第10章 组织过程定义 151
10.1 创建一种确定的业务方式 151
10.2 组织过程定义KPA的目标 152
10.3 支持组织过程定义的结构 153
10.4 OPD过程 154
10.4.1 建立标准软件过程集 154
104.2 定义已获批准的软件生命周期 157
10.4.3 创建SSPS库/仓库 159
10.4.4 定义剪裁指南 160
10.4.5 测量数据库 162
10.5 有关组织过程定义的培训 165
10.5.1 SEPG及其联络员的可能培训课程 166
10.5.2 经理和一线工作者的可能培训课程 167
10.5.3 过程定义培训是一种准备 168
10.6 有关等级3组织过程定义的方针 168
10.7 支持组织过程定义 169
10.7.2 过程 170
10.7.1 结构 170
10.7.3 培训 171
10.7.4 方针 171
10.8 本章小结 171
第11章 创建等级3结构 173
11.1 回顾等级2的典型结构元素 173
11.2 等级3的结构元素 176
11.2.1 培训大纲 177
11.2.2 集成软件管理 179
11.2.3 软件产品工程 180
11.2.4 组间协调 182
11.2.5 同行评审 183
11.3 等级3组织结构存在的证据 185
11.3.1 项目团队成员 185
11.3.2 个人简历、工作描述、职员任命表 186
11.3.3 培训材料 186
11.3.4 工具清单 186
11.3.5 组织结构图中的岗位 186
11.4 本章小结 187
11.3.6 资金和预算分配 187
第12章 创建等级3过程 189
12.1 同行评审过程 189
12.1.1 同行评审计划模板 190
12.1.2 同行评审过程 192
12.2 培训大纲过程 196
12.2.1 培训课程摘要模板 197
12.2.2 培训计划模板 199
12.3 软件产品工程过程 202
12.2.3 培训计划批准过程 202
12.3.1 开发生存周期的阶段 203
12.3.2 扩展软件项目策划 204
12.3.3 SDP中的软件工程附加项 205
12.3.4 扩展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 207
12.4 集成软件管理过程 207
12.4.1 SSPS的剪裁指南 208
12.4.2 等级3软件开发计划 209
12.4.3 SDP批准规程 209
12.4.4 管理SDP 210
12.5 组间协调过程 211
12.5.1 扩展软件策划和软件跟踪的作用 212
12.5.2 组间协调计划的模板 212
12.5.3 组间协调计划的批准过程 214
12.6 支持使用等级3过程的工件 215
12.6.1 计划模板 215
12.6.2 计划的评审和批准规程 215
12.7 本章小结 216
12.6.6 测量和精炼 216
12.6.5 活动工件 216
12.6.4 过程 216
12.6.3 项目计划 216
第13章 创建等级3培训大纲 219
13.1 培训大纲的费用和收益 220
13.2 等级3培训课程 223
13.2.1 培训大纲 223
13.2.2 集成软件管理 224
13.2.3 软件产品工程 226
13.2.4 组间协调 228
13.2.5 同行评审 229
13.2.6 可能的课程清单 230
13.3 实施组织的培训大纲 232
13.3.1 内部培训 233
13.3.2 外部培训 237
13.4 支持等级3培训大纲的工件 238
13.5 本章小结 239
第14章 创建等级3方针 241
14.1 在等级2的方针之上前进 241
14.2 在CMM等级3大纲中要求的方针 242
14.2.1 快速回顾方针的基本点 243
14.2.2 培训大纲方针 243
14.2.3 集成软件管理方针 244
14.2.4 软件产品工程方针 244
14.2.5 组间协调方针 245
14.2.6 同行评审方针 245
14.2.7 使用和维护高层管理者的方针 246
14.4 本章小结 248
14.3 支持方针的工件 248
第四部分 实施与评估 253
第15章 顺畅地实施CMM 253
15.1 使得实施有效 254
15.2 关键成功因子 254
15.2.1 明确任务 254
15.2.2 在组织内建立任务 255
15.2.3 建立一个内部知识基础 256
15.2.4 创建实施计划 256
15.2.6 预评估当前的工作习惯 257
15.2.5 使组织的经理和一线工作人员适应CMM 257
15.2.7 精炼过程 258
15.2.8 培训工作人员 260
15.2.9 在工作场所使用大纲 260
15.2.10 支持工作人员 261
15.2.11 评估进展 262
15.3 本章小结 263
第16章 理解评估过程 267
16.1 什么是评估 267
16.2.1 决定执行评估 269
16.2 执行评估的步骤 269
16.2.2 与主任评估师签合同 270
16.2.3 选择评估团队 271
16.2.4 选择项目 272
16.2.5 选择参与者 273
16.2.6 创建评估计划 274
16.2.7 批准计划 276
16.2.8 培训CMM团队 278
16.2.9 使团队做好准备 279
16.2.11 散发和填写成熟度提问单 281
16.2.10 举行启动会议 281
16.2.12 考察提问单结果 282
16.2.13 考察过程和实践文档 283
16.2.14 进行现场访谈 284
16.2.15 提炼信息 285
16.2.16 编制评估发现的草稿 285
16.2.17 陈述评估发现的草稿 285
16.2.19 交付报告 286
16.2.18 发布正式评估报告 286
16.2.20 举行高层管理者会议 287
16.3 评估的时间线 287
16.4 本章小结 287
附录 291
附录A 参考文献 291
附录B 带注释的等级2预评估提问单 293
附录C 等级2方针样例 307
注释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