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结构和使用因素对内燃机耐穴蚀性能影响的比较分析 7
1-1 内燃机冷却系统的穴蚀现象--缸套和气缸体振动的后果 7
绪论 7
1-2 活塞结构对气缸套振动活性的影响 12
1-3 通用的和“改进的”气缸套振动特性 17
1-4 耐磨保护层的效果 19
1-5 柴油机工况对穴蚀磨损率影响的分析 21
1-6 随机使用因素的统计学计算 30
1-7 滑油抗磨损性能的评价 36
1-8 冷却水中加入可溶性添加剂的效果 39
2-1 内燃机气缸套和气缸体振动学 41
第二章 内燃机冷却系统穴蚀现象的流体动力学 41
2-2 不可压缩冷却液在振动表面作用下的流动 47
2-3 在球形气泡爆破时形成的聚合流 53
2-4 非半球形气泡在与硬质界面接触时的附着现象 60
2-5 微小液滴高速冲击刚性表面时的流体动力学现象 67
2-6 处理穴蚀磨损实验数据的统计学方法 73
2-7 补充比较 80
第三章 金属合金的穴蚀磨损动力学 85
3-1 金属合金--多组元实体(混合物) 85
3-2 双相合金--基体颗粒+弹性夹杂物的数学模型 90
3-3 有关液滴冲击固体和评价穴蚀磨损的某些总则 95
3-4 基体+弹性夹杂物型双相合金的循环破坏动力学 103
3-5 应力波在非均相组织的材料中传播的特点 112
3-6 单位破坏能的评定 121
3-7 相变对耐磨性的影响 126
3-8 在匀质材料中的应力波 131
第四章 选择耐穴蚀材料和保护层的基本原则 137
4-1 确定材料耐穴蚀性的方法 137
4-2 材料性质对零件表面疲劳磨损动力学的影响 142
4-3 累积破坏潜伏期--材料耐磨特性 147
4-4 选择和创制耐穴蚀材料的基本原则 155
4-5 按照能量标准评价合金耐穴蚀性能的方法 161
4-6 改变金属合金的非均相组织对耐磨性的影响 165
4-7 具有较高耐穴蚀性的某些牌号钢的成分和加工规范 171
4-8 铸铁气缸套外表面扩渗铬-锰防止缸套穴蚀性浸蚀的有效方法 175
第五章 减轻穴蚀程度的方法 178
5-1 流体紊流运动方程的解 178
5-2 紊流中存在“气泡”时的特征泛函数和流动方程 184
5-3 紊流中穴蚀现象的物理性质 190
5-4 穴蚀磨损程度与近壁层运动学(紊流程度)的关系 196
5-5 通过提高液体松弛性能减轻穴蚀程度 208
5-6 减振复层对穴蚀现象的影响 215
5-7 冷却乳化液的应用--减轻被磨损表面穴蚀作用的有效方法 218
结论 222
参考文献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