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李远哲 1
译者序 1
作者序 5
作者简介 8
译者简介 9
概观 什么是殖产兴业 25
产业革命的影响 25
资本的创世记(一) 26
资本的创世记(二) 27
德川幕府末年的日本 28
殖产兴业政策的提出 31
殖产兴业政策的转换 33
迎向产业革命 34
第一章 维新政府的成立 39
戊辰战争 39
王政复古 39
由利财政 41
大隈财政 45
三野村利左卫门 48
官定的三家汇兑商 50
日渐崩毁的封建制度 52
明治维新政府的岁入 52
「藩体制」的解体 55
持续不断的农民暴动 57
「废藩置县」之路 60
梁山泊集团 65
第二章 工部省的设置 65
洋化派的形成 65
洋化派对改革的认知 66
民藏的合一与分离 70
大隈重信的建议 73
矿山与工厂 75
明治政府接收的矿山 75
军事工业 79
工作分局 84
铁道 88
幕府末年的铁道建设计划 88
爱德蒙·摩瑞尔 89
狭轨铁道 91
汽笛一声离「新桥」 92
第三章 富国强兵·文明开化 97
废藩置县与条约的改正 97
废藩置县 97
条约改正问题 99
经济改革的构想 101
岩仓具视一行的经验 103
留守政府的改革 106
地租改正 106
秩录处分 107
徵兵令·学制 110
新货币条例 111
国立银行 113
官方资金的收放 115
大久保政权的确立 118
预算纷争 118
征韩论之争 120
大久保利通的「非征韩论」 123
大久保独裁的开始 125
第四章 殖产兴业政策的推进 129
内务省的设置 129
大久保利通的构想 129
资本积蓄之道 131
大久保利通的「政体」构想 132
内务省的设置 133
一八七四年的危机 136
经济的危机的发生 136
「小野组」、「岛田组」的破产 140
经济政策的修正 141
殖产兴业政策的正式展开 142
防遏输入 142
西洋农业方法的引进 146
傅习模范技术--富冈制丝厂 147
和田英的『富冈日记』 148
器械制丝的普及 150
致力于羊毛国产化 151
从甘蔗到甜菜 152
振兴绵业 153
西洋式纺绩的引进 155
十基纺 155
大阪纺绩公司 156
振兴贸易 159
振兴海运,保护三菱 159
三菱公司 160
直接输出 163
第五章 殖产兴业的诸相 171
士族授产 171
秩录处分 171
士族授产 175
安积疏水 176
东北地方的「开物成务」 179
北海道的开拓 182
「蝦夷地」到「北海道」 182
十年开拓计划 185
矿山与铁道 186
士族移民 188
囚犯道路 190
和魂洋才 193
技术的输入与自立 193
实学 194
老农 195
御雇外国人 197
「巧匠」仪右卫门 199
政治商人 202
何谓政治商人? 202
三井家的掌柜 203
先收公司 206
山口县地租米贪污事件 206
长州藩的摇钱树--三井 208
工商界的龙头 211
殖产兴业的资金 213
明治政府的财政 213
复杂的殖产兴业经费 214
准备金的功能 217
起业基金 219
西南战争后的通货膨胀 225
纸币的滥发 225
第六章 殖产兴业政策的转换 225
大久保利通遭暗杀身亡 227
大隈重信的失败 229
增税! 231
自由民权运动的高扬 233
大隈重信的离反 234
明治十四年的政变 235
松方正义的财政政策与紧缩货币 238
松方财政的开始 238
日本银行的设立 240
「尾去泽铜山」事件 240
松方正义的紧缩货币政策 242
困民党 245
农民阶层的没落 247
官营事业转售民间 251
官营工厂转售民间概则 251
满是赤字的官营事业 253
农商务省的设置 253
官营事业转售民间方针的变更 256
官营事业的功能 257
终章 迎向产业革命 265
殖产兴业的意义 265
殖产兴业的功能 266
从「政治商人」到财阀 267
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