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张震 1
第一部分 通讯 报告文学 3
第一次见到罗荣桓同志 3
我们的司令员,罗荣桓同志! 5
随一一五师挺进泰西记 12
东出太行 12
运河之夜 14
草桥“阅兵” 16
同六支队会师 18
初战显威 20
泰西军政联席会议 23
民运工作 26
陆房突围 30
水泊梁山 36
离别和回顾 40
八路军一一五师文艺习作会成立 44
草桥之“阅兵” 45
西征片断 49
一个勤务员 53
战火在抱犊崮山区西南 55
马上白刃战 57
一位国际的战友--佐藤猛夫 59
民谣 62
痛苦的赣榆伪军生活 63
青口战役前后 65
海上游击队 71
钢铁的连队 73
暂且停工--郯城反封锁斗争的一角 76
我军将葛庄战役被俘伪军官押回滨海 80
我们进了莒城 83
鲜海丸 87
海滨之冬 89
兖州之夜 92
曲阜瞻礼 96
瞭望快速纵队就歼记 99
一一五师攻克青口 103
第二部分 战报 103
我军赣城大捷后乘胜再克海头兴庄 104
我军一举攻克赣榆城 105
我军发动讨李战役 攻克胜水等六据点 106
滨北讨李战役获重大战果 109
滨海我军攻入莒县城 伪莫正民部千余杀敌反正 111
我军光复莒县全境 112
前线记者英勇参战 曹秉衡、宋文礼、王黎明三同志光荣牺牲 115
我军忍痛还击歼灭吴逆总部军部及两个师 116
我军英勇猛攻解放临沂 117
我解放临沂的大军举行光荣的入城阅兵式 120
对蒋军官兵的态度和主张 121
五小时内歼敌两万 122
全役歼敌六万六千余 125
山东野战军参谋长淮北前线指挥员 陈士榘将军纵谈淮北战役 128
鲁南前线我军反击大捷 131
华东权威军事评论家对鲁南大捷发表评论 132
我军掌握战略主动 莱芜战役一举歼敌七个师 136
陈毅将军谈鲁中大捷 137
论莱芜之战 140
李琰少将致函家属 142
华东我军在沂蒙山区孟良崮全歼蒋军嫡系精锐七十四师 143
华东权威军事评论家评沂蒙山区战斗胜利重大意义 145
对开封守敌的喊话材料(一九四八年第一次解放开封时毛主席亲笔修改的) 148
附件1:开封市博物馆存影印件原文 150
附件2:南京军区政治部梁泉、李传弟同志发现历史文稿的说明函 151
附件3:电视连续剧《豫东之战》节选 152
解放河南省会开封 153
第三部分 回忆文章和复函 157
在鲁南的重游与回忆 157
忆韩练成将军 176
最早的《山东画报》在莒南诞生 184
《山东画报》电话 189
战争时期的山东、华东摄影工作 195
我和摄影 203
在野战军创建新华社前线分社 206
对淮海战役的点滴回忆 224
炮舰政策早休矣 平等外交始可期 229
复唐军光关于贫雇农路线问题 250
珍贵的历史照片 英勇奋战的实录 255
复南康宁同志 257
新闻感和历史感 259
复曲仲丽同志(信函两封,附曲仲丽来函) 261
草桥“阅兵”补遗 265
复中共山东肥城县委统战部 269
复南京军区陈毅传写作组甘耀稷同志 275
应对历史负责--致《光明日报》编委会并《文摘报》主编 285
我军一个排被英舰解除武装的故事纯属虚构--致《舰船知识》编辑委员会主编同志 287
创建前线分社的功臣 沈定一 295
第四部分 附录 295
积累了经验 培养了人才 戴邦 299
分社创始人 战时外交官 毕永畅 303
军事宣传出色的组织者 刘亮 311
勇敢经受战争考验 郝世保 316
领导 战友 兄长 叶家林 319
难得的相识 难忘的忆念 徐熊 323
从战地记者到外交家 季音 328
严文井回忆康矛召 333
斯人随风去,风采留人间 甘耀稷 336
怀念康矛召 杨玲 344
后记 杨玲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