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9
第一篇 绪论 11
第一章 绪言 11
地貌学的内容 12
第二章 国外地貌学的发展 17
国外文献中的地貌学历史 17
美国的地貌学 18
中欧各国的地貌学 20
法国的地貌学 21
本世纪第25--50年间国外地貌学的衰退 22
第三章 俄国的地貌学 24
发展的一般条件 24
МВ.罗蒙诺索夫 26
П.П.谢苗诺夫-天山斯基 29
П.А.克鲁泡特金 31
ВВ道库恰耶夫 32
И.В.穆什凯托夫 36
А.П.卡尔宾斯基 39
С.Н.尼基京 41
А.П.巴甫洛夫 44
结论 24
第二篇 内力因素在地形形成中的作用 51
第四章 星体地貌学的几个问题 51
地球是椭球体 51
牛顿和惠根斯的观念 52
旋转速度与地形 54
地轴的位置与地球的地形 59
地球是地球体 61
第五章 地球外形的基本轮廓 64
1.大陆与海洋 65
地形测量方面的大陆和海洋 67
地貌学上的大陆与海洋 70
大地均衡因素在地貌学上的意义 75
重力异常在地貌学上的意义 78
实例 81
海洋底部的构造特征 86
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88
结论 95
2.大陆地形的基本轮廓 96
垂直(升降)运动 97
水平(褶皱)运动 102
地貌过程中的岩浆运动 107
大褶皱 109
两种地形形成假说的比较 111
戴维斯对休斯的反对意见 114
上部地貌阶梯 115
地球上的地形与地质构造 96
3.地貌分类与分区的要素 122
第三篇 地貌水准面 128
第六章 外因作用的一般评价与地貌水准面 128
数量的评价 128
地貌水准面 130
第七章 海蚀-堆积水准面 132
1.水盆水准面与地球上地形的变化 132
水动型水准面变动 133
容量变动 139
反映型水准面变动 140
作为地壳表面运动指标的古海岸线 145
陆台型与地槽型古海岸线 148
两个基本因素--海面升降与陆地升降--的结合 149
水盆的类型 150
2.海蚀--堆积水准面 154
АП卡尔宾斯基与李希霍芬的观念 154
在侵蚀学说盛行年代中的海蚀学说 156
形成水下海岸台地剖面的机理 157
水下海岸台地底部的均衡纵剖面 159
滨岸水下平原的规模 163
海蚀-堆积水准面及地壳运动 165
3.结论 166
第八章 剥蚀水准面 167
1. 河流纵剖面 167
问题的历史 168
基本概念 168
侵蚀基准 174
苏联学者的工作 175
С.П.约凡诺维奇的概念 177
河床作用一河流剖面 182
结论 188
2.剥蚀水准面 189
历史的探讨 189
平原的类型 190
波罗的结晶地质类平原 192
俄罗斯平原 192
山地剥蚀面 194
原始残余面和终极残余面 196
剥蚀水准面的变形类型 200
剥蚀水准面众多性的问题 202
剥蚀水准面的描绘 205
第九章 雪线水准面 206
雪线与雪圈 207
决定雪线水准面位置的因素 211
雪线与地壳升降运动 214
第十章 上部剥蚀水准面与山顶面 219
阿·彭克的上部剥蚀水准面 219
对阿·彭克观点的批判 221
山顶面 223
结论 227
第四篇 地形的发展 230
第十一章 地形的年龄 230
1.地形年龄是什么? 230
美国地理学派所理解的地形年龄 230
地形的绝对年龄 233
2.定形地形 233
定形于风化壳之下的地形 234
土壤法在现代地貌学中的意义 237
3.确定地形年龄的方法 243
堆积地形(相过渡法;年界法) 243
刻蚀地形(年界法;相关沉积法) 247
第十二章 地形的发展 256
1.实例 256
波罗的结晶地盾 256
志留高原 257
蒂曼 258
日古利高地 258
中俄罗斯高地 259
德聂伯中部低中 260
贝加尔湖沿有规则 260
结论 262
2.地形发展的基本问题 263
承袭性 263
方向性与循环性 266
关于所谓大陆与海洋的永恒性 270
关于地形演化的现代阶段的问题 272
第五篇 地貌学的基本问题与苏联的国民经济 276
地貌学与苏联重工业原料基地扩充的关系 276
地貌学与研究动力基地的关系 288
地貌学与农业进一步合理化的关系 292
地貌学与苏联制图工作方面的关系 295
第六篇 结束语 301
戴维斯的学说 302
瓦·彭克的学说 306
作者的几个基本见解 312
参考文献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