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应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7
  • ISBN:15176·206
  • 页数:181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章概 述 1

1.1 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的由来和发展 1

1.2系统概观 3

第二章观察台和地面站 5

2.1 观察台 5

2.1.1姿态控制分系统 5

2.1.2姿态测量传感器 5

2.1.3宽带视频带记录器分系统 6

2.1.4电源分系统 6

2.1.5通讯和数据管理分系统 6

2.1.5.2遥测、跟踪和指令分系统 7

2.1.5.1宽带遥测分系统 7

2.1.6热控制分系统 8

2.1.7轨道调整分系统 8

2.1.8电子设备转接分系统 8

2.2地面站和地面通讯 8

2.2.1一般情况 8

2.2.2有效负载宽带通讯 10

2.2.2.1 飞船对地面的通讯 10

2.2.2.2地面接收和记录 11

2.2.3遥测、跟踪和指合数据的管理 11

2.2.3.1遥测数据 11

3.1 反束光导摄象管(RBV)照象机 12

2.2.3.4 DC S数据 12

第三章 传感器和数据收集系统(有效负载) 12

2.2.3.3跟踪数据 12

2.2.3.2指令数据 12

3.1.1作业 13

3.1.1.1网格符号和扫描定向 15

3.1.2性能 16

3.1.2.1分辨力 16

3.1.2.2几何保真度 17

3.1.2.3 RBV的曝光能力 17

3.1.2.4辐射测量保真度 18

3.2多光谱扫描仪(MSS)分系统 19

3.2.1作业和校准 21

3.2.1.1作业 21

3.2.2.1信噪比 22

3.2.2性能 22

3.2.1.2校准 22

3.2.2.2方波响应 23

3.2.2.3光谱带与光谱带的重叠 23

3.2.2.4几何保真度 25

3.3数据收集系统(DCS) 26

3.3.1数据收集台站 28

3.3.2 DCS飞船设备 29

3.3.3在接收站的数据处理 29

3.3.4在GDHS的数据处理 29

第四章 运转控制中心和数据处理机构 31

4.1运转控制中心 31

4.1.1系统的安排 31

4.1.3指令发生 32

4.1.2数据的获取 32

4.2 NASA数据处理机构 33

4.2.1粗制处理分系统 34

4.2.1.1 RBV视频处理 35

4.2.1.2 M S S视频处理 35

4.2.1.3分幅 35

4.2.2精制处理分系统 37

4.2.2.1输入甄别和地面控制的选择 38

4.2.2.2影象测量、变形计算 38

4.2.2.3影象变换和注记、影象数字化 38

4.2.3特殊处理分系统 39

4.2.4象片处理机构 40

4.2.6.1 DCS处理 42

4.2.6计算机服务分系统 42

4.2.5质量控制 42

4.2.6.2影象注记处理 43

4.2.7用户和保证服务处 43

4.3胶片和显影剂的特性 43

4.3.1象片分系统 43

4.3.1.1象片分系统的传递函数 45

4.3.2象片影象质量 46

4.3.2.1色调再现 46

4.3.2.2调制传递函数 47

4.3.2.3粒度 49

4.3.2.4空间均一性 49

4.3.3尺寸的稳定性 50

5.1.2影象重叠 51

5.1.1地球复盖 51

第五章轨道和轨道控制 51

5.1轨道和复盖 51

5.1.3可重复性 52

5.1.4 高度的变化 52

5.1.5地方观察时间的确定 55

5.2轨道控制 64

5.2.1要求轨道的达到 64

5.2.1.1轨道周期误差 64

5.2.1.2倾角误差 64

5.2.1.3误差校正 64

5.2.2要求轨道的保持 65

5.3任务计划 66

5.4太阳高度的影响 67

第六章校 准 70

6.1反束光导摄象管照象机 70

6.1.1辐射测量校准 70

6.1.1.1预飞行亮度制图 71

6.1.1.2改编 72

6.1.1.3原始阴影校正 74

6.1.1.4消去灯影象透过率计算 75

6.1.1.5飞行校准影象 75

6.1.1.6 飞行消去灯影象的测量 76

6.1.1.7现时校正 76

6.1.2.1校准网格位置 77

6.1.2几何校准 77

6.1.2.2网格制图——校准焦距长度 78

6.1.2.3照象机——照象机的调整 78

6.2多光谱扫描仪(MSS) 78

6.2.1 MSS的辐射测量校准 78

6.2.1.1校准数据的获取 78

6.2.1.2校准楔数据的应用 79

6.2.1.3太阳校准的应用 82

6.2.1.4 M SS内部校准系统的预飞行校准——亮度与字码计数 83

6.2.2 M S S几何校正 85

7.1.2.1外部误差来源 88

7.1.2误差来源及其数量级 88

7.1.1 几何精度的量测 88

7.1几何精度 88

第七章 系 统性 能 88

7.1.2.2传感器的内部误差 89

7.1.3输出产品的几何精度 89

7.1.3.1粗制影象产品 89

7.1.3.2精制影象产品 91

7.2辐射测量 93

7.2.1定义 93

7.2.2绝对和相对精度 94

7.2.3宏观与微观 94

7.2.4 R BV和M S S的辐射测量精度 95

7.2.5系统亮度传递函数 96

7.2.6系统辐射测量精度 97

7.2.7.1校准光源 98

7.2.7.2形象残留 98

7.2.7.3 RBV阴影 98

7.2.7.4磁带记录器 98

7.2.7 RBV照象机的辐射测量 98

7.2.7.5通讯 99

7.2.7.9精制处理器 100

7.2.8.2原始的M SS校准 100

7.2.8 MS S的辐射测量 100

7.2.8.1校准光源 100

7.2.7.8放大机 100

7.2.7.7象片印象机和处理器 100

7.2.7.6电子束记录器的不均匀性 100

7.2.8.3 MS S校准的长期变化 101

7.3分辨力 101

7.3.1引言 101

7.3.2 RBV系统的分辨力模式 102

7.3.3 M SS系统的分辨力模式 104

第八章输出数据产品 107

8.1 象片产品 107

8.1.1粗制象片产品 107

8.1.1.1影象的生产 108

8.1.1.2影象的格式和注记 108

8.1.2精制象片产品 112

8.1.2.1影象的生产 112

8.1.1.3性能特性 112

8.1.1.4交付形式 112

8.1.2.2影象格式和注记 113

8.1.2.3性能特性 114

8.1.2.4交付形式 114

8.2计算机用带 114

8.2.1粗制MSS计算机用带 114

8.2.2粗制RBV计算机用带 118

8.2.3精制MSS和RBV计算机用带 120

8.3数据收集系统产品 122

9.1 地面校准试验站 124

9.1.1选站原则 124

第九章 ERT S地面校准试验站 124

9.1.2 ERTS的地面校准试验站 125

9.1.3地面实况测 126

9.2卫星传感器预期接收到的辐射能量 127

9.2.1地面试验站复盖的光谱反射 127

9.2.1.1荒漠和半荒漠植被 127

9.2.1.2土壤 131

9.2.2太阳高度角和大气光学厚度 136

9.2.3太阳辐射和“清洁”及混浊大气的大气透射率 138

9.2.4计算方法及结果 141

9.2.4.1计算方法 141

9.2.4.2计算结果的简要讨论 148

9.2.4.3计算辐射与飞机光谱测量的比较 150

9.3.1飞机测量法 151

9.3传感器的监视和校准技术及程序 151

9.3.2模式法 152

9.3.3传感器的校准监视程序 152

第十章ERTS数据的实际应用 155

10.1在农业和林业方面的应用 155

10.1.1资源调查 155

10.1.2灾害监视 157

10.1.3土地利用 159

10.1.4生产管理 161

10.2在地质地理方面的应用 162

10.2.1地质构造和找矿 162

10.2.2动态过程 165

10.3.1在水文方面的应用 167

10.3.1.1水资源调查 167

10.3在水文和海洋方面的应用 167

10.2.3地图绘制 167

10.3.1.2冰雪研究 168

10.3.1.3洪水淹没区制图 169

10.3.2在海洋方面的应用 169

10.3.2.1河口研究 169

10.3.2.2海岸带的动态变化 170

10.3.2.3海流和海水 173

10.3.2.4鱼群监视 174

10.4在环境污染监视方面的应用 174

10.4.1水污染 174

10.4.2地面污染 177

10.4.3空气污染 178

10.5在军事侦察方面的应用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