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结论 1
一、单项选择题 1
目录 1
二、多项选择题 3
三、简答题 5
1、什么是世界观?它同社会历史观、人生观 5
是什么关系? 5
2、怎样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 6
基本问题? 6
3、简要说明哲学的党性原则。 7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7
5、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8
6、如何理解唯心主义和宗教的关系? 8
哪些? 9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9
8、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历史理论的根本缺陷有 9
9、唯心史观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原因是什 10
么? 10
10、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现在还能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11
11、怎样理解许多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家在科学上也能取得伟大成就? 12
四、论述题 13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14
基本问题?………………………………………(13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4
3、为什么一定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16
4、理论为什么要联系实际?怎样贯彻这一重 17
要原则? 17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 20
一、单项选择题 20
二、多项选择题 22
三、简答题 24
1、怎样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 24
2、运动与物质是怎样的关系? 25
3、怎样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26
4、认识事物相对静止有何重要意义? 26
5、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它们的相互 27
关系是怎样的? 27
6、为什么说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存在 27
形式? 27
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是什么? 28
8、怎样用自然科学成果说明时空特性的相对 28
性? 28
1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作用有何不同特点? 29
10、怎样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29
9、怎样理解时空的无限性? 29
四、论述题 30
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伟大意义是什么? 30
2、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31
3、为什么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 32
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32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34
一、单项选择题 34
二、多项选择题 36
三、简答题 39
1、为什么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9
2、为什么说意识又是社会的产物? 40
3、简述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区别。 40
5、简述意识的本质。 41
4、怎样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1
6、简述信息的本质及其与意识的关系。 42
7、简要回答人工智能和人类意识之间的关系。 42
8、试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批判唯 43
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43
9、简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具体表现。 44
10、怎样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44
四、论述题 45
1、为什么说只有对意识的现象作出科学的理解,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学习掌握意识论的原理有何实践意义? 45
2、怎样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 46
辩证关系?这个原理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 46
现代化建设事业有何重大意义? 46
一、单项选择题 48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8
二、多项选择题 50
三、简答题 52
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它的总特征是什么? 5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52
2、什么是联系?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和普 52
遍性? 52
3、怎样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53
4、普遍联系的原理在唯物辩证法学说中有何 54
地位? 54
5、如何理解“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 54
移”? 54
6、怎样理解联系同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54
方面? 55
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些 55
系如何? 55
7、什么是系统?系统思想和唯物辩证法的关 55
9、怎样理解运动、变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56
10、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的关系怎样? 56
1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 57
质和核心? 57
四、论述题 58
1、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 58
学?这个原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58
设有何指导意义? 58
2、掌握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59
对于我们的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59
正确对待我国的改革事业? 60
3、运用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说明如何 60
第五章对立统一规律 62
一、单项选择题 62
二、多项选择题 64
三、简答题 67
1、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什么是矛盾的斗争 67
性?二者的关系如何? 67
2、为什么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67
3、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坚持矛盾普遍性原 68
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68
4、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应该怎样分析矛盾 68
的特殊性? 68
5、怎样理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 69
的活的灵魂? 69
主要方面?二者的关系如何? 70
7、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什么是矛盾的非 70
6、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非主要矛盾?二 70
者的关系怎样? 70
8、什么是两点论?什么是重点论?二者的关 71
系怎样? 71
9、什么是对抗性矛盾?什么是非对抗性矛 71
盾?正确区分这两种矛盾有何意义? 71
10、矛盾转化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72
四、论述题 72
1、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相互关系。 72
2、怎样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把握这一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 74
3、运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 75
国执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 75
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76
的认识。 76
4、运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 76
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 78
一、单项选择题 78
二、多项选择题 80
三、简答题 82
1、什么是质、量、度? 82
2、事物的质和事物属性的关系如何? 83
3、把握事物的质和量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有 83
何重要意义? 83
4、如何理解质和量的辩证统一?掌握度这一 84
哲学范畴有什么重要意义? 84
5、什么是量变和质变?二者的辩证关系如何? 85
6、量变和质变有哪些基本形式? 86
7、量变和质变是如何相互渗透的? 86
9、怎样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普遍性? 87
8、什么是质量互变规律?掌握这一原理有何 87
实践意义? 87
四、论述题 88
1、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度的原理,说明“左”、右倾的错误性。 88
2、为什么说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 89
标,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 89
事做起”? 89
3、试用量变质变相互渗透的原理,说明党的 90
让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靠勤劳守法先 90
富起来的政策的正确性。 90
4、掌握质量互变规律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工 91
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何重要意义? 91
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规律 92
一、单项选择题 92
二、多项选择题 94
三、简答题 96
1、什么是事物的肯定方而?什么是事物的否 96
定方面?二者的辩证关系如何? 96
2、为什么说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 97
观是根本对立的? 97
3、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相对于质量互变 98
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有 98
何特点? 98
4、什么是否定之否定?在否定之否定阶段为 98
什么会重复出现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 98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之否定”和黑格 99
尔的“否定之否定”的区别在哪里? 99
说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 100
6、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在根据,并举例 100
7、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 102
四、论述题 103
1、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掌握这一原理有什 103
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103
2、怎样理解事物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106
的统一?掌握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 106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形势有何意义? 106
第八章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110
一、单项选择题 110
二、多项选择题 113
1、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116
是什么? 116
三、简答题 116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17
是什么? 117
3、简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18
4、怎样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为什么 119
说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都是错误的? 119
5、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20
6、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21
是什么?怎样才能通过现象抓住本质? 121
四、论述题 122
1、掌握现实性和可能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 12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什么指导意义? 122
2、阐明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124
一、单项选择题 126
第九章认识与实践 126
二、多项选择题 128
三、简答题 131
1、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两者关系怎样? 131
2、什么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为什么说不可 131
知论是错误的? 131
3、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什么? 132
4、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缺陷是什么? 133
5、什么是实践?在这个问题上马克主义哲学 134
和过去旧哲学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134
6、实践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怎样? 135
7、简述实践的主要特性。 136
关系怎样? 137
8、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的辩证 137
9、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方法 138
是什么? 138
10、理性认识为什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怎样才能实现这次飞跃? 139
11、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这样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原因是什么? 139
12、什么是归纳和演绎?二者关系如何? 140
13、什么是分析和综合?二者的关系如何?怎样正确进行分析和综合? 141
14、什么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怎样具体运用这个方法? 142
四、论述题 143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 143
命的反映论? 143
2、阐明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44
3、略论认识发展的全过程及其意义。 145
4、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 147
路线的理论基础? 147
一、单项选择题 148
第十章真理 148
二、多项选择题 150
三、简答题 153
1、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 153
2、为什么把客观真理看作就是客观事物是错 154
误的? 154
3、为什么说主观真理论是错误的? 155
4、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什么是真理的相对 156
性? 156
5、什么是相对真理?什么是绝对真理? 157
6、为什么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158
7、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 159
的? 159
用? 160
8、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过程中有哪些作 160
9、为什么逻辑证明要以实践为基础? 161
10、简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路线和党的思想 162
路线的辩证关系。 162
四、论述题 162
1、阐明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162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怎样?应当怎样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63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 165
持实践标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65
4、如何完整地理解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167
线? 167
第十一章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70
一、单项选择题 170
二、多项选择题 172
三、简答题 175
1、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 175
又统一的基础和途径? 175
2、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 176
史的钥匙? 176
3、什么是地理环境?它在社会发展中起什么 176
作用? 176
4、什么是人口因素?它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 177
作用? 177
5、什么是生产方式?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 178
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78
6、为什么说社会规律是客观的? 179
7、什么是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 179
8、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它与其他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如何? 180
四、论述题 181
1、人的自觉性活动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之间 181
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才能充分而有效地 181
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推动社会的发展? 181
2、如何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 182
史过程”?确立这一思想有何重要意义? 182
第十二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84
一、单项选择题 184
二、多项选择题 186
三、简答题 189
1、简述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89
2、为什么说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 190
4、简述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及其根本特 191
点。 191
3、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91
5、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192
的客观物质关系? 192
6、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92
7、为什么说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最终决 193
定作用? 193
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怎样推动 194
人类社会发展的? 194
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是生产 195
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特殊表 195
? 195
性。 196
动的特点,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 196
1、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 196
四、论述题 196
2、认识与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 197
况的规律有何重大意义? 197
3、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 199
律,阐明我国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 199
然性和必要性。 199
4、怎样理解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试用这一 200
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尊重知识、 200
尊重人才的重要性。 200
第十三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03
一、单项选择题 203
二、多项选择题 205
1、什么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207
2、为什么说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在内? 207
三、简答题 207
3、为什么说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 208
的生产关系? 208
4、什么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209
5、怎样理解“政治上层建筑基本上属于思想 209
的社会关系”? 209
6、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如 209
何? 209
7、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有何方 210
法论意义? 210
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什么关系? 211
9、简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关系。 211
10、掌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有何意义? 212
有何不同? 213
12、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它们为什么会成为社会基本矛盾? 213
它们与过去各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13
1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13
四、论述题 214
1、试用社会形态理论说明当前我国处于社会 214
主义初级阶段。 214
2、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216
3、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 217
律,说明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17
和重要性。 217
4、试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社 218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18
第十四章阶级、国家、革命 220
一、单项选择题 220
二、多项选择题 222
2、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什么? 224
三、简答题 224
1、什么是阶级?它是怎样产生的? 224
3、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 225
动力? 225
4、什么是国家?为什么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 225
可调和的产物? 225
5、国家的职能是什么? 226
6、什么是国体和政体?它们的辩证关系怎 227
样? 227
7、什么是社会革命?它的实质是什么? 227
8、社会革命最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228
9、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有哪些? 228
10、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29
斗争问题? 230
1、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 230
四、论述题 230
2、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32
3、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233
4、如何理解“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一著 235
名论断? 235
第十五章社会意识 237
一、单项选择题 237
二、多项选择题 239
三、简答题 242
1、社会意识具有哪些一般特点? 242
2、什么是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它们之间的 242
关系如何? 242
间的关系如何? 243
4、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243
3、什么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它们之 243
5、意识形态诸形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244 )6、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44
7、什么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 245
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45
8、什么是道德?道德有什么特点?道德评价 245
有没有客观标准? 245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46
10、什么是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有什 247
么特点? 247
11、什么是宗教?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 247
么?宗教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 247
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 249
性。 249
1、试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说明在我 249
四、论述题 249
2、试用社会意识发展的独特规律性,说明 250
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正 250
确性。 250
3、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 251
德建设和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有何重要 251
意义? 251
4、试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 253
理,来说明“人都是自私的”观点错误所 253
在。 253
第十六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55
一、单项选择题 255
二、多项选择题 258
是什么? 261
英雄史观长期存在并占据统治地位的根源 261
1、什么是英雄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 261
三、简答题 261
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62
3、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263
4、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64
5、如何理解“时势造英雄”? 265
6、无产阶级领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怎样的作 265
用? 265
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和集体的相互关 266
系是怎样的? 266
四、论述题 267
1、无产阶级领袖和人民群众的相互关系是怎 267
样的?应当怎样正确处理这种关系? 267
说热爱领袖和反对个人崇拜是一致的? 268
2、热爱领袖和个人崇拜的界限何在?为什么 268
3、什么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269
线?怎样理解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269
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69
4、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论述知识 271
分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71
5、什么是人的价值?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273
社会中人的价值? 273
6、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党和群众相互关系 274
的基本观点,说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274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74
第十七章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276
一、单项选择题 276
二、多项选择题 278
2、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是怎样的? 280
什么? 280
三、简答题 280
1、什么是社会进步?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 280
3、为什么说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凝固的, 281
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281
4、什么是社会文明?什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 281
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怎 281
样? 281
5、是否有了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必定立即有 281
相应的精神文明? 281
7、怎样理解恩格斯说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282
成一种快乐”? 282
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 282
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 282
跃? 282
产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 282
6、什么是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为什么说共 282
四、论述题 283
1、如何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进步的含义、 283
趋势和动力?简要阐明深刻理解这一原理 283
的重要现实意义。 283
2、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 284
明这对范畴?二者关系怎样?我国现代化 284
建设总体布局中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加强 28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84
3、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 286
征是什么?怎样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