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标本留取与收集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建宏,戴二黑,张振国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4642533
  • 页数:4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属于检验医学范畴,但涉及临床医学各科室。系统地介绍了临床医学检验标本采集的原则,规范和技术手段,以及标准化化管理等内容。集合了国内外最先进和最全面的内容。

第一章 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基础 1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概念 1

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 1

一、概述 1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 3

第三节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4

一、概述 4

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4

第四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7

一、基本要求 7

二、策划与准备 8

三、组织结构的确定和资源配置 9

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9

第五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12

第六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4

一、如何识别质量管理体系需改进的领域 14

二、自身评审及质量改进 15

第七节 实验室的质量保证 19

一、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 19

二、分析中质量控制 24

三、分析后阶段的质量保证 26

四、统计质量控制 30

五、外部质量评价 34

第二章 临床血液检查的标本留取与收集 36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36

一、全血细胞计数 36

二、血细胞形态检查 38

三、网织红细胞计数 39

四、红细胞沉降率检测 39

第二节 骨髓细胞检查 40

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41

二、细胞化学染色 41

三、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42

四、骨髓病理学检查 43

第三节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44

一、铁代谢检测 44

二、溶血性贫血筛选 47

三、红细胞膜缺陷检查 47

四、红细胞酶缺陷检查 50

五、血红蛋白异常检查 53

六、不稳定血红蛋白过筛试验 55

七、血红蛋白异常的其他检查 57

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检查 58

九、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查 59

第四节 造血及其调控的实验检查 61

一、造血祖细胞培养 61

二、造血细胞因子测定 64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查的标本留取与收集 66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的筛选试验 66

一、血管壁和血小板的筛选试验 66

二、凝血和抗凝血的筛选试验 68

三、纤溶活性的筛选试验 72

四、血液流变学检测 72

第二节 血管壁和血小板的诊断试验 74

一、血管壁检测 74

二、血小板检测 76

第三节 凝血和抗凝血的诊断试验 81

一、凝血因子检测 81

二、抗凝物质检测 86

第四节 纤溶活性的诊断试验 92

一、纤溶酶原活性(PLG:A)测定 92

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t-PA:A)测定 92

三、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u-PA:A)测定 92

四、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A)活性测定 93

五、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PAI-2:Ag)抗原含量测定 93

六、α2-抗纤溶酶活性(α2-AP:A)测定 93

七、纤维蛋白单体(MF)测定 94

八、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测定 94

九、D-二聚体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94

十、纤维蛋白肽Bβ1-42B和Bβ15-42 95

十一、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 95

第四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留取与收集 96

第一节 蛋白质测定 101

一、血清总蛋白 102

二、血清清蛋白测定 103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 104

四、血清黏蛋白 104

五、血清蛋白电泳 105

第二节 糖类测定 106

一、血清葡萄糖 106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 107

三、糖化蛋白 109

第三节 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测定 110

一、血清总胆固醇 110

二、血清甘油三酯 111

三、高密度脂蛋白 112

四、血清载脂蛋白 113

五、脂类测定的临床应用 114

第四节 血清酶活性测定 115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15

二、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16

三、血清碱性磷酸酶 117

四、血清酸性磷酸酶 118

五、血清乳酸脱氢酶 119

六、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 119

七、血清淀粉酶 120

八、血清胆碱酯酶 121

九、血清脂肪酶 122

十、血清5′-核苷酸酶 122

十一、血清肌酸激酶 123

十二、腺苷脱氨酶 124

第五节 肝脏功能检查 125

一、胆红素 125

二、总胆汁酸 126

三、血氨 127

第六节 肾功能检查 128

一、血清尿素氮 128

二、血清肌酐 129

三、血清尿酸 130

第七节 无机离子测定 130

一、血清钾 131

二、血清钠 132

三、血清氯化物 133

四、血清总钙及离子钙 133

五、血清无机磷 134

六、血清镁 135

七、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 137

八、血清锌 138

第八节 血气与酸碱分析 139

第九节 激素测定 140

一、尿液17-酮类固醇 140

二、尿液17-羟类固醇 141

三、尿液香草扁桃酸 142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143

五、皮质醇 143

六、生长激素 144

七、甲状腺激素 145

八、促甲状腺素 146

九、性激素的检查 147

第五章 药物浓度监测 149

第一节 概述 149

一、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149

二、需要监测(TDM)的药物 150

三、需要加强监测的情况 151

四、如何做好治疗药物监测工作 151

五、测定血浆(清)药浓度的化验申请单及报告单 152

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 153

第三节 抗癫痫药 154

一、苯妥英钠 155

二、卡马西平 155

第四节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56

一、地高辛 156

二、普鲁卡因胺 157

第五节 抗精神失常药 157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157

二、锂 158

第六节 抗生素 159

一、氨基甙类抗生素 159

二、氯霉素 160

第七节 平喘药 160

第八节 免疫抑制剂 161

第九节 抗肿瘤药 162

第六章 临床免疫检验的标本留取与收集 164

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查 164

一、免疫球蛋白 164

二、M蛋白 166

三、补体 167

四、循环免疫复合物 168

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查 169

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169

二、淋巴细胞功能 170

三、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功能 171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172

一、甲型肝炎病毒 173

二、乙型肝炎病毒 173

三、丙型肝炎病毒 175

四、丁型肝炎病毒 176

五、戊型肝炎病毒 177

第四节 感染免疫检查 178

一、细菌感染 178

二、病毒感染 181

三、TORCH 186

四、寄生虫感染 188

五、其他感染 191

第五节 肿瘤标志物检查 196

一、胚胎抗原类标志物 196

二、糖类抗原标志物 199

三、酶类标志物 204

四、激素类标志物 207

五、蛋白质类标志物 208

六、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210

第六节 自身抗体检查 212

一、抗核抗体 212

二、抗双链DNA抗体 214

三、可提取核抗原抗体 215

四、类风湿因子 215

五、抗嗜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216

六、抗肝抗原自身抗体 217

第七节 移植免疫检查 219

第八节 细胞因子检查 222

第七章 临床病原学检验的标本留取与收集 225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查 225

一、菌(败)血症的细菌学检查 226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228

三、呼吸系统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229

四、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232

五、胃肠道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233

六、脓肿、创伤分泌物及穿刺液的细菌学检查 234

七、眼部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235

八、耳部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236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检查 237

一、检验程序与特点 237

二、呼吸系统感染的病毒学检查 238

三、肠道感染的病毒学检查 245

四、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学检查 247

五、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学检查 249

六、黄病毒感染的病毒学检查 255

七、出血热病毒感染的病毒学检验 257

八、疱疹病毒感染的病毒学检查 259

九、逆转录病毒感染的病毒学检查 264

十、其他病毒感染的病毒学检查 266

第三节 临床真菌学检查 269

一、浅部真菌 269

二、深部真菌 271

第四节 医院感染监测的标本采集 277

一、医院感染监控的主要工作内容 277

二、医院感染监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 277

三、环境监测的卫生标准 280

第八章 临床遗传学检验的标本留取与收集 283

第一节 细胞遗传学检查 283

一、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283

二、绒毛细胞染色体检查 284

三、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286

四、胎儿脐血染色体检查 288

五、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 289

六、胸腹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290

七、高分辨染色体检查 290

八、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检查 291

九、染色体脆性位点检查 292

十、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检查 293

第二节 分子遗传学检查 294

一、苯丙酮尿症基因检测及产前基因诊断 295

二、DMD/BMD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 297

三、血友病A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 299

第三节 产前筛查 300

第四节 新生儿疾病筛查 302

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302

二、苯丙酮尿症 305

第九章 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检查的标本留取与收集 308

第一节 尿液检查 308

一、一般检查 308

二、化学检查 311

三、显微镜检查 319

四、其他检查 322

第二节 脑脊液检查 323

一、一般检查 325

二、显微镜检查 326

三、化学检查 328

第三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 329

一、一般检查 329

二、显微镜检查 330

三、化学检查 331

第四节 生殖系统体液检查 332

一、精液 332

二、前列腺液 333

三、阴道分泌物 334

第五节 粪便检查 335

一、一般检查 335

二、化学检查 336

三、显微镜检查 338

第六节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340

一、痰液 340

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341

第十章 采供血与输血检查的标本留取与收集 343

第一节 供血者血液标本检查 343

第二节 受血者血液标本检查 344

第三节 血样本的处置和记录 345

第四节 ABO、Rh血型鉴定 345

第五节 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检和鉴定 346

第六节 交叉配血试验 347

第七节 输血反应检查 348

第八节 输血相关免疫等检查 349

一、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 349

二、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实验(SEPSA) 350

三、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LCT) 351

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 351

五、HLA抗体群体反应活性实验(PRA) 352

六、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血样本检测 352

第十一章 疾病控制实验室检验的标本留取与收集 354

第一节 传染病实验室检查 354

一、传染病各种标本的采集 354

二、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356

第二节 鼠疫的实验室检查 356

第三节 地方病的实验室检查 358

一、尿氟测定 358

二、血氟测定 359

三、水氟测定 359

四、尿碘测定 360

五、其它样品测定 361

第四节 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361

一、艾滋病 362

二、淋病 363

三、梅毒 364

四、软下疳 365

五、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365

六、非淋菌性尿道炎 366

七、尖锐湿疣 369

八、生殖器疱疹 369

第五节 寄生虫病感染的实验室感染 370

第六节 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查 373

一、食物中毒的相关术语及诊断标准 373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 374

三、生物性食物中毒 386

第七节 放射卫生的实验室监测 389

附录一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391

附录二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 395

附录三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398

附录四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