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核磁共振基础知识 1
1.1 原子核的角动量与磁矩 1
1.2 宏观磁化矢量 2
1.3 磁感应强度、导磁率和磁性饱和 6
1.4 核磁矩的拉莫进动、射频场和核磁共振 7
1.5 磁偶极子、局部磁场和偶极相互作用 9
1.6 磁化矢量运动方程与旋转坐标系 14
1.7 铁磁共振 21
1.8 线宽与线形 22
1.9 分辨率 26
1.10 灵敏度 27
1.11 化学交换 28
1.12 核电四极矩与核四极矩共振(NQR) 31
第2章 化学位移 38
2.1 化学位移 38
2.2 化学位移标尺 41
2.3 化学位移参考 43
2.4 大分子的屏蔽常数 47
2.5 影响13C化学位移的因素 58
第3章 偶合常数 82
3.1 自旋-自旋偶合(标量偶合) 82
3.2 J偶合常数分类与Dirac向量模型 87
3.3 磁旋比对偶合常数的影响与约化偶合常数 90
3.4 H-H偶合常数 92
3.5 C-H偶合常数 99
3.6 C-D偶合常数 114
3.7 C与其他核(19F、31P)的偶合常数 116
第4章 弛豫 118
4.1 磁化矢量的弛豫过程 118
4.2 自旋-晶格弛豫 119
4.3 弛豫定律 121
4.4 自旋-自旋弛豫 122
4.5 其他弛豫 126
4.6 相关时间和谱密度函数 127
4.7 弛豫机制 130
4.8 T1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36
第5章 图谱解析 150
5.1 自旋系统的分类规则 150
5.2 近似方法解析图谱 152
5.3 精确方法解析图谱 159
第6章 脉冲傅里叶变换NMR谱仪 185
6.1 磁体 185
6.2 谱仪控制台 186
6.3 探头和探头调谐 187
6.4 磁场稳定度 190
6.5 匀场 194
6.6 连续波核磁共振 197
6.7 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 199
6.8 FID和取样定理 208
6.9 离散傅里叶变换 214
6.10 脉冲激发 220
6.11 相检波 224
6.12 窗函数 226
6.13 相位校正与基线校正 230
6.14 样品旋转与旋转边带 231
6.15 NMR测磁场强度 232
6.16 NMR测油井 234
第7章 理论计算工具 236
7.1 密度算符 236
7.2 积算符 251
7.3 密度算符随时间演化 254
7.4 用算符的对易关系式求密度算符的旋转变换公式 261
7.5 密度算符旋转变换的矩阵表示 265
7.6 在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射频脉冲作用下密度算符的演化 268
7.7 核四极矩作用下的演化 273
7.8 自旋量子数Ⅰ>1/2系统的广义积算符 275
7.9 可观测磁化的算符 280
7.10 升、降算符的积算符 283
7.11 一些计算中有用的公式 285
7.12 其他基算符 291
第8章 表象理论 305
8.1 薛定谔表象和海森伯表象 305
8.2 相互作用表象 309
8.3 应用扳转坐标系分析多脉冲实验 312
8.4 计算多脉冲实验的平均哈密顿 316
8.5 计算Bloch-Siegert位移 321
8.6 平均哈密顿的其他应用 323
第9章 脉冲序列设计方法 328
9.1 构建同核实验脉冲序列的脉冲单元 328
9.2 构建异核实验脉冲序列的脉冲单元 330
9.3 选择性脉冲 341
9.4 设计相位循环遵循的规则 342
9.5 同核实验的相位循环设计方法 354
9.6 异核多脉冲实验的相位循环设计方法 367
9.7 左旋表示下设计相位循环的规则 376
第10章 一维谱 378
10.1 单脉冲一维1H谱实验 378
10.2 一维13C去偶谱实验 383
10.3 周期脉冲序列(α-TR)n一维实验 385
10.4 谱仪各种指标的测试 389
10.5 脉冲与射频功率的定标 408
10.6 13C谱编辑 426
10.7 经异核功能滤波的1H谱 461
第11章 自旋回波和弛豫时间的测量 471
11.1 自旋回波 471
11.2 自旋回波J调制 472
11.3 一般2脉冲序列的回波 475
11.4 一般3脉冲序列的回波 477
11.5 四极回波和固体回波 481
11.6 倒转恢复法测量弛豫时间T1 483
11.7 其他测量T1的方法 488
11.8 自旋回波法测量弛豫时间T2 492
11.9 其他测量T2的方法 496
第12章 双共振 498
12.1 去偶 498
12.2 自旋轻扰 509
12.3 核间双共振(INDOR) 511
12.4 Overhauser效应 513
12.5 电子-核双共振(ENDOR) 518
12.6 极化和极化转移 521
12.7 化学诱导动态核极化(CIDNP) 523
12.8 核干涉双共振 525
12.9 自旋回波双共振(SEDOR) 527
12.10 核磁-核四极矩双共振 528
12.11 光-磁双共振 531
第13章 二维谱 532
13.1 二维核磁共振 532
13.2 二维谱共振峰的命名 543
13.3 二维谱显示方式 544
13.4 二维谱图形表示法 545
13.5 二维谱分类 548
13.6 二维谱实验的参数设置 549
13.7 同核二维谱实验 555
13.8 异核二维谱实验 556
第14章 多量子跃迁 559
14.1 自旋系统各阶量子跃迁数 561
14.2 同核系统多量子相干的激发 565
14.3 建立多量子相干的限制条件 576
14.4 旋转坐标系中多量子相干的进动频率 577
14.5 探测多量子相干的方法 578
14.6 同核二维多量子谱 584
14.7 多量子相干弛豫和弛豫时间的测量 588
14.8 异核多量子相干的产生与探测 592
14.9 多量子NMR的应用 597
第15章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 598
15.1 固体高分辨NMR 598
15.2 粉末谱 599
15.3 交叉极化(CP) 604
15.4 魔角旋转(MAS) 611
15.5 均匀增宽和非均匀增宽 621
15.6 旋转回波与旋转边带 623
15.7 消除旋转边带的方法 625
15.8 多脉冲(MP)方法 637
15.9 多量子(MQ)方法 640
15.10 稀释自旋方法 641
15.11 动态核极化(DNP) 641
第16章 实用脉冲序列分析 645
16.1 压制水峰实验 645
16.2 普通二维谱实验 657
16.3 用选择性脉冲做一维、二维谱实验 730
16.4 用梯度场脉冲的实验脉冲序列 766
16.5 测试蛋白质的NMR实验 857
元素的NMR参数表 992
常用物理常数表 1002
参考文献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