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篇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水旱灾害的基本概念 3
第二节 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 5
第三节 水旱灾害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8
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水旱灾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 13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3
第二节 旱涝的长期变化及区域分布规律 16
第三节 大范围旱涝的环流特征 21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26
参考文献 32
第一节 水旱灾害及其历史变迁 34
第三章 历史上的水旱灾害及其防治 34
第二节 防洪抗旱斗争的历史演进 41
第三节 水利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47
参考文献 52
洪水灾害篇 57
第四章 洪水灾害 57
第一节 历史灾情综述 57
第二节 洪灾地区类型 81
第三节 洪灾时空分布 91
第四节 洪灾区域特征 102
参考文献 109
第五章 洪灾成因 110
第一节 洪水类型 110
第二节 暴雨特性 111
第三节 洪水特点和一般规律 122
第四节 主要江河洪水特性 145
第五节 江河湖海的演变 156
第六节 影响洪灾的社会经济因素 160
参考文献 165
第六章 洪水灾害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166
第一节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166
第二节 洪水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171
第三节 防洪效益分析 173
第四节 洪水灾害对环境的影响 178
参考文献 181
第七章 防洪减灾对策 182
第一节 防洪建设 182
第二节 主要江河的防洪概况 198
第三节 防汛抢险与救灾 208
第四节 防洪减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18
参考文献 227
涝渍灾害篇 231
第八章 涝渍灾害 231
第一节 易涝易渍农田的地区分布及类型 232
第二节 涝渍灾害的统计分析 235
第三节 涝灾 239
第四节 渍害 245
第五节 盐碱害 249
第九章 涝渍治理 253
第一节 流域涝渍治理概述 253
第二节 涝渍治理的效果与效益 265
第三节 涝渍治理的经验与措施 271
参考文献 275
干旱灾害篇 281
第十章 农业干旱灾害 281
第一节 旱情与旱灾 281
第二节 历史重大于旱灾害 286
第三节 1949年以来干旱灾害及其变化趋势 307
第四节 历史特大干旱重现时的旱情、灾情分析 321
第五节 农业干旱特征分析 331
第六节 农业干旱分区 350
参考文献 358
第十一章 牧区干旱灾害 359
第一节 牧区社会经济和草地概况 359
第二节 干旱灾害 362
第三节 干旱指标和干旱地区分布 364
第四节 牧区水利建设与防旱减灾 368
第五节 干旱灾害成因及其对策 370
参考文献 374
第十二章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375
第一节 概况 375
第二节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地区的分布 378
第三节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解决情况及效益评价 380
第四节 造成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因素 384
第五节 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对策 385
灾情节录 388
第十三章 城市缺水及其危害 391
第一节 城市缺水状况 391
第二节 城市缺水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危害 396
第三节 城市缺水成因分析 399
第四节 城市缺水程度综合评价 402
第五节 解决城市缺水的对策 409
参考文献 410
第十四章 干旱灾害形成的条件 411
第一节 干旱灾害形成的水文气象和水资源条件 411
第二节 干旱灾害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 425
参考文献 433
第十五章 干旱及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34
第一节 干旱灾害的经济损失 434
第二节 干旱缺水对环境的影响 441
第三节 防旱减灾经济效益 449
参考文献 457
第十六章 防旱减灾对策 458
第一节 防旱减灾建设 458
第二节 防旱减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463
第三节 防旱减灾的主要措施与基本对策 465
参考文献 472
基本对策与展望篇 477
第十七章 基本对策与展望 477
第一节 对水旱灾害及其防治的认识 477
第二节 对水旱灾害形势的基本估计 483
第三节 防治水旱灾害的几个重要对策 493
第四节 进一步加强水旱灾害的防治工作 504
参考文献 509
附录 513
附录一 1840年~1992年水灾年表 513
附录二 1840年~1948年旱灾年表 532
附录三 1949年~1990年旱灾年表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