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1.生境监测理论 1
1.1生态监测和环境 1
1.2什么是生态监测 2
1.3生态监测的用途 3
1.4生态监测的历史 3
1.5生态监测实践 5
1.6生态监测数据 6
1.7地面、空中和卫星监测 8
1.7.1地面监测 8
1.7.2空中测量 9
1.7.3卫星监测 14
1.8生态监测单位 15
1.9生态监测费用 16
1.10生态监测方案的展开 18
1.11向全球系统发展 19
参考文献 22
2.地面监测 23
2.1 气候测量 24
2.1.1气象学的方法及装备 24
2.1.2气象、水文站的类型 25
2.1.3雨量计的分布及类型 26
2.1.4其它气候因子 26
2.1.4.1蒸发和蒸腾 27
2.1.4.2太阳辐射 27
2.1.5统计技术 28
2.1.5.1常规统计学的局限性 28
2.1.5.2随机求解的概率 28
2.1.6雨量计网络设计:研究实例 29
2.2准备工作基础图 30
2.3土壤图的绘制和说明 32
2.3.1环境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33
2.3.2土壤剖面 36
2.3.3土壤剖面的介绍 37
2.3.4土壤采样 38
2.3.5土壤分析 38
2.3.6土壤现场调查方法 40
2.4地形分类 42
2.4.1地貌形态测量学 46
2.4.2沿着山坡样带的调查 49
2.5土壤侵蚀和沉积物的产生 50
2.5.1集水或排水流域研究 51
2.5.1.1方法:沉降负荷的监测 51
2.5.1.2方法:悬浮负荷 51
2.5.1.3方法:河床负荷 53
2.5.1.4方法:水库沉积物测量 54
2.5.2有关过程的研究 56
2.5.1.5流域研究的实验设计 56
2.5.2.1短期现场观测 57
2.5.2.2滑坡和泥石流 57
2.5.2.3生物活动 58
2.5.2.4毛沟及冲沟侵蚀 58
2.5.2.5表面侵蚀 59
2.5.2.6表面侵蚀的监测 61
2.5.2.7毛沟、冲沟和河岸侵蚀的监测 63
2.6植被监测 64
2.6.1植被调查 66
2.6.2植被采样 68
2.6.3植被采样方法 71
2.6.3.1样地采样 71
2.6.3.2接触法 74
2.6.3.3无样地采样法 75
2.6.4群落组成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76
2.6.5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测定 77
2.6.6永久研究样地 80
2.6.7数据收集的标准化 80
2.7大型哺乳食草动物 81
2.7.1野生和家养食草动物对初级生产量的利用 86
2.7.2种群分布范围及植被类型的利用 86
2.7.2.1动物出现次数的计量 88
2.7.2.2扣除或增加已知的动物数量 92
2.7.2.3与动物踪迹有关的方法 95
2.7.2.4植物类型的利用 96
2.7.3食草动物的食物 97
2.7.3.1食物组成 97
2.7.3.2测量单位 98
2.7.3.3获得样品的方法 98
2.7.3.4分析 102
2.7.3.5食草动物对植被的影响 111
2.8营养和种群动态 112
2.8.1身体条件 112
2.8.1.1一般身体条件 113
2.8.1.2脂肪储备 114
2.8.1.3蛋白质储备 115
2.8.2食物的营养值 115
2.8.2.1蛋白质——能量营养 116
2.8.3种群动态分析 117
2.8.3.1测定动物年龄 117
2.8.3.2繁殖 118
2.8.3.3疾病、寄生虫、死亡及生命表 119
2.9社会和经济调查 120
2.9.1调查设计 121
2.9.2采样方法 123
2.9.3数据收集技术 127
2.9.4调查的组织 132
2.9.5数据分析 138
2.9.6结论 140
参考文献 141
3.航空监测 151
3.1 使用轻型飞机 151
3.1.1 引言 151
3.1.2主要应用范围 152
3.1.2.1动物种群的长期监测 152
3.1.2.2区域的资源登记 155
3.1.2.3环境影响评价 155
3.1.2.4植被监测 156
3.1.2.5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157
3.1.3系统勘察飞行 157
3.1.3.1一般概念 157
3.1.3.2肉眼观察 158
3.1.3.4辅助数据 159
3.1.3.3 35毫米垂直照片 159
3.1.3.5数据综合 160
3.1.3.6数据重新组合 160
3.1.3.7数据分析 161
3.1.4分层随意抽样 171
3.1.4.1分层的概念 171
3.1.4.2数据收集 173
3.1.4.3数字解释和分析 173
3.1.4.4系统勘察飞行和分层随意抽样方法的比较 174
3.1.5分块和总量计数 176
3.1.5.1分块计数 176
3.1.5.2总量计数 176
3.1.6重要的出版物 177
3.2.1.2飞机 178
3.2.1.1基本要求 178
3.2.1飞机和设备 178
3.2航空测量和监测程序 178
3.2.1.3控制系统 179
3.2.1.4 35毫米照相机 179
3.2.1.5辅助设备 180
3.2.2机组人员职责 180
3.2.2.1飞行员 180
3.2.2.2前排观察人员 181
3.2.2.3后排观察人员 182
3.2.3数据变数选择 182
3.2.3.1介绍 182
3.2.3.2地形 185
3.2.3.3气候数据 185
3.2.3.5水土流失 186
3.2.3.6植被 186
3.2.3.4水文 186
3.2.3.7农田土地利用 187
3.2.3.8家畜和野生动物 188
3.2.3.9居住地和居民人数 189
3.2.3.10行政、基础设施和服务 190
3.2.4测量筹划 190
3.2.4.1地图 190
3.2.4.2测量时间 190
3.2.4.3系统抽样设计 191
3.2.4.4分层次 196
3.2.4.5单元 198
3.2.4.6测量前飞行 198
3.2.5领航与航行 199
3.2.5.1控制离地面的高度 199
3.2.5.2控制地面速度 200
3.2.5.4 奥米加/超低频(OMEGA/VLE)导航系统的导航 201
3.2.5.3无全球导航系统飞行 201
3.2.5.5其它操作程序 204
3.2.5.6单元的地理参照 205
3.2.6前排观察员记录 206
3.2.6.1飞行参数 206
3.2.6.2照相机操作 206
3.2.6.3定性观察 207
3.2.7后排观察员 208
3.2.7.1确定计数带 208
3.2.7.2观察 209
3.2.7.3录音和编辑 210
3.2.8 35毫米垂直抽样照片 211
3.2.8.1照相机和支架 212
3.2.8.2胶卷 212
3.2.8.3照片比例 213
3.2.8.4照片辨认设备 214
3.2.8.5计数和面积数据 215
3.2.8.6辨认程序 216
3.2.9航空测量数据库 217
3.2.9.1数据库结构 217
3.2.9.2辅助数据的核对和综合 218
3.2.9.3数据变换 220
3.2.9.4数据操作 221
3.2.9.5测量估计 223
3.2.9.6测量估计的精确度 224
3.2.9.7专题图的应用 226
3.2.9.8资源登记表的应用 226
3.2.9.9数据库分析 227
3.2.10控制偏差 228
3.2.10.1概述 228
3.2.10.2调查设计的偏差 228
3.2.10.3 飞行操作中的偏差 229
3.2.10.4观察计数偏差 230
3.2.10.5照片比例偏差 231
3.2.10.6辨认照片偏差 232
3.2.11结束语 236
参考文献 236
4.遥感 239
4.1遥感原理 239
4.2遥感的历史 242
4.2.1空间遥感 243
4.3摄影传感器及其应用 246
4.3.1测绘照相机 246
4.3.2摄影分辨率 246
4.3.3黑白全色航空摄影术 248
4.3.4黑白红外胶片 248
4.3.6彩色红外胶片 249
4.3.5彩色胶片 249
4.3.7多谱段摄影 250
4.3.8大象幅照相机 252
4.3.9摄影中使用的滤光片 252
4.4用非摄影传感器成象 252
4.4.1电视摄象机和显象管 253
4.4.2光学机械扫描仪 255
4.4.3热红外扫描仪 257
4.5 多谱段扫描仪(MSS) 261
4.6主动微波系统 263
4.6.1微波成象的历史 263
4.6.2主动微波成象的原理 264
4.6.3雷达分辨率 266
4.6.4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性能 266
4.6.6合成孔径雷达监测适用性 268
4.6.5合成孔径雷达的可利用性 268
4.6.6.1农业中的合成孔径雷达 269
4.6.6.2林地中的合成孔径雷达 269
4.6.6.3牧场中的合成孔径雷达 271
4.6.6.4湿地中的合成孔径雷达 271
4.6.7太空运载中的合成孔径雷达 271
4.6.8结论 274
4.7可用于生态监测的空间系统 275
4.7.1 自动卫星 278
4.7.1.1陆地卫星(Landsat) 279
4.7.1.2陆地卫星:多谱段扫描仪系统(MSS) 282
4.7.1.3陆地卫星—1和2号:回束视象管系统 285
4.7.1.4陆地卫星—3号:回束视象管系统 286
4.7.1.5数据收集系统 287
4.7.1.6专题成象仪(TM)陆地卫星—4和—5号 287
4.7.1.7陆地卫星和生态监测 289
4.7.1.8大地观察实验系统(SPOT) 291
4.7.2气象卫星 292
4.7.3载人卫星 292
4.7.4应用 293
4.7.4.1数据处理 295
参考文献 298
5.结束语 305
5.1 国家、区域和全球环境数据 305
5.2现有环境数据的利用 307
5.3向全球环境数据库的方向发展 307
5.3.1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的组织 308
5.3.2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功能 309
5.3.3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如何运转 309
5.3.3.1硬件 309
5.3.3.2软件 310
5.3.4未来的环境数据管理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