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论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琪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0049434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

上编:中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战略 1

第一专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

一、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 2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先驱 4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形成 6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发展. 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1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11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5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客观依据 2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2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经济纲领 28

第二专题 中国经济体制 31

第一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31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32

二、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34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37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 38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39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2

一、市场经济 43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8

第四节 中国市场体系 54

一、商品市场 55

二、生产要素市场 57

三、积极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65

第三专题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68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68

一、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68

二、经济发展成就和问题 71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80

一、“翻两番”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81

二、城乡居民小康生活的内容 82

三、“十五”计划的基本内容 82

第三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89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分类 90

一、经济增长方式 90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92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94

中编:中国经济结构 96

第四专题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及产业政策 96

第一节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 96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 96

二、中国城乡意义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101

三、中国区域意义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109

第二节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117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117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形成与调整 120

三、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8

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137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状况 137

第五专题 中国农村经济 137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39

三、中国粮食的供求状况分析 141

四、面对WTO,中国农业的战略选择 145

第二节 中国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变迁 14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 148

二、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土地所有制 148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150

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态势 155

五、农业经营方式的变迁 159

第三节 乡镇企业 160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 160

二、乡镇企业的特征 162

三、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63

四、乡镇企业的发展前景 166

第六专题 中国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经济 169

第一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客观性 169

一、对外开放的客观性 169

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171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内容和形式 172

一、对外贸易 172

二、利用外资 173

三、引进技术 175

四、对外投资、技术出口、劳务合作和对外承包工程 177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178

一、对外开放的发展阶段 178

二、对外开放的格局 180

第四节 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经济 182

一、对外贸易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182

二、在利用外资中民族经济健康发展 184

三、引进技术促进了主要产业的振兴和技术进步 190

四、境外投资获得发展,“走出去”战略开始实施 190

五、国际收支状况好转 191

六、对外开放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1

第五节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93

一、完善法制 193

二、改革外贸体制 194

三、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194

五、制定实施可行的对外经济贸易战略 195

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195

下编:中国经济运行 198

第七专题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198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198

一、放权让利 199

二、两权分离 206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12

四、公司制企业的特征与类型 217

五、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 221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2

一、国有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偏低,历史包袱沉重 222

二、实现产权明晰、政企分开难度大 224

三、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难 224

四、国有经济的定位和分布结构不合理 225

一、提高国有企业效益 229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对策和前景 229

二、解除国有企业历史包袱 231

三、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233

四、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237

第八专题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42

第一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 242

一、人口与经济 242

二、人力资本理论 244

三、中国人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45

第二节 劳动就业制度 247

一、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247

二、就业与失业 251

三、中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 255

四、未来的就业战略及就业对策 261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 263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263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筹资模式 265

三、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67

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270

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及目标 272

第九专题 中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消费和投资 276

第一节 个人收入分配 276

一、收入分配制度 276

二、多种个人收入分配形式 283

三、个人收入差距 288

一、个人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倾向 293

第二节 个人消费 293

二、消费者选择 295

三、消费者约束 300

第三节 个人投资 302

一、个人投资行为 302

二、个人投资形式选择 303

三、个人投资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 305

四、个人投资行为的规范与合理 307

第十专题 财政与税收 309

第一节 市场失效与公共财政 309

一、市场失效 309

二、我国财政的职能 310

第二节 财政收入体系 313

二、财政收入结构 314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314

三、我国财政收入形式 316

第三节 税收收入 317

一、税制要素 317

二、建立税收制度的原则 319

三、税收分类 320

四、税收负担 323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结构与原则 325

一、财政支出结构 325

二、经常性支出 326

三、建设性支出 329

四、债务支出和其他建设性支出 331

一、货币流通的形式9 334

第一节 货币流通 334

第十一专题 货币运行机制与金融机构体系 334

二、货币流通的渠道 336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338

一、货币需求理论 338

二、货币需求 342

三、货币供给 346

四、货币均衡 350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50

一、通货膨胀概述 350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一般原因 352

三、中国的通货膨胀及治理 353

四、通货紧缩概述 355

第四节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 358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 359

二、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360

三、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的目标 364

第十二专题 经济运行中的政府宏观调控 366

第一节 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经济学原理 366

一、“市场缺陷”客观上需要政府调控 366

二、宏观调控的类型和特点 369

三、政府作用的局限性 371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374

一、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 374

二、宏观调控目标的矛盾冲突 377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378

一、计划引导 378

二、政策调控 379

三、直接投资 382

四、法律手段 383

五、行政管制手段 383

第四节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案例和启示 384

一、美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两个成功案例 384

二、中国政府进行经济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案例 386

三、转变政府职能是实行有效宏观调控的前提条件 389

第十三专题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92

第一节 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性 392

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和形成 392

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 394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指标体系 396

一、GNP的缺陷和“绿色”GNP 397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 398

三、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402

第三节 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 405

一、保持增长 405

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407

三、较好地满足就业、粮食、能源、饮用水和健康的基本生存要求 407

四、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 407

五、维护、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407

六、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 408

七、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 408

第四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08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409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411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