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接受美学 1
第一章 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3
第二章 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历史 57
第三章 类型理论与中世纪文学 96
第四章 歌德的《浮士德》与瓦莱里的《浮士德》:论问题与回答的解释学 138
第五章 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以波德莱尔的诗“烦厌(Ⅱ)”为例 175
注释 230
接受理论 273
第一章 范式的改变及其社会——历史功能 275
一、批评史上的范式 275
二、科学革命与文学学 279
第二章 影响与先驱 289
一、俄国形式主义 292
二、罗曼·茵格尔顿 300
三、布拉格结构主义(詹·穆卡洛夫斯基和费利克斯·伏狄卡) 308
四、汉斯-乔治·加达默 316
五、文学社会学 326
第三章 主要理论家 334
一、从接受史到审美经验:汉斯·罗伯特·姚斯 334
二、本文与读者的反应:沃尔夫冈·伊瑟尔 365
第四章 选择范型与论争 393
一、交流范型:本文—读者相互作用层次 393
二、马克思主义接受理论:东西之争 407
三、经验主义接受理论:对本文的实际反应 423
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 436
一、本文的稳定性 437
二、消失的本文:斯丹利·?史 440
三、读者的崛起 442
四、非中心的读者:罗朗·巴尔特 443
五、阐释与寻找意义 445
六、曲解的必要性:哈罗德·布鲁姆 448
七、重构文学史 450
八、历史作为形而上学:雅克·德里达 451
九、诗学与历史编撰:海顿·怀特 452
十、重新挑战 454
注释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