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一、文学语言学的体系建构 1
(一)研究框架 2
1.问题的提出 3
2.研究框架的确立 4
(二)条件和限制 9
1.汉语特点 9
2.文学特性 11
3.逻辑体系 13
二、语言与艺术 15
(一)语言的感性 15
1.“艺术与语言统一说” 15
2.“诗性智慧” 17
3.诗性表达 19
(二)文学语言 21
1.区分标准的确立 21
2.对立标准的提出 26
(三)非艺术语言与非语言艺术 29
1.对艺术与语言的界定 29
2.科学认知图式与艺术感知图式 32
3.科学符号系统与艺术符号系统的实质差异 36
4.人作为聚焦点 41
三、文学的特殊本质 43
(一)文学同非艺术语言和非语言艺术 43
1.文学本质的探寻 43
2.是两个问题还是一个问题? 47
1.文学本质二重结构及运行机制 48
(二)文学的二重本质 48
2.二重本质间的艺术张力 52
(三)文学语言的意味 53
1.字面义与联想义 53
2.语言的有意味形式 56
四、文学的形象逻辑和形象构成 60
(一)形象逻辑在于因果联系 60
1.现象与本质 60
2.形象逻辑的基础 63
3.选择的多方面限制 65
4.抓住中心环节 66
1.人物是形象的主体 69
(二)形象的构成与演变 69
2.表现侧重与文学流派 71
3.人物构成的演变轨迹 73
(三)形象逻辑的紧固方法 74
1.“逻辑”的强化 74
2.“构成”的强化 80
五、作品的形式联系 82
(一)作品的“建筑艺术” 82
(二)形式联系的主要方式 87
1.人缘勾连 87
2.事件关合 91
3.“物件”联结 96
(一)框架限制与基本类型 101
1.长篇结构 101
六、叙事结构的基本类型 101
2.中篇结构 103
3.短篇结构 104
4.微型结构 106
5.直接容量与间接容量 109
(二)组合方式与基本类型 111
1.纵串类型 111
2.横联类型 118
3.交叠类型 122
七、叙述者的叙事功能 131
(一)协调功能 132
1.叙述者与作者 132
2.叙述者与叙述对象 133
3.叙述者与读者 135
(二)表现功能 136
1.叙述者的具体化 136
2.静态配合类型 137
3.动态配合类型 141
(三)构建功能 145
1.叙述者与作者的联系与对立 145
2.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联系与对立 147
3.叙述者与人物的联系与对立 150
(四)结构功能 154
1.叙述者的凝聚力 154
2.叙述者与基调 156
3.叙述者语言 158
1.艺术地叙述是游戏 163
(五)游戏功能 163
2.文体与游戏规则 165
3.叙事创造 168
八、文学的当代困惑 176
(一)写什么? 176
1.“内生活”与“外生活” 176
2.外察型与内感型 182
3.“向外转”与“向内转” 184
4.作品的深层结构 191
(二)怎么写? 195
1.艺术方法 196
2.艺术效果 204
1.有目的与无目的 214
(三)为何写? 214
2.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 220
九、文学的艺术拓展 225
(一)创作情态 225
1.模式与突破 225
2.单向极化 227
3.畸型和盲目的形式 230
(二)阅读趣味 233
1.习惯性谬见 233
2.高雅与通俗 235
3.两极同构 242
(三)拓展趋势 245
1.“新写实”的美学品格 245
2.大作品的三维结构 259
后记 263